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福建省仙游县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348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4/12

1.推断题(共1题)

1.
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物质A的化学式是________;写出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答题(共1题)

2.
下图中的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是因为碳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题(共1题)

3.
某同学在实验室取9.8g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于烧杯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共用去10g氯化钡溶液,过滤后所得滤液质量为17.47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硫酸钡的质量为_________;
(2)请计算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选择题(共1题)

4.

图为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表示{#blank#}1{#/blank#} ,2表示{#blank#}2{#/blank#},4的名称是{#blank#}3{#/blank#} 

(2)该图中有脱氧核苷酸{#blank#}4{#/blank#} 种.从图中可知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blank#}5{#/blank#} 连接排列而成.

(3)DNA分子中两条长链上的碱基通过{#blank#}6{#/blank#} 连接成碱基对,碱基遵循{#blank#}7{#/blank#}原则,其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blank#}8{#/blank#}性.

(4)已知在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中=m,另一条互补链中这种比例是{#blank#}9{#/blank#} ,这个比例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是{#blank#}10{#/blank#} .如果DNA分子一条链中A占15%,互补链中的A占25%,则在整个DNA分子中A占{#blank#}11{#/blank#} .

5.单选题(共8题)

5.
新装修房室内存在甲醛(CH2O)、苯(C6H6)等有害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醛分子中含有水分子B.苯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C.甲醛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40%D.甲醛和苯都属于无机化合物
6.
向下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下述某种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A.硝酸铵B.生石灰C.活性炭D.烧碱
7.
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曲线得出以下几条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
A.t1℃时,M、N两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由t1℃升温到t2℃时,N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M物质的溶解度大于N物质的溶解度
D.N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8.
用pH试纸测得家庭常用洗涤剂的pH如下表所示:

在没有除锈剂的情况下,可以用来代替除锈剂的是(   )
A.厨房清洁剂B.洗衣液C.洗发精D.厕所清洁剂
9.
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为(   )
A.小苏打B.纯碱C.烧碱D.火碱
10.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KNO3B.KClC.Ca(H2PO4)2D.NH4NO3
11.
下列物质富含蛋白质的是(   )
A.馒头B.牛奶C.奶油D.菠菜
12.
下列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袋B.涤纶C.蚕丝D.橡胶手套

6.填空题(共3题)

13.
请在H、O、S、Ca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写一个化学式。
(1)氧化物_______;(2)酸_______;(3)碱_______;(4)盐_______。
14.
“铁、铜、铝、锌”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人体缺_____元素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2)铜丝常用来作电线,主要是利用铜的______性;
(3)铁在_______(填“干燥”或“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铁锈若不及时除去会加快内部铁的腐蚀速度,我们可用稀盐酸除去铁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只用一种试剂就能一次性判断金属铜、铝、锌的活动性顺序,这种试剂是___________。
A.CuSO4溶液    B.Al2(SO4)3溶液    C.ZnSO4溶液
15.
甲酸(HCOOH)是一种有机酸,它的酸性比碳酸强,比盐酸弱,有刺激性气味和较强的腐蚀性。蚂蚁、蚊虫叮咬时会分泌出甲酸,所以甲酸又俗称蚁酸。
(1)人被蚊虫叮咬后会痒痛,可以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填字母)消除。
A.稀盐酸 B.食醋
C.肥皂水 D.食盐水
(2)白蚂蚁除了会蛀蚀木头外,它分泌的蚁酸还会腐蚀很多建筑材料,下列建筑材料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填字母)。
A.钢筋 B.铜栏杆
C.大理石 D.铝合金窗户
(3)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在加热的条件下,甲酸分解得到一种常见的有毒气体和另一种氧化物,其化学方程式为  

7.实验题(共1题)

16.
酸溶液和碱溶液混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某班级同学开展如图1所示相关的实验.下面是两个小组的实验
记录与分析.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甲组同学往一定体积10%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滴加10%的盐酸(室温下),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记录如下:
加入盐酸的体积(V)/mL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溶液温度上升

(△t)/℃

5.6
9.8
12.1
16.3
18.5
17.1
15.2
14.6
13.5
12.6
 
根据上表数据分析:
①当加入盐酸体积为__mL时,表明NaOH与HCl恰好完全反应.此判断的依据是__.
②当加入6mL盐酸时,烧杯中溶液仍然呈红色,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酚酞和__.
③教材指出:酸与碱中和反应的结果是酸和碱各自的特性都消失.图2描述的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乙处应填入的化学符号依次是__、__.
(2)请你参与完成乙组同学的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步骤一:往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样品的试管中先滴加2~3滴的 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
现象一:有气泡产生

 现象二:__

1.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已变质

 2.溶液碱性消失

步骤二:取步骤一反应后的溶液,然后逐滴加入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
现象一:有气泡产生

现象二:溶液开始不变色,后逐渐变成红色

1.产生“气泡”这一现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2.所取的步骤一反应后的溶液pH__7(填“<”、“=”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选择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