浙江省杭州市开元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379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6

1.简答题(共1题)

1.
如图可用于表示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②根据上图从物质的组成、分子的构成、物质的变化的角度各说一点信息:(至少写出三条)
第一条_____;
第二条_____;
第三条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用聚乙烯制成的,也有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小明同学听说包装食品的塑料袋应该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便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用平常在超市买东西时带回来的塑料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成分。
查阅资料:聚乙烯燃烧生成CO2和H2O;聚氯乙烯燃烧除了生成CO2和H2O之外,还会有HCl气体产生。
实验探究:小明将以下实验装置按ABCD顺序连接好,然后进行探究。
(1)在实验过程中若B、C、D装置都产生明显的现象,则该塑料袋是用_____制成的。(填“聚氯乙烯”或“聚乙烯”)
实验反思:连接实验装置时,能否将装置C、D顺序调换?请简述。

答:_____理由是_____
继续探究:小明为了测定聚乙烯的组成,取了5.6g聚乙烯塑料碎片放在硬质玻璃管中,鼓入充足的氧气使之燃烧,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结果:
 
实验前
实验后
B装置的质量/g
213.6
220.8
C装置的质量/g
200.2
217.8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聚乙烯燃烧生成的水的质量是_____;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
(3)聚乙烯中是否含有氧元素_____(填“有”或“无”);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计算题(共1题)

3.
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 CaCO3)生成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CaCO3)的含量,现称取 24.0g 石灰石样品,进行四次高温煅烧、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杂质不参加反应),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操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剩余固体质量
21.6g
19.2g
15.2g
15.2g
 
试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
(2)求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____

4.单选题(共5题)

4.
ClO2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用Cl2与NaClO2制取ClO2,其化学反应如下Cl2+2NaClO2=2NaCl+2Cl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B.反应前后所属物质类别有4类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NaClO2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
5.
某粒子X2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6个中子,下列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B.性质稳定
C.易得到两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32g
6.
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7.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下列现象不符合事实的是(  )
A.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B.接触烧杯感到发烫
C.产生淡蓝色火焰
D.氢分子和氧分子结合成水分子
8.
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金属锌、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加足量水B.加足量锌
C.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D.加足量氯化钡溶液

5.选择题(共1题)

9.

如图所示,在y>0的区域内有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在y<0的区域内有垂直坐标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从y轴上A点以沿x轴正方向的初速度v0开始运动.当电子第一次穿越x轴时,恰好到达C点;当电子第二次穿越x轴时,恰好到达坐标原点;当电子第三次穿越x轴时,恰好到达D点.C、D两点均未在图中标出.已知A、C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分别为d、2d.不计电子的重力.求:

6.填空题(共1题)

10.
月球表面富含钛铁矿,钛因其硬度大、熔点高、常温下耐酸碱、耐腐蚀等优良的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我国四川省有大型钒钛磁铁矿,由钒钛磁铁矿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过程如下:

①钛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TiO3(钛酸亚铁),其中钛的化合价为_____价.
②TiCl4在高温下与足量Mg反应生成金属Ti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上述生产过程中得到的金属钛中混有少量金属杂质,若在实验室提纯上述金属钛,可将其先加入_____(填试剂名称)中,再_____(填操作名称).

7.实验题(共1题)

11.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图1、2装置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1)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A装置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择图2中的_____(填“甲”、“乙”或“丙”)装置;
(2)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①打开K1、K2、K3,通入氧气,检验氧气已充满整个装置的方法是_____;
②B、D为对照实验,需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
③关闭K1、K2、K3,2天后观察到:B处铁丝表面布满铁锈,D处铁丝依然光亮,E中铁丝表面有部分铁锈。B、E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影响铁生锈快慢的一种因素是_____。
实验结论:铁生锈主要是铁与水和氧气发生反应的结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