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天然气既是高效洁净的能源,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
(1)已知25℃、101kPa时,1 g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CO和液态水时放出37.96 kJ热量,则该条件下反应2CH4(g)+3O2(g)=2CO(g)+4H2O(l)的ΔH=______kJ·mol-1
(2)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污染。如:CH4(g)+2NO2(g)
N2(g)+CO2(g)+2H2O(g)
①下列措施能够使该反应速率加快的是______。
a.使用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及时分离水
②若上述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a.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c.c(NO2) = 2c(N2) d.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CO2,同时生成2molNO2
(3)甲烷可直接应用于燃料电池,该电池采用可传导O2-的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外电路电子移动方向:____。(填“a极到b极”或“b极到a极”)。
②b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③若燃料电池消耗的空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5.6L(假设空气中O2体积分数为20%),则理论上消耗甲烷______mol。
(1)已知25℃、101kPa时,1 g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CO和液态水时放出37.96 kJ热量,则该条件下反应2CH4(g)+3O2(g)=2CO(g)+4H2O(l)的ΔH=______kJ·mol-1
(2)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污染。如:CH4(g)+2NO2(g)

①下列措施能够使该反应速率加快的是______。
a.使用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及时分离水
②若上述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a.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c.c(NO2) = 2c(N2) d.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CO2,同时生成2molNO2
(3)甲烷可直接应用于燃料电池,该电池采用可传导O2-的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外电路电子移动方向:____。(填“a极到b极”或“b极到a极”)。
②b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③若燃料电池消耗的空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5.6L(假设空气中O2体积分数为20%),则理论上消耗甲烷______mol。
2.
海洋资源的利用具有广阔前景。
(1)海水淡化的方法有_____(选填一种即可)。
(2)从海水中提取溴的主要步骤是向浓缩的海水中通入氯气,将溴离子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3)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4)海带灰中富含以I-形式存在的碘元素。实验室提取I2的途径如下所示:

①灼烧海带至灰烬时所用的主要仪器名称是_______。步骤②加热煮沸一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② 步骤④向滤液中加H2O2和稀H2SO4溶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再加入CCl4作萃取剂,振荡、静置,可以观察到CCl4层呈____________色。
(1)海水淡化的方法有_____(选填一种即可)。
(2)从海水中提取溴的主要步骤是向浓缩的海水中通入氯气,将溴离子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3)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4)海带灰中富含以I-形式存在的碘元素。实验室提取I2的途径如下所示:

①灼烧海带至灰烬时所用的主要仪器名称是_______。步骤②加热煮沸一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② 步骤④向滤液中加H2O2和稀H2SO4溶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再加入CCl4作萃取剂,振荡、静置,可以观察到CCl4层呈____________色。
2.推断题- (共1题)
3.
甲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D和G的简单氢化物中沸点高的是___________ (写化学式),A和E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2)D、E、G、H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不稳定,受热可分解,产物之一是H的单质,且当有28mol电子转移时,常温共产生9mol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由上述元素中的几种组成a、b、c各物质,某同学设计实验用乙图装置证明元素B、C、F的非金属性强弱(其中溶液b和溶液c均为足量)。
①溶液a和b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溶液c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非金属性C>B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D和G的简单氢化物中沸点高的是___________ (写化学式),A和E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2)D、E、G、H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不稳定,受热可分解,产物之一是H的单质,且当有28mol电子转移时,常温共产生9mol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由上述元素中的几种组成a、b、c各物质,某同学设计实验用乙图装置证明元素B、C、F的非金属性强弱(其中溶液b和溶液c均为足量)。
①溶液a和b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溶液c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非金属性C>B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9题)
5.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N2![]() ![]() |
B.石油![]() ![]() |
C.Al ![]() ![]() |
D.CH2=CH2![]() ![]() |
6.
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①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②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③能跟NaOH溶液反应;④能发生酯化反应;
⑤能发生加聚反应;⑥能发生水解反应

①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②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③能跟NaOH溶液反应;④能发生酯化反应;
⑤能发生加聚反应;⑥能发生水解反应
A.①④ | B.只有⑥ | C.只有⑤ | D.④⑥ |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C.葡萄糖既可以与银氨溶液反应,又可以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
D.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天然油脂是混合物 |
8.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 X | |
Y | Z | | W |
A.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
B.元素X与Y可形成化合物YX |
C.Z的氧化物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 |
D.W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
9.
下列关于离子检验正确的是
A.将某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B.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说明该溶液中无NH4+ |
C.向某溶液中滴加硫酸,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说明该溶液中有SO32- |
D.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CCl4无现象,滴加氯水后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存在I- |
11.
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践行绿色生活”,下列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建立合法、公开的地沟油回收生产制度,将生产的地沟油用作工业用油。 |
B.将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加工、使之再生、再利用。 |
C.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不要乱排放,通过打深井,将之排到地层深处。 |
D.不用一次性筷子、不浪费纸张、不浪费粮食、做“光盘”一族。 |
12.
废水中氨氮(NH3、NH4+)采用微生物脱氮法、化学沉淀法均可除去,具体原理如下:①微生物脱氮法:NH4+
NO3-
N2;②化学沉淀法:向废水中加入含MgCl2、Na3PO4的溶液,生成MgNH4PO4·6H2O沉淀从而去除氨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废水大量直接排放,对水体的影响不大 |
B.微生物脱氮时可在高温下进行,以加快脱氮的速率 |
C.步骤a发生反应:NH4++2O2=NO3-+H2O+2H+ |
D.化学沉淀法脱氮时,溶液的碱性越强,氨氮的去除率将升高 |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