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2018-2019学年初三第一学期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3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5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绛先生心怀恬淡,一生与世无争,醉心于读书。
B.在开学典礼上,他第一次代表全体学生发言,显得有点儿矜持。
C.中国古典诗词一挥而就达到了文学的最高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了。
D.如果不想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就必须择善而从,在真理的引领下前行。
2.
以下各项说话得体的一句是(   )
A.张老师说:“同学们,有不懂的地方,欢迎垂询。”
B.提到自己的父亲,老刘动情地说:“令尊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
C.凡作文获得一等奖的同学,本组委会将惠赠《哈利·波特》一套。
D.我已谈了这些,算是抛砖引玉,下面请诸位发表意见。
3.
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山是静的,海是动的。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  从天边微波疯潮地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出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①同病牛一般
②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
③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
④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
A.③④①②B.④③②①C.④①③②D.③④②①
4.
下面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便还家:同“邀”邀请B.而飞:愤怒
C.尉果广:用竹板打D.道阻且:曲折

2.字词书写(共1题)

5.
根据拼音写汉字。
qiè____意 zì_______睢 言简意gāi______

3.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唐诗,回答问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①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时。柳宗元与漳州刺史韩泰、汀州刺史韩晔、封州刺史陈谏、连州刺史刘禹锡因同属革新派王叔文集团而遭贬。②飐 (Zhăn):吹动。 ③文身:身上刺的花纹。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
【小题1】分析首联中“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的表达作用。
【小题2】联系写作背景,说说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与赏析
吕诲,字献可,开封人。诲性纯厚,家居力学,不妄与人交。进士登第,由屯田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枢密副使程戡结贵幸,致位政地,诲其过,以宣徽使判延州。复上言:“戡以非才罢,不宜更委边任;宣徽使地高位重,非戡所当得也。”兖国公主其夫,夜开禁门入诉。诲请并劾阍吏,且治主第宦者罪,悉逐之。
英宗不豫,诲请皇太后日命大臣一员,与淮阳王视进药饵。都知任守忠用事久,帝之立非守忠意,数间谍东朝,播为恶言,内外汹惧。诲上两宫书,开陈大义,词旨深切,多人所难言者。帝疾小愈,屡言乞亲万几。太后归政,诲言于帝曰:“后辅佐先帝历年,阅天下事多矣。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遂论守忠平生罪恶,并其党史昭锡窜之南方。
明年,改知河南,命未下而寝疾矣。提举崇福宫,以疾表求致仕曰:“臣本无宿疾,医者用术乖方,妄投汤剂,率任情意,差之指下,祸延四支。一身之微,固无足恤,奈九族之托何!”盖以身疾谕朝政也
居病困,犹旦夕愤叹,以天下事为忧。既革①,司马光往省之,至则目已瞑。闻光哭,蹶然而起,张目强视曰:“天下事尚可为,君实勉之。”光曰:“更有以见乎?”曰:“无有。”遂卒,年五十八。
(注)革: 通“亟”,病情危急
【小题1】选出与“戡以非才罢,不宜更委边任”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扶苏以数谏故D.盖以身疾谕朝政也
【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程戡以宣徽使的身份任延州通判。吕诲认为宣徽使位高权重,不是程戡应当担任的。
B.英宗生病时,任守忠多次离间皇帝与太后的关系,吕诲上书两宫,申明大义,所言大都是别人难以言说的内容。
C.虽然已身患疾病,但是吕诲仍然上表要求继续为官,认为自己没有旧病,是医生医治不得当才导致祸延四肢。
D.吕诲病重后司马光前去探望,吕诲本已瞑目,听到哭声强睁眼睛勉励司马光要为国事而努力。
【小题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诲其过
②兖国公主其夫  
提举崇福宫  
④更有以见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①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②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大 风
莫言
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河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
田野里很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
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
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听着歌声,我感到陡然间长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堤上。
他带着我善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陡,牲口也爱吃。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捉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看我怎么割。”爷爷示范给我看。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不知何时,无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
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大堤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
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爷爷,那是什么?”“风。”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我们钻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直哆嗦。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起腰。爷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我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梁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小题1】莫言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小题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一句中,“爬行”一词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小题3】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
【小题4】文中画线段描写了大风降临前的情形,请简要赏析。
【小题5】小说中“我”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

6.作文(共1题)

9.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本来我可以选择放弃,但我选择咬牙坚持;

 本来我可以选择沉默,但我选择勇敢说出自己的声音;

……

 但这可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喜悦。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我本来可以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要有真情实感。(3)字数不少于600字。(4)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