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新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0370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7

1.综合题(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NaI溶液中通入少量Cl2得到含碘废液,再利用含碘废液获取NaI固体,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反应②:2I+2Cu2+++H2O=2CuI↓++2H+
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实验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普通漏斗、烧杯、__。
(2)反应③中CuI被氧化,还原产物只有N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当有95.5 g CuI参与反应,则需要标况下__L的O2才能将生成的NO2在水中完全转化为硝酸。
(3)化合物B中含两种元素,铁原子与另一种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8,则化合物B的化学式为__。
(4)反应⑤中生成黑色固体和无色气体,黑色固体的俗称为磁性氧化铁,则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
(5)将足量的Cl2通入含12 g NaI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把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__g。

2.单选题(共13题)

2.
下列化合物中,不只代表一种化合物的是(  )
A.CH4B.C2H6C.C3H8D.C4H10
3.
下列有机物在酸性催化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不同的有机物,且这两种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该有机物是(  )
A.蔗糖B.麦芽糖C.乙酸乙酯D.葡萄糖
4.
下列不是乙烯用途的是
A. 制塑料 B. 做灭火剂 C. 制有机溶剂    D. 做果实催熟剂
5.
下列事实能说明碳酸的酸性比乙酸弱的是(  )
A.乙酸为一元酸,而碳酸为二元酸
B.乙酸和碳酸都能与烧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C.乙酸易挥发,而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D.乙酸和碳酸钠反应可放出二氧化碳
6.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紊乱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症,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长期摄入高热量食品和缺少运动都易导致糖尿病。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为碳水化合物,分子式可表示为C6(H2O)6,即1个葡萄糖分子中含6个水分子
B.糖尿病人尿糖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
C.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内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
D.控制高热量食品的摄入和增加体育活动,可预防或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7.
下列物质的分子中均含有羟基,其中羟基活泼性最强的是(  )
A.乙醇B.乙酸C.水D.碳酸
8.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营养物质的是(  )
A.蛋白质B.葡萄糖C.油脂D.乙醇
9.
关于共价键与共价化合物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物质是共价化合物
②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只含有共价键
③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④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
C.②③④D.②③⑤
10.
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Br>HIB.单质的氧化性:F2>Cl2>Br2>I2
C.离子的还原性:F>Cl>Br>ID.元素的非金属性:F>Cl>Br>I
11.
依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
B. 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
C. HCl 、HBr 、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D. 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12.
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是构成物质粒子间的不同作用方式,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上述一种作用的是( )
A.干冰B.氯化钠C.氢氧化钠D.碘
13.
下列各组固体混合物分离操作正确的是
A.碳酸钠和碳酸钙: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氯化钠和硫酸钠: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石灰石和氧化铁: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生石灰和碳酸钠: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14.
下列物质中按其成分能与玻璃、水泥、陶瓷归于一类的是(  )
A.硅石B.碳化硅C.硅酸钠D.二氧化硅

3.选择题(共2题)

15.有些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化合价不同,你能举出个例子并写出它的两种不同价的化合物吗?如:

①{#blank#}1{#/blank#}②{#blank#}2{#/blank#}

16.如图,在梯形ABCD中,AB∥DC,E为AD的中点,EF∥BC,求证:BC=2EF.

4.填空题(共1题)

17.
标准状况下,某气态烷烃和烯烃(含一个双键)的混合气体2.24 L完全燃烧后,将产生的气体缓慢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4.05 g,剩余气体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重6.60 g。另再取2.24 L标准状况下的该混合气体,将它通入过量的溴水中,溴水增重1.05 g。
(1)确定混合气体由哪两种烃组成_______。
(2)计算混合气体中两种烃的体积分数_______。

5.实验题(共1题)

18.
在试管A中先加入3 mL无水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最后加入2 mL冰醋酸,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试管B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试管B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用冷水代替,实验结束后不能闻到香味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B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入蒸气的导管不能插入试管B中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入蒸气常选用长导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