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栖霞下关雨花台等)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378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3/5/23

1.单选题(共6题)

1.
以下两幅微观示意图揭示了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是守恒的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
C.左图表示的是化合反应
D.右图表示的是中和反应
2.
下列各组物质能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U型管中的液面发生了明显变化。若a处液面降低,则符合此现象的物质组合的是

 
液体
物质
A
NaOH溶液
SO2气体
B
H2O
氯化钠
C
H2O
硝酸铵
D
稀盐酸
小苏打
 
A.AB.BC.CD.D
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B.稀硫酸、稀盐酸都可以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C.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把碳酸氢铵和农家肥料草木灰(碱性)混合使用,可增加肥效
4.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B.过滤C.点燃酒精灯D.稀释浓硫酸
5.
临近中考,家长为了给学生增加营养,制定了如下食谱:
主食
馒头、米饭
副食
红烧牛肉、清蒸鱼
饮料
酸牛奶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从合理膳食的角度建议家长增加的食物是
A.炒鸡蛋B.烧排骨C.炖豆腐D.炒青菜
6.
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的重大突破。下列应用的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隔水透气的鸟笼B.人面鱼纹彩陶盆C.金刚石薄膜D.银制器皿

2.选择题(共9题)

7.如图是一个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

8.人的正常眼睛能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依靠眼球那一个结构的调节作用.(    )
9.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0.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1.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2.食物链、食物网反映了物质与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情况.下列关于能量流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13.某校九年级学生晓茜周日邀上同学来到姚岗桃园.远远望去,成片的桃树绵延数十里.红色的、白色的桃花争芳斗艳,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蓝天下,成双成对的森林卫士(食虫鸟)在悠闲地盘旋;花丛间,数以万计的蜜蜂在轻盈地漫舞;桃林中,如织的游人穿梭其间,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蜘蛛在甜蜜地吮吸着桃树的汁液,野兔在焦急地东躲西藏,田鼠和蛇在洞穴里早已进入了梦乡.从不远处唐梓山不时传来狐狸狡诈的尖叫和猫头鹰地哀鸣.

同学们置身于这迷人的景色中突发奇想:如果将杏花的花粉授到桃花的柱头上,那不又能培育出一个新的物种吗?于是,她们收集来了杏花花粉,将选定的大小相同的十朵桃花分成两组,一组授杏花花粉,另一组授桃花花粉.一阵紧张地操作之后,她们又沉酔在预想实验成功的喜悦之中.

14.某校九年级学生晓茜周日邀上同学来到姚岗桃园.远远望去,成片的桃树绵延数十里.红色的、白色的桃花争芳斗艳,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蓝天下,成双成对的森林卫士(食虫鸟)在悠闲地盘旋;花丛间,数以万计的蜜蜂在轻盈地漫舞;桃林中,如织的游人穿梭其间,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蜘蛛在甜蜜地吮吸着桃树的汁液,野兔在焦急地东躲西藏,田鼠和蛇在洞穴里早已进入了梦乡.从不远处唐梓山不时传来狐狸狡诈的尖叫和猫头鹰地哀鸣.

同学们置身于这迷人的景色中突发奇想:如果将杏花的花粉授到桃花的柱头上,那不又能培育出一个新的物种吗?于是,她们收集来了杏花花粉,将选定的大小相同的十朵桃花分成两组,一组授杏花花粉,另一组授桃花花粉.一阵紧张地操作之后,她们又沉酔在预想实验成功的喜悦之中.

15.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是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3.多选题(共2题)

16.
A、B、C、D、E、F分别是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中的一种,B不属于氧化物。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连两圆的物质间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B.固态C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
C.A与D混合后有气泡产生
D.B与C混合后溶液中始终没有明显现象
17.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 质
杂 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H 2
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NaOH溶液
Ca(OH) 2溶液
先加入过量的Na 2CO3溶液,再过滤
C
CO2气体
CO气体
通过灼热的CuO
D
CaO固体
CaCO3固体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A.AB.BC.CD.D

4.填空题(共1题)

18.
学习化学知识后,观察物质世界就要从化学视角看。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组成角度看:自然界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水是由 组成的。
(2)从结构角度看: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水是由 构成的。
(3)从变化角度看:变化莫测的水缔造着大自然的神奇。 ①水参加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6CO2+6H2O 6O2+X,则X的化学式:
②水通电分解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是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但该方法不节能,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节能方法促进水的分解;下图1是水的电解装置,氢气在与电源 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放出。

③在图1和图2所示水发生的两种变化中,从微观角度看,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
    
(4)从资源角度看:水的循环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活性炭具有良好的 性,可以滤去水中一些不溶性和可溶性杂质。在图3和图4示意的净水原理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净水方法有

5.实验题(共1题)

19.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将一根光亮的细铁丝均分为三份,绕成相同的形状用下图所示装置对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探究。

请回答: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中生石灰的作用是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4分钟后观察:C处铁丝依然光亮,D处铁丝表面灰暗,E中铁丝依然光亮。说明铁生锈主要与 有关。
(4)D、E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9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