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2017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342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8/21

1.简答题(共2题)

1.
课外活动中,同学们玩起了以水为主题的“化学反应接龙”游戏。游戏规则:用前一个反应的一种生成物作为下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并按序号和要求的基本反应类型循环,如下图所示。仿照示例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示例:① 分解反应:电解水2H2O2H2↑+O2
② 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新闻报道《河北秦皇岛:小雨引“燃”一车电石》很好地说明水可“引火”。该报道称:5月9日傍晚,一辆储运电石的汽车因未做好防水工作,行驶过程中天降小雨,引发车厢着火……已知:电石(CaC2)不可燃,与水接触剧烈反应产生乙炔(C2H2)。
(1)电石与水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电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X+C2H2↑,X为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根据上述信息,请从物质组成和化学性质角度,说说你对乙炔气体的认识(各一条)。
答: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应该如何保存电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共1题)

3.
(1)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CH3COONa)固体和碱石灰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取甲烷。

图A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用C装置收集甲烷,发生装置的导管口应与___________(填“a”或“b”)端相连。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林同学发现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通过化学学习知道该物质为铜锈,俗称铜绿,主要成为是Cu2(OH)2CO3
[提出问题] 铜在什么条件下锈蚀的?
小林对此进行了研究。
[猜想] 根据铜锈的化学式,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O2、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设计与实验] 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林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如下图所示。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B试管中的光亮铜片最先生锈。

① 从优化实验的角度考虑,A实验是多余的,他只考虑了水这个单一条件。C试管中除光亮铜片、蒸馏水外,还有的另外一种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__。D试管中除光亮铜片外,还有的另外两种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从D试管的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评价与改进] 小林设计的“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结论,还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小结] 通过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我获得的启示是__________。

3.计算题(共1题)

4.
在我国青海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人们从盐湖中捞得的碱会含有少量的NaCl。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含NaCl的Na2CO3固体25.0g,将其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使气体完全放出,共收集到8.8gCO2气体。
试计算:(1)原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
(2)反应中消耗盐酸的总质量______。

4.单选题(共6题)

5.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
A. KNO3    B. H2 C. Cl2 D. NaOH
6.
富硒大米中的“硒”指的是
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
7.
下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是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少会导致水面上升
D.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
8.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2℃时,甲的溶解度是50 g
C.1℃时,100 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0 g
D.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30%
9.
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A.用碱石灰干燥CO2气体
B.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是盐酸
C.用稀盐酸浸泡除去久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D.将pH试纸润湿后,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到试纸上,测定其pH
10.
下列各组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的是
A.氧化铜和炭粉B.氯化钠和氯化钙
C.水和酒精D.碳酸钠和碳酸钙

5.选择题(共1题)

1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6.填空题(共2题)

12.
毛巾用久了会变硬变黄,原因之一:用毛巾洗脸时,自来水中的钙、镁离子与肥皂作用产生沉淀物(沉淀物可溶于酸)附着在毛巾上。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钙离子可用化学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__。
(2)证明自来水是硬水,可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3)为避免或减缓毛巾变硬变黄,一种方法是降低自来水的硬度。例如,含CaCl2的自来水,可用碳酸钠处理。处理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使用久的毛巾变软,日常生活中可采用的一条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下图是某物质的分子结构模拟图,图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根据图示回答:

(1) 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 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与水的化学性质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举一例说明该物质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综合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