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等五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352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7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在今天的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指导老师拿来了一包已经失效的石灰干燥剂。为了确定该干燥剂的组成,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小萌同学通过探究发现,此包装袋中的生石灰干燥剂已经完全变质失效。他采用的探究方法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没有明显的放热现象。此实验中加入的水必须是少量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石灰干燥剂的成分为CaO,请写出该干燥剂干燥原理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猜想)①该干燥剂的成分为Ca(OH)2
②该干燥剂的成分为CaCO3
③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设计)小组成员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样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白色固体只存在CaCO3
方案二:取样滴加少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白色固体中只存在Ca(OH)2
方案三:取样加入水中,振荡,静置,上层为清液,下层出现固体不溶物,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变红,则固体为CaCO3和Ca(OH)2的混合物。
(实验分析)小组成员经过讨论发现上述实验方案都存在着问题。
上述方案一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方案二的结论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方案三中的结论也有些不妥,是因为____。
(4)实验证实,该固体是CaCO3和Ca(OH)2的混合物,请你再设计一种实验方案予以证明,只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即可。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____
____
 
(数据分析)
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混合物中CaCO3的质量分数,实验小组的同学取了15克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实验测得生成C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请据图计算该混合物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

(反思与评价)
实验中造成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4题)

2.
下列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铁棒磨成针C.铁矿石炼铁D.太阳能发电
3.
X、R表示两种金属,在溶液中发生反应:X+3RNO3═3R+X(NO3)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可能是Fe,R可能是Cu B. 若X是Al,R是Ag,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
C.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 X的金属活动性比R强
4.
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共涉及四种物质
D.此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K2FeO4是一种高效净水剂,其中Fe的化合价为+3价
B.稀释1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 可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98g
C.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的H2和O2体积比约为1:2
D.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肯定没有变化
6.
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12O2+6NH3=3N2+5X+19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O2B.NO2C.COD.H2
7.
下列对相应微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易失电子
B. 易形成阴离子
C. 带正电荷
D. 化学性质稳定
8.
201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面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大理开采矿物,保障金属材料的使用
B.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缓解温室效应
C.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农作物秸秆和垃圾
D.生活中尽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便于给水体提供养分
9.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B.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C.浓盐酸打开瓶盖有白烟
D.向铁锈中加入稀盐酸,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10.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40℃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25g的甲
B.将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 (溶剂的量不变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20℃时,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40℃时,将质量都为40g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
11.
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硝酸铵B.氯化钠C.氧化钙D.氢氧化钠
12.
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恰当的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A.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分子也不能再分
B.碱能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则碱溶液一定能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气体
C.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碳酸盐能与酸反应产生CO2,则与酸反应产生CO2的物质中一定含有CO32-
13.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操作方法
A
CO2(H2O)
将气体通过盛有火碱的干燥管
B
Cu(CuO)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过滤,并干燥
C
Na2SO4(Na2CO3
加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D
FeCl2(CuCl2
加入足量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14.
合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羊毛帽子B.塑料玩具C.陶瓷餐具D.纯棉手套
15.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固体粉末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C.称量固体D.过滤操作

3.填空题(共1题)

16.
(1)将下列物质前的序号填入适当的空格中:
①氢氧化铝   ②消石灰  ③稀盐酸   ④氢氧化钠    ⑤氢气  ⑥硝酸钾
A.一种复合肥是 ____________B.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
C.理想的高能燃料是__________D.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__
E. 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    F. 可用于制肥皂的是 _____
(2)试选用“>” 或“<”或“=”填空。
①酸雨的pH___________正常雨水的pH;
②氯原子核内质子数___________核外电子数;
③200C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___________800C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
④能够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在工业上大量制备氧气的原因是由于氮气的沸点_____氧气的沸点。

4.实验题(共2题)

17.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利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从A~E中选择),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若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端进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欲使个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_____。(填接口字母)
(4)某同学取3.16g高锰酸钾固体加热一段时间,经检测固体中钾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2:7,则生成的氧气质量为 ____________
18.
某同学配制6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准备了下列实验用品。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____。(填步骤名称)。
(2)配制过程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填名称)。
(3)量取蒸馏水操作如下:将蒸馏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体积对应刻度线时,改用____。(填仪器名称)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如图该同学观察方式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4)若用C观察方式量取水的体积,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已知某氯化铜溶液中氯离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1:100,则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