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331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0

1.简答题(共1题)

1.
炎热的夏季是“登革热(dengue fever)”的高发期,防止蚊虫滋生、预防蚊虫叮咬成为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手段。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蚁酸化学名称叫甲酸,化学式为HCOOH。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如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微型实验装置,已知蚁酸(甲酸)在浓硫酸及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图中_________(填现象)说明甲酸分解生成了CO;此装置的优点有:_______(写一个)
(3)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会选择的物质是____
A.氢氧化钠溶液B.食醋C.苏打水D.食盐水

2.计算题(共1题)

2.
实验室用10g8%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

(1)A点溶液的溶质_________。(填化学式)
(2)计算所用的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推断题(共1题)

3.
A﹣E是初中常见的化合物,相互关系如图(“﹣﹣”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进行转化)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B、C是同类物质,D、E属于不同类别的不同化合物,①②③都能产生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C__(填化学式);B__(填物质名称)。
(2)写出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该反应属于__反应(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D转化成E的化学方程式:__。

4.单选题(共7题)

4.
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化学变化一定能改变物质的性质
B.改变物质的性质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里的电子数不会改变
D.任何变化中原子核都不会发生改变
5.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侯氏制碱B.蚕丝纺织
C.火药应用D.粮食酿酒
6.
如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溶解氯化钠B.取用K2SO4溶液品
C.称量16gNaCl固体D. O2的检验
7.
下列曲线正确的是(  )
A.向稀硝酸中加水
B.双氧水分解
C.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加金属
D.向稀硫酸中滴BaCl2溶液
8.
以下部分化学实验的改进,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B
C
D
改进后实验

燃烧条件

CO还原氧化铜
 

测定氧气含量

检验气密性
目的
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
防止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不用酒精灯点燃,使测定结果更精确
现象更明显
 
A.AB.BC.CD.D
9.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用氢氧化钠的稀溶液治疗胃酸过多
B.用碳酸氢钠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C.用聚氯乙烯来包装食品
D.住宅发生火灾时应马上打开窗户散热降温
10.
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以上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值为44B.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4∶1

5.选择题(共1题)

11.下面关于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6.填空题(共4题)

12.
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如图为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A中物质的化学式为__,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
(2)B中小实线框内仅含一个分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13.
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某工厂合金废料(含铝、铁、铜)制取氯化铝和硫酸铜溶液的过程如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铜与浓H2SO4加热时发生的反应是:.Cu+2H2SO4(浓)CuSO4+SO2↑+2H2O):
(1)合金中铝与过量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是:2Al+2NaOH+2H2O=2AlNaO2+3X↑,则X的化学式是__。
(2)实验过程中多次用到过滤的操作,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__。
(3)固体A加入适量的H2SO4的目的是__。Al(OH)3加入适量的稀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4)由铜制取CuSO4溶液的途径中,CuO加入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途径Ⅱ比途径Ⅰ更好,其优点是__(答一点)。
14.
让我们感受一下“化学生活”吧!

(1)图 A:南海盛产鱼虾,鱼虾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填序号)。
A.糖类   B.蛋白质 C.油脂
(2)图 B:步入公园,花香四溢,说明了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__的性质。
(3)图C和图 D 是环卫工人在公园内捡到的两种垃圾瓶罐,其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填字母序号)。
(4)我们尝了一勺汤,就知道整碗汤的味道,这体现了溶液具有均一性。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填序号)。
①味精 ②食用油 ③糖 ④面粉
15.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2)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
(3)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