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天津滨海新区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该事故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据悉,现场内主要有毒物质为甲苯二异氰酸酯(C9H6N2O2)。甲苯二异氰酸酯是水白色或淡黄色液体,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的甲苯二异氰酸酯蒸气会引起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和肺水肿;液体与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液体与眼睛接触可引起严重刺激作用,如果不加以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损伤,且并无特效解毒剂。根据信息请回答:
(1)甲苯二异氰酸酯(C9H6N2O2)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2)甲苯二异氰酸酯(C9H6N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甲苯二异氰酸酯(C9H6N2O2)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甲苯二异氰酸酯(C9H6N2O2)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2)甲苯二异氰酸酯(C9H6N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甲苯二异氰酸酯(C9H6N2O2)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
铜镁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常用作飞机天线等导电材料.欲测定合金的组成(其他元素忽略不计),进行如下实验:取铜合金20g放入烧杯,将280g稀硫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计算:
(1)合金中铜、镁的质量比.
(2)所加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次数 | 1 | 2 | 3 | 4 |
加入稀硫酸质量/g | 70 | 70 | 70 | 70 |
剩余固体质量/g | 18.2 | 16.4 | 14.6 | 13.2 |
(1)合金中铜、镁的质量比.
(2)所加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单选题- (共6题)
5.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
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不显电性 |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
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 |
7.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
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
C.在紫色的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气体显酸性 |
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
8.
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及其合金,且合金的性能优于金属 |
B.玻璃属于非金属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
C.有机物合成材料属于高分子材料,在汽车轮胎、棉花、塑料制品中都存在 |
D.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由塑料和铁丝复合而成 |
3.选择题- (共4题)
4.填空题- (共1题)
13.
人类生活生产离不开金属,不仅因为其物理性能优良,还与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1)钛被称为“21世纪金属”,呈灰色,能在氮气中燃烧,熔点高.钛和钛合金是新型的结构材料,主要用于航天和航海工业.上述描述中属于钛化学性质的是 。
(2)某小组用图所示装置对铁生锈的条件进行探究.4min后发现A中铁钉表面灰暗,B中铁钉依然光亮,对比A、B现象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3)工业生产常用10%的稀盐酸来除铁锈,写出除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位置越靠前,越容易失去电子.Ca、Mg、K三种金属失去电子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如图是三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此推测金属失去电子能力的强弱除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外,还可能与 有关。


(1)钛被称为“21世纪金属”,呈灰色,能在氮气中燃烧,熔点高.钛和钛合金是新型的结构材料,主要用于航天和航海工业.上述描述中属于钛化学性质的是 。
(2)某小组用图所示装置对铁生锈的条件进行探究.4min后发现A中铁钉表面灰暗,B中铁钉依然光亮,对比A、B现象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3)工业生产常用10%的稀盐酸来除铁锈,写出除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位置越靠前,越容易失去电子.Ca、Mg、K三种金属失去电子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如图是三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此推测金属失去电子能力的强弱除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外,还可能与 有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