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3分)某村附近新建了一座燃煤火力发电厂后该村的小麦产量急剧下降。某同学在该村取样测定:雨水pH约为4、土壤pH约为5。已知一些重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如下表:
①据上表数据,你认为这种土壤最适合种植的作物是(填编号)_________。
②继续种小麦,你认为最好选用以下(填编号)________试剂来改良土壤。
a.工业盐酸 b.熟石灰 c.纯碱
③该地区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
作物 | ①水稻 | ②小麦 | ③玉米 | ④油菜 | ⑤马铃薯 |
pH | 6~7 | 6.3~7.5 | 6~7 | 6~7 | 4.8~5.5 |
①据上表数据,你认为这种土壤最适合种植的作物是(填编号)_________。
②继续种小麦,你认为最好选用以下(填编号)________试剂来改良土壤。
a.工业盐酸 b.熟石灰 c.纯碱
③该地区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
2.
(12分)二十一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我市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形成新的发展格局,海洋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将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1)海水晒盐: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到一定程度时,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也称卤水)。
1L海水在逐渐浓缩过程中不断析出的盐的种类和质量(单位:g)关系如下表所示:
I、海水晒盐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包含蒸发、 等过程。
II、若得到纯度较高的粗盐和含浓度较高的卤水,卤水的密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 ,原因是 。
III、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要经过溶解、 、 等三部操作。
(2)海水制镁:海水晒盐后,以其母液(卤水)和贝壳(主要成分是CaCO3)为原料制镁,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I、步骤①所加的碱应该是 (选填“氢氧化钠”或“石灰乳”),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要验证镁、铁、铜的活动性顺序,选择铁丝后,还要选择 、 两种溶液。
II、Mg(OH)2加热分解生成MgO和H2O,MgO是高熔点的化合物,某些阻燃剂(阻碍燃烧的物质)的有效成分是Mg(OH)2。你认为Mg(OH)2能够阻燃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序号)
A、Mg(OH)2分解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生成的氧化镁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了空气
C、生成的水蒸气降低了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
D、反应因吸热降低了环境温度,使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1)海水晒盐: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到一定程度时,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也称卤水)。
1L海水在逐渐浓缩过程中不断析出的盐的种类和质量(单位:g)关系如下表所示:
海水密度(g/mL) | CaSO4 | NaCl | MgCl2 | MgSO4 |
1.20 | 0.91 | | | |
1.21 | 0.05 | 3.26 | 0.004 | 0.008 |
1.22 | 0.015 | 9.65 | 0.01 | 0.04 |
1.26 | 0.01 | 2.64 | 0.02 | 0.02 |
1.31 | | 1.40 | 0.54 | 0.03 |
I、海水晒盐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包含蒸发、 等过程。
II、若得到纯度较高的粗盐和含浓度较高的卤水,卤水的密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 ,原因是 。
III、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要经过溶解、 、 等三部操作。
(2)海水制镁:海水晒盐后,以其母液(卤水)和贝壳(主要成分是CaCO3)为原料制镁,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I、步骤①所加的碱应该是 (选填“氢氧化钠”或“石灰乳”),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要验证镁、铁、铜的活动性顺序,选择铁丝后,还要选择 、 两种溶液。
II、Mg(OH)2加热分解生成MgO和H2O,MgO是高熔点的化合物,某些阻燃剂(阻碍燃烧的物质)的有效成分是Mg(OH)2。你认为Mg(OH)2能够阻燃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序号)
A、Mg(OH)2分解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生成的氧化镁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了空气
C、生成的水蒸气降低了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
D、反应因吸热降低了环境温度,使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2.单选题- (共8题)
4.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
C.该图示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
D.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
B.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 |
C.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他们都是化学变化 |
D.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
7.
现有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a 、c 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
B.将c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可以转化为饱和溶液; |
C.t1℃时a、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D.将t3℃的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t1时, a物质析出最多,无c物质析出。 |
9.
下列物质的 组成和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尿素[CO(NH2)2],HNO3,NH4HCO3中都含有氮元素,可用作氮肥 |
B.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 |
C.生铁坚硬,可以作医疗手术器械 |
D.洗洁精可以加速油污溶解,可以除去油污 |
3.填空题- (共4题)
11.
用化学用语填空(6分)
2个氮原子_______;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n个铵根离子_________;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常用的调味品________;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
2个氮原子_______;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n个铵根离子_________;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常用的调味品________;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
13.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1)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填字母);
(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人们常采用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3)小刚为了净化收集到的雨水,自制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石英砂和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__。

(4)自来水消毒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中有如图2所示的微观过程: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为______(填名称)
(1)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填字母);
A.汽水 | B.矿泉水 |
C.蒸馏水 | D.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 |
(3)小刚为了净化收集到的雨水,自制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石英砂和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__。

(4)自来水消毒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中有如图2所示的微观过程: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为______(填名称)
4.实验题- (共1题)
15.
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试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并得出有关结论。
(设计实验)
(1)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当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探究上述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
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
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______(填“方案一”或“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______。
(实验延伸)
(3)请你设计一个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的实验方案,你选用的药品是______,实验现象及结论是______。
(设计实验)
(1)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当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探究上述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
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
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 |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稀硫酸过量 |
方案二 |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 溶液变红 | 稀硫酸过量 |
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______(填“方案一”或“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______。
(实验延伸)
(3)请你设计一个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的实验方案,你选用的药品是______,实验现象及结论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