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18届九年级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337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8

1.推断题(共1题)

1.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反应关系(“—”表示物质间相互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

(1)若乙、丙都是金属单质。
①乙与丙的盐溶液反应生成丙,则金属活动性乙比丙________(填“强”或“弱”);
②丙为铜,则甲物质一定不可能是_________。
a.O2    b.HCl  c.AgNO3    d.KOH
(2)若乙、丙都是常见碱,其中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丙。写出甲和乙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甲、乙、丙分别是氧化物、酸、盐三种类别中的一种,丙常用做食品的干燥剂,则乙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工业生产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现称取12 g纯碱样品于烧杯中,加入水使其完全溶解,逐渐加入氯化钙溶液至过量,测得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

(1)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2)若要计算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使用上图中_____点的一组数据(填标号)。

3.综合题(共1题)

3.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与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Ⅰ.制取气体并验证气体性质。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
(2)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装置C可以收集氧气,这是因为氧气具有______的性质。
(3)装置B与D组合制取并验证CO2的某些性质。
①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的方法:______。
②若装置D中盛放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若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则没有明显现象产生。
Ⅱ.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小组同学多角度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确实能发生反应。
(4)小明进行如下实验:将收集满CO2的两支试管(相同规格)分别倒立在水和NaOH溶液中,轻轻晃动试管,产生了如下图所示现象。

①小明根据______,判断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5)小菁同学取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为13.5,通入二氧化碳一会儿,测得溶液的pH为11.2,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再测得溶液的pH为9.2,溶液的pH降低的原因是______,该实验可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
(6)小菁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设计了另一个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
______
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4.单选题(共10题)

4.
实验室制取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 + 4HCl(浓) MnCl2 + X↑+ 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判断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l2B.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没有碱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反应后锰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2价
5.
有关打火机的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可燃性
B.完全燃烧只生成水
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5
D.一个分子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
6.
生活和生产中以下说法或做法科学合理的是
A.二氧化碳会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B.洗洁精可以使油污溶于水形成溶液
C.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D.农业生产中,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B.读取液体体积
C.滴加液体D.稀释浓硫酸
8.
硫酸铵[(NH4)2SO4]是常用的化学肥料,某硫酸铵溶液的pH=5.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铵是一种酸
B.长期施用硫酸铵可能导致土壤酸化
C.硫酸铵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D.硫酸铵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可增强肥效
9.
下列均为人体所必需的元素,摄入不足易得贫血症的是
A.铁B.碘C.钙D.锌
10.
下列做法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是
A.用小苏打制作发酵粉B.大量出汗后,饮用淡食盐水
C.用甲醛浸泡海鲜产品D.用食醋熏蒸,进行室内消毒
11.
下列成语中没有涉及燃烧条件的是
A.如火如荼B.煽风点火C.死灰复燃D.火上浇油
12.
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回收废旧电池,防止土壤污染B.减少使用塑料袋,防止“白色污染”
C.使用无磷洗衣粉,防止水污染D.加高排放废气的烟囱,防止大气污染
13.
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观察的方法鉴别黄金和黄铜B.用过滤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C.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双氧水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5.填空题(共3题)

14.
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x=________。
②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氧离子:___________;  ②氧化镁:____________。
(3)在降温和加压的条件下,氧气由气体变成液体体积减少。用微粒的观点解释:___________。
(4)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共享单车的出现,方便了市民出行,减少了机动车尾气胡污染。
(1)下图所标示的共享单车各部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填序号)。

(2)为了防止铁质链条生锈,可以采用的防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车篮一般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铝制造的原因是_________。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车篮却很少出现腐蚀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16.
结合水和溶液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直饮机可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内部活性炭颗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太阳光光催化分解水被认为是最终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最佳途径。在光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水的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下图是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

①P点表示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0℃时,将40 g甲物质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是____________。
③30℃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