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某固体混合物,已知该混合物中可能含有Na2CO3、NH4Cl、NH4NO3、CuSO4、NaOH
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照下图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气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过程③发生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测,该混合物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判断的理由为___________;
(4)仅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还不能确定混合物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照下图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气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过程③发生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测,该混合物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判断的理由为___________;
(4)仅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还不能确定混合物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氢化钙(CaH2)固体是一种储氢材料,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阅读资料)
①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②钙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③氢化钙要密封保存,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氢化钙的制备)
氢化钙通常用氢气与钙加热制得。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制取装置如图甲所示(固定装置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不改变温度,整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产品的定量测定)
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氢化钙样品中常混有未完全反应的钙(其余可能的杂质忽略不计)。样品纯度的测定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按乙(固定装置省略)所示连接仪器。
②调整水准管高度,使量气装置两边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读取液面所在的刻度数据为10.0 mL。
③将Y形管慢慢倾斜,直到A端的水全部与B端的样品混合。
④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再次读取液面所在刻度数据为110.0 mL。回答下列问题:
(4)如何判断样品与水完全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mL。
(6)已知该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0.09 mg/mL。样品中氢化钙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阅读资料)
①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②钙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③氢化钙要密封保存,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氢化钙的制备)
氢化钙通常用氢气与钙加热制得。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制取装置如图甲所示(固定装置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不改变温度,整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产品的定量测定)
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氢化钙样品中常混有未完全反应的钙(其余可能的杂质忽略不计)。样品纯度的测定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按乙(固定装置省略)所示连接仪器。
②调整水准管高度,使量气装置两边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读取液面所在的刻度数据为10.0 mL。
③将Y形管慢慢倾斜,直到A端的水全部与B端的样品混合。
④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再次读取液面所在刻度数据为110.0 mL。回答下列问题:
(4)如何判断样品与水完全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mL。
(6)已知该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0.09 mg/mL。样品中氢化钙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3.单选题- (共2题)
3.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水、氯化钠、铜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
B.![]() |
C.不同的碱化学性质有所差异,是因为解离出的阳离子不同 |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
4.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是( )
A. 甲图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
B. 甲图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 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D. 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A. 甲图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
B. 甲图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 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D. 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