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用质量分数为36.2%的盐酸(密度为1.16g•cm-3)配置1.0mol•L-1的稀盐酸。现实验室需要这种稀盐酸220mL,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配置稀盐酸时,应选用容积为___________mL的容量瓶。
(2)经计算需要___________mL浓盐酸,在量取时宜选用下列量筒中的___________。
(3)在量取浓盐酸后,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待稀释的盐酸的温度与室温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②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离容量瓶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的液面与瓶颈的刻度线相切。
③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
上述操作中,正确的是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
(4)在上述配制过程中,用刚刚洗涤洁净还有少量筒来量取浓盐酸,其配制的稀盐酸浓度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若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或未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则配制的稀盐酸浓度___________。
(1)配置稀盐酸时,应选用容积为___________mL的容量瓶。
(2)经计算需要___________mL浓盐酸,在量取时宜选用下列量筒中的___________。
A.2mL | B.10mL | C.22mL | D.20mL |
①待稀释的盐酸的温度与室温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②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离容量瓶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的液面与瓶颈的刻度线相切。
③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
上述操作中,正确的是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
(4)在上述配制过程中,用刚刚洗涤洁净还有少量筒来量取浓盐酸,其配制的稀盐酸浓度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若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或未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则配制的稀盐酸浓度___________。
2.工业流程- (共1题)
2.
利用化学原理可以对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渣等进行有效检测与合理处理。某工厂对制革 污泥中Cr(III)的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硫酸浸取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Cr3+,其次是Fe3+、Al3+、Ca2+和Mg2+;
②CrOH(H2O)5SO4难溶于水。
(1)浓H2O2溶液的作用是将滤液I中的Cr3+转化为Cr2O72-,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2)常温下,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下:
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呈碱性,Cr2O72-转化为Cr2O42-,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步骤中滤液的pH调至8,通过沉淀除去的金属离子为___________;此步骤中没有继续调高将Mg2+除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钠离子交换树脂的反应原理为Mn++nNaR→MRn+nNa+,利用该方法主要除去的滤液II中的Mg2+, 若测得滤液II通过钠离子交换柱后溶液中c(Na+)为amol/L,则滤液II中c(Mg2+)为___________。
(4)写出上述流程中用SO2进行还原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①硫酸浸取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Cr3+,其次是Fe3+、Al3+、Ca2+和Mg2+;
②CrOH(H2O)5SO4难溶于水。
(1)浓H2O2溶液的作用是将滤液I中的Cr3+转化为Cr2O72-,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2)常温下,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下:
阳离子 | Fe3+ | Mg2+ | Al3+ | Cr3+ |
开始沉淀时的pH | 2.7 | - | - | - |
沉淀完全时的pH | 3.7 | 11.1 | 5.2 | 5.6 |
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呈碱性,Cr2O72-转化为Cr2O42-,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步骤中滤液的pH调至8,通过沉淀除去的金属离子为___________;此步骤中没有继续调高将Mg2+除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钠离子交换树脂的反应原理为Mn++nNaR→MRn+nNa+,利用该方法主要除去的滤液II中的Mg2+, 若测得滤液II通过钠离子交换柱后溶液中c(Na+)为amol/L,则滤液II中c(Mg2+)为___________。
(4)写出上述流程中用SO2进行还原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5题)
3.
已知:SO32-+I2+H2O=SO42-+2I-+2H+。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Fe3+、K+、I-、SO32-、SO42-,且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向该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肯定不含I- |
B.肯定不含NH4+ |
C.可能含有SO42- |
D.肯定含有SO32- |
4.
把500mLNH4HC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分为五等分,取一份加入含amol氢氧化钠的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HCl的盐酸恰好反应至不再产生CO2,则该混合溶液中c(Na+)为()
A.(![]() |
B.(2b-a)mol•L-1 |
C.(5b-![]() |
D.(10b-5a)mol•L-1 |
5.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接近称量质量时,轻振手腕,加够药品![]() |
B.溶解时,用量筒控制所加蒸馏水的量![]() |
C.移液时,玻璃棒插在刻度线上,防止液体洒出![]() |
D.接近刻度线1~2cm时,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L水中溶解了 58.5g NaCl,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
B.配制500mL 0.5mol•L-1的CuSO4溶液,需62.5g胆矾 |
C.从1L2mol•L-1的H2SO4溶液中取出0.5L,该溶液的浓度为1mol•L-1 |
D.中和100 mL1mol•L-1的 H2SO4溶液,需 NaOH 4g |
7.
海洋中有丰富的矿产、能源和水产资源,如图所示利用海水的部分流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②制取NaHCO3的原理是利用其溶解度比较小 |
B.步骤②属于化合反应,步骤③属于分解反应 |
C.在⑤⑥⑦步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
D.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MgCl2溶液制取金属镁 |
4.实验题- (共1题)
8.
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绿矾的某些性质。
(1)观察绿矾样品,可以发现其呈蓝绿色: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该溶液中______________,即绿矾没有变质。将上述溶液分在两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加入少量稀硫酸,再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如果不加稀硫酸,通入空气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
(2)可以通过下图装置来测定绿矾中结晶水的含量。

将石英玻璃管A (两端带开关K1和K2)称重,记为m1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 A称重,记为m2g。按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②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____________(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m3g。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熄灭酒精灯
c.关闭K1和K2
d.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
e.称量A
f.冷却至室温
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____________(列式表示)。若实验时按照a、d次序操作,则使x=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观察绿矾样品,可以发现其呈蓝绿色: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该溶液中______________,即绿矾没有变质。将上述溶液分在两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加入少量稀硫酸,再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如果不加稀硫酸,通入空气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
(2)可以通过下图装置来测定绿矾中结晶水的含量。

将石英玻璃管A (两端带开关K1和K2)称重,记为m1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 A称重,记为m2g。按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②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____________(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m3g。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熄灭酒精灯
c.关闭K1和K2
d.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
e.称量A
f.冷却至室温
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____________(列式表示)。若实验时按照a、d次序操作,则使x=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