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2.
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提到雾霾天气,其主要成因是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对人体健康有伤害。下列做法不会加剧雾霾天气形成的是
A.燃放鞭炮 | B.城市绿化 | C.露天焚烧垃圾 | D.工厂排放烟尘 |
2.填空题- (共5题)
5.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1)现有下列化学式或微粒符号:①2CO、②Ca2+、③2H、④O2。其中,“2”表示2个原子的是 (填序号,下同),表示每个微粒带2个单位电荷的是_______。
(2)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

(1)现有下列化学式或微粒符号:①2CO、②Ca2+、③2H、④O2。其中,“2”表示2个原子的是 (填序号,下同),表示每个微粒带2个单位电荷的是_______。
(2)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

A.反应前后共有3种分子 |
B.该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
D.该化学反应中,甲、丁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3 |
6.
(14分)归纳整理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框图整理是一种简单明了的整理方法。
㈠小琴同学归纳了有关二氧化碳的转化知识关系图

(1)上图中①、②、③、④变化中属物理变化的一种是 (填序号);
(2)上图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3)图中变化②可由自然界中最要的变化之一来实现,该过程是植物的 作用;
(4)写出实现变化④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㈡下图是小燕同学归纳的有关铁的转化知识关系图:

(1)小燕认为,转化①是铁生锈,请写出防止铁生锈蚀的一种措施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3)小林欲通过加入稀硫酸或硫酸铜溶液来实现反应③,请你帮他写出其中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㈠小琴同学归纳了有关二氧化碳的转化知识关系图

(1)上图中①、②、③、④变化中属物理变化的一种是 (填序号);
(2)上图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3)图中变化②可由自然界中最要的变化之一来实现,该过程是植物的 作用;
(4)写出实现变化④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㈡下图是小燕同学归纳的有关铁的转化知识关系图:

(1)小燕认为,转化①是铁生锈,请写出防止铁生锈蚀的一种措施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3)小林欲通过加入稀硫酸或硫酸铜溶液来实现反应③,请你帮他写出其中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7.
(8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水中若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可用 方法除去。
(2)下图所示的家用净水器中,用活性炭作净水剂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_性。

(3)硬水给人们带来许多危害。日常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
(1)水中若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可用 方法除去。
(2)下图所示的家用净水器中,用活性炭作净水剂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_性。

(3)硬水给人们带来许多危害。日常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
8.
(6分)“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观察到A中_____________(填“”或“)反应更剧烈,可知金属Mg比Zn更活泼。
(2)实验B: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能说明分子不断运动。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下图可表示该现象对应反应的微观实质,且甲、乙、丙、丁分别表示NaOH、HCl溶液中的四种离子,乙与丙结合为水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A:观察到A中_____________(填“”或“)反应更剧烈,可知金属Mg比Zn更活泼。
(2)实验B: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能说明分子不断运动。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下图可表示该现象对应反应的微观实质,且甲、乙、丙、丁分别表示NaOH、HCl溶液中的四种离子,乙与丙结合为水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16分)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 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B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一瓶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
(4)小虹将带火星木条伸入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内,木条复燃,拿出木条,盖好集气瓶;过一会儿,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仍能复燃。重复多次操作后,木条不再复燃。 据此,小虹提出“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即可证明瓶中氧气装满的结论不可靠”。你是否同意她的说法?
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地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 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B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一瓶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
(4)小虹将带火星木条伸入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内,木条复燃,拿出木条,盖好集气瓶;过一会儿,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仍能复燃。重复多次操作后,木条不再复燃。 据此,小虹提出“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即可证明瓶中氧气装满的结论不可靠”。你是否同意她的说法?
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地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