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河南省中招考试说明解密预测(四)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331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简答题(共3题)

1.
请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1)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小明同学发现生锈后的铁钉质量会增加,于是得出“质量守恒定律”也有例外,你认为该同学的推测正确吗?请加以解释。
(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Al、Fe、Cu、Ag四种金属的活动性,设计了如下方法:
先将粗细相同的铝丝和铁丝分别放入稀盐酸溶液中,然后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试回答下面问题:
实验发现,短时间内铝丝表面无气泡产生,几分钟后产生大量气泡。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小明同学分析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想再补充一个实验,请你和他一起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达到探究目的。
2.
(1) 2011年康菲漏油事件中,泄漏的燃油对海洋环境和周边野生生物造成的巨大的生态灾难。石油与天然气相伴而生。试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 2012年1月13日,河南省博爱新世纪生活广场发生火灾,事故发生时商厦还在营
业。消防队员迅速用自来水灭火。①试分析他们灭火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②如果我们是一名现场施救的志愿者,应如何做好自我防护措施,并说明原因。
3.
2012年春节第三天,广西柳州人以疯抢超市瓶装水开启了他们的2012年,约21吨重金属镉沿龙江如幽灵顺流而下,向广西的其他城市游荡而去。
(1)试举出防止水污染的具体措施。(写一条即可)
(2)试写出一个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3)水是常用的溶剂。盛装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常会出现白色碳酸钠粉末,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如何证实白色粉末是碳酸钠而不是氢氧化钠?
(4)如果用装满水的右图装置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    端(填“a”或“b”)进入装置中。如果用右图装置干燥氧气,则装置中应装入的液体为  ;氧气应从    端(填“a”或“b”)进入装置中.

(5)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方法有多种。实验小组的同学们选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混合物共5.50 g,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时为止,冷却,称量剩余物的质量为3.58 g。求: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克?

2.单选题(共3题)

4.
加入盐酸后,下列变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
①Fe→FeCl3 
②CaCO3→CaCl2  
③Fe2O3→FeCl2
④Cu(OH)2→CuCl2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5.
”表示H原子,“○”表示Cl原子,一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涉及两种单质和两种化合物
B.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C. “” 表示氢分子
D. 反应可表示为:H2 +Cl2="=" HCl
6.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
A. 铁和硫酸铜溶液     B. 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硫酸
C. 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D. 铁片浸入稀硫酸中

3.选择题(共3题)

7.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棍时,看见冰棍冒“白气”,这是{#blank#}1{#/blank#} 现象;冰棍放一会儿,变成液体,这是{#blank#}2{#/blank#} 现象.(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8.

每年都有许多海内外中华儿女到陕西省黄陵县祭拜黄帝陵,下列内容与黄帝无关的是 (   )  

9.

我国台湾岛多火山地震,原因是位于(  )

4.实验题(共1题)

10.
几位同学理化生实验考试中做了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实验,考完后对两者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的组成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甲同学猜想溶液中只含有氯化钠;乙同学猜想可能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
①两位同学中有位同学的猜想是不正确的: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帮他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
②你再提出一个正确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