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0341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6

1.推断题(共1题)

1.
有机合成是制药工业中的重要手段。G是某抗炎症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

(1)B的结构简式为_____。
(2)反应④的条件为____;①的反应类型为___;反应②的作用是____。
(3)下列对有机物G的性质推测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字母)。
A.具有两性,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
B.能发生消去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C.能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A.1mol G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放出2mol CO2
(4)D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符合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有___种。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含有两个甲基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2∶1∶1的是___(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6)已知:苯环上有烷烃基时,新引入的取代基连在苯环的邻、对位;苯环上有羧基时,新引入的取代基连在苯环的间位。根据题中的信息,写出以甲苯为原料合成有机物的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图:XYZ…目标产物

2.工业流程(共1题)

2.
偏钒酸铵(NH4VO3)主要用作催化剂、催干剂、媒染剂等。用沉淀法除去工业级偏钒酸铵中的杂质硅、磷的流程如图:

(1)碱溶时,下列措施有利于NH3逸出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增大NaOH溶液的浓度
(2)①滤渣的主要成分为Mg3(PO4)2、MgSiO3,已知Ksp(MgSiO3)=2.4×105,若滤液中c(SiO32-)=0.08mol·L1,则c(Mg2)=____。
②由图可知,加入一定量的MgSO4溶液作沉淀剂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除磷率下降,其原因是温度升高,Mg3(PO4)2溶解度增大和促进Mg2水解生成Mg(OH)2;但随着温度的升高,除硅率升高,其原因是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沉钒时,反应温度需控制在50℃,在实验室可采取的加热方式为____。
(4)探究NH4Cl的浓度对沉钒率的影响,设计实验步骤(常见试剂任选):取两份10mL一定浓度的滤液A和B,分别加入1mL和10mL的1mol·L1 NH4Cl溶液,再向A中加入___mL蒸馏水,控制两份溶液的温度均为50℃、pH均为8,由专用仪器测定沉钒率,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
(5)偏钒酸铵本身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但在草酸(H2C2O4)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溶解,同时生成络合物(NH4)2[(VO)2(C2O4)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单选题(共7题)

3.
某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有试剂:①Na ②H2/Ni ③Ag(NH3)2OH ④新制Cu(OH)2⑤NaOH ⑥酸性KMnO4溶液。能与该化合物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都发生反应的试剂有(  )
A.①②⑤⑥B.①②④⑥C.①③④⑤D.全部
4.
下列有机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BrCH2CHBrCH2Br的名称为三溴丙烷
B.萘环上的一个H原子被-C4H9取代后的产物共有8种
C.对甲基苯乙烯中最多有17个原子共面
D.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它们彻底水解后的产物相同
5.
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B.C.D.
6.
现有以下6种说法:
①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都是混合物;
②明矾、冰醋酸、石膏都是电解质;
③氯酸、烧碱、纯碱依次分别为酸、碱、盐;
HHH互为同位素;
⑤胶体带电是电泳的前提条件;
⑥生活中常见的石英玻璃、普通玻璃、钢化玻璃都属于硅酸盐产品。
其中不正确的是
A.①⑤B.①④⑤⑥C.②③④D.②⑤⑥
7.
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C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甲+乙=丁+己,甲+丙=戊+己,0.1mol·L-1丁溶液的pH为13(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D>C >B>A
B.B元素只能形成一种二元含氧酸,且B元素的含氧酸对应的酸酐一定是氧化物
C.1mol甲与足量乙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
D.1.0L 0.1mol·L-1戊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
8.
下列实验过程、实验目的、判定及解释都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判定、解释
A
配制0.4000mol·L-1的NaOH溶液
称取4.0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直接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
正确,4.0g固体NaOH的物质的量为0.1mol,定容到250mL的容量瓶,物质的量浓度恰好为0.4000mol·L-1
B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
向盛有2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正确,FeCl3具有氧化性,能与具有还原性的维生素C发生反应,使溶液的颜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Fe2+)
C
制取并纯化
氢气
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和KMnO4溶液
正确,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和KMnO4溶液,除去可能的酸性气体、水蒸气和还原性气体等杂质,得到纯净氢气
D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 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错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2O2+NaHSO3=Na++H++SO42-+H2O
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因此不能用此反应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A.AB.BC.CD.D
9.
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量的二氧化硫可用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
B.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C.漂白粉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
D.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由4.98变为4.68,是因为水中溶解的CO2增多了

4.实验题(共1题)

10.
Ⅰ.某化学兴趣小组用FeCl2(用铁粉与盐酸反应制得)和NH4HCO3制备FeCO3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C仪器的名称是___,FeCO3在其中生成,该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2)实验时首先打开活塞3,关闭活塞2,再打开活塞1向B中滴加盐酸,其目的是___,关闭活塞1,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___打开活塞__,使B装置中气压增大,将B装置中的氯化亚铁溶液压入C中。
Ⅱ.乳酸亚铁晶体((CH3CH(OH)COO)2Fe·3H2O,Mr =288g/mol)是常用的补铁剂。乳酸亚铁可由乳酸与碳酸亚铁反应制得。
(3)将制得的FeCO3加入乳酸溶液中,再加入过量铁粉,75℃下搅拌使之充分反应,结束后,无需过滤,除去过量铁粉的反应方程式为2CH3CH(OH)COOH+Fe=(CH3CH(OH)COO)2Fe+H2↑;从上述所得溶液中获得乳酸亚铁晶体的方法是____、过滤、洗涤、干燥。
(4)该兴趣小组用KMnO4测定产品中亚铁含量进而计算乳酸亚铁晶体的质量分数。发现产品的质量分数总是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___。
经查阅文献后,该兴趣小组改用铈(Ce)量法测定产品中Fe2+的含量。取2.880g产品配成100mL溶液,每次取20.00mL,进行必要处理,用0.1000mol·L-1的C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Ce(SO4)2标准溶液19.70mL。滴定反应为Ce4++Fe2+=Ce3++Fe3+,则产品中乳酸亚铁晶体的质量分数为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7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