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为世界纯碱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该法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化学反应为:
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CO2↑+H2O
Ⅰ.(1)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_____。
a.NaHCO3难溶于水
b.NH4Cl难溶于水
c.NaHCO3的溶解度相对较小,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d.NH4Cl的溶解度相对较小,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2)某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原理,模拟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说明:(1)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2)“氨化的饱和食盐水”就是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至饱和
请回答:
①上图装置中有一处不合理,应如何更正_____________;活动小组合理更正装置后,加入试剂进行实验。
②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_____(填操作的名称);
③实验时,为提高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须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NH3至饱和的原因是______;
Ⅱ.该法所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现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上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83.4g;
③准确称得6.0g纯碱样品放入装置B的广口瓶中;
④打开装置B的分液漏斗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打开弹簧夹,往试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的总质量为85.6g。
请回答:
(1)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装置A中试剂X的溶质最适宜选用______(填化学式);
(2)若没有C装置,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3)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用百分数表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CO2↑+H2O
Ⅰ.(1)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_____。
a.NaHCO3难溶于水
b.NH4Cl难溶于水
c.NaHCO3的溶解度相对较小,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d.NH4Cl的溶解度相对较小,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2)某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原理,模拟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说明:(1)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2)“氨化的饱和食盐水”就是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至饱和
请回答:
①上图装置中有一处不合理,应如何更正_____________;活动小组合理更正装置后,加入试剂进行实验。
②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_____(填操作的名称);
③实验时,为提高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须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NH3至饱和的原因是______;
Ⅱ.该法所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现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上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83.4g;
③准确称得6.0g纯碱样品放入装置B的广口瓶中;
④打开装置B的分液漏斗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打开弹簧夹,往试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的总质量为85.6g。
请回答:
(1)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装置A中试剂X的溶质最适宜选用______(填化学式);
(2)若没有C装置,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3)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用百分数表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单选题- (共8题)
3.
相同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相同质量的氢气,可能的结论是( )
A.锌片是纯净物,而铁片不是 | B.铁片是纯净物,而锌片不是 |
C.上述情况都不可能 | D.无法判断 |
5.
化学上用符号“
”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 X 代表元素符号,Z 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 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abXn+和cdYm-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b-a=d-c | B.a+n=c-m | C.b-n=d+m | D.a-n=c+m |
6.
(NH4)2Fe (SO4)2·6H2O俗称摩尔盐,工业用途广泛。该化合物中 N、Fe、S 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
A.-3、+3、+4 | B.-3、+2、+6 |
C.+3、+3、+6 | D.-3、+2、+4 |
7.
图 1 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下来。图 2、图 3 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 是集气瓶内初始压强,p 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压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
B.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 |
C.p≈0.79p0,p′≈p0 是由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变化造成的 |
D.只可根据图 2 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9.
下图是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31.6% |
B.40℃时,35g 氯化钠溶于 100g 水中,降温至 0℃时,可析出氯化钠晶体 |
C.30℃时,将 35g 硝酸钾和 35g 氯化钠同时溶于 100g 水中,蒸发时先析出的是氯化钠 |
D.60℃时,200g 水中溶解 80g 无水硫酸铜达饱和,降温至 30℃,可析出 30g 硫酸铜晶体 |
3.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