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1.
上海自主研发了一种氢燃料汽车。它是以30%KOH溶液为电解质的氢氧燃料电池,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O2+ 2H2O + 4e-=4OH- |
B.当正极消耗22.4 L H2时,负极11.2 L O2消耗(相同条件) |
C.发生氧化反应的是负极 |
D.氢氧燃料电池不仅能量转化率高,而且产物是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 |
2.
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形象地表示:

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②③互为同位素 b.①②③互为同素异形体
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e.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 f.①②③是三种不同的原子

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②③互为同位素 b.①②③互为同素异形体
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e.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 f.①②③是三种不同的原子
A.a、f | B.d、e | C.b、c | D.e、f |
4.
已知X、Y、Z、W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有下列说法:

①若HmXOn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m、n均为正整数)
②若四种元素均为金属,则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碱
③若四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则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④若四种元素只有一种为金属,则Z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几项( )

①若HmXOn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m、n均为正整数)
②若四种元素均为金属,则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碱
③若四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则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④若四种元素只有一种为金属,则Z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几项( )
A.1项 | B.2项 | C.3项 | D.4项 |
5.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 |
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
C.“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
D.铅笔芯的主要原料是石墨,儿童在使用时不会引起中毒 |
6.
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①卤素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升高
②砹(85At)是VIIA族,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HC1
③硒(34Se)的气态氢化物比S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差
④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⑤铊(81Tl)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⑥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其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
①卤素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升高
②砹(85At)是VIIA族,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HC1
③硒(34Se)的气态氢化物比S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差
④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⑤铊(81Tl)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⑥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其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
A.①③④ | B.①③⑥ | C.③④⑤ | D.②④⑥ |
2.选择题- (共1题)
3.填空题- (共1题)
11.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1)表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
(2)⑨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④与⑦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以用来验证④⑤两种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水中
b.将形状、大小相同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形状、大小相同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温度相同的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5)⑥⑦两种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较强的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用一个置换反应证实这一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 | | ① | ② | | ③ | |
3 | | ④ | ⑤ | | | ⑥ | ⑦ | ⑧ |
4 | ⑨ | | | | | | ⑩ | |
(1)表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
(2)⑨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④与⑦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以用来验证④⑤两种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水中
b.将形状、大小相同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形状、大小相同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温度相同的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5)⑥⑦两种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较强的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用一个置换反应证实这一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4.实验题- (共2题)
12.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验证Fe、Cu的金属活动性,他们提出了以下两种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有关实验项目:
方案I:有人提出将大小相等的铁片和铜片,分别同时放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中,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据此确定它们的活动性。该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方案II:有人利用Fe、Cu作电极设计成原电池,以确定它们的活动性。试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_________,标出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并写出负极电极反应式负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

方案III;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再设计一个验证Fe、Cu活动性的简单实验方案(与方案1、II不能雷同) 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______。
方案I:有人提出将大小相等的铁片和铜片,分别同时放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中,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据此确定它们的活动性。该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方案II:有人利用Fe、Cu作电极设计成原电池,以确定它们的活动性。试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_________,标出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并写出负极电极反应式负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

方案III;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再设计一个验证Fe、Cu活动性的简单实验方案(与方案1、II不能雷同) 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______。
13.
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和2表明, 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实验1和3表明,______对反应速率与影响。
(2)室温下,将完全相同的锌片分别投入100mL0.1mol/L的稀硫酸和100mL0.2mol/L的稀盐酸中,仔细观察后发现,两者反应速率有明显差异:投入到稀硫酸中的锌表面产生的气泡没有投入到稀盐酸中的快。经分析讨论大家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种可能:
a、氯离子对反应起了促进作用,即氯离子加快了反应的进行;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观点)。
要证明你的观点,可以在室温下,分别取100mL0.1mol/L的盐酸溶液于两个相同的烧杯中,一个烧杯中加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填所加试剂化学式),另一个烧杯作对比实验,再分别同时加入完全相同的锌片,比较两烧杯中反应速率的大小。
(3)在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加人少量CuSO4粉末,可加快产生H2的速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但过量时反应速率反而减慢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
实验序号 | 金属质量 | 颗粒大小 | c(H2SO4) /mol.L-1 | v(H2SO4) /mL | 溶液的温度/℃ | 金属消失时间/s | |
反应前 | 反应后 | ||||||
1 | 0.10g | 粒 | 0.5 | 50 | 20 | 34 | 500 |
2 | 0.10g | 粉末 | 0.5 | 50 | 20 | 35 | 50 |
3 | 0.10g | 粒 | 1.0 | 50 | 20 | 35 | 125 |
4 | 0.10g | 粒 | 1.0 | 50 | 35 | 50 | 50 |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和2表明, 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实验1和3表明,______对反应速率与影响。
(2)室温下,将完全相同的锌片分别投入100mL0.1mol/L的稀硫酸和100mL0.2mol/L的稀盐酸中,仔细观察后发现,两者反应速率有明显差异:投入到稀硫酸中的锌表面产生的气泡没有投入到稀盐酸中的快。经分析讨论大家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种可能:
a、氯离子对反应起了促进作用,即氯离子加快了反应的进行;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观点)。
要证明你的观点,可以在室温下,分别取100mL0.1mol/L的盐酸溶液于两个相同的烧杯中,一个烧杯中加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填所加试剂化学式),另一个烧杯作对比实验,再分别同时加入完全相同的锌片,比较两烧杯中反应速率的大小。
(3)在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加人少量CuSO4粉末,可加快产生H2的速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但过量时反应速率反而减慢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