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4.
把金属镍(Ni)、锰(Mn)分别放人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如下表:
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盐溶液 金属 | MgCl2溶液 | Ni的盐溶液 | CuS04溶液 |
Ni | 无金属析出 | — | 有金属析出 |
Mn | 无金属析出 | 有金属析出 | 有金属析出 |
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Mg Ni Mn Cu | B.Cu Ni Mn Mg |
C.Cu Mn Ni Mg | D.Mg Mn Ni Cu |
5.
(2015秋•山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在盛冷水烧杯中放入甲、乙两支试管(试管中都有未溶解的该溶液的溶质),若使甲试管中晶体减少,乙试管中晶体增加,需向烧杯中加入的物质是( )


A.氯化钠 | B.硝酸钾 | C.硝酸铵 | D.氢氧化钾 |
6.
美国两位科学家利用碘元素,借助放射学,进行“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揭开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因此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如图是碘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碘属于非金属元素 | B.碘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
C.碘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3 | D.食用含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
2.多选题- (共1题)
7.
在20℃时,向质量均为50g的5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然后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如有不溶解的氯化钾,则过滤除去).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所得溶液的质量见下表.( )
实验编号 | 1 | 2 | 3 | 4 | 5 |
加入氯化钾的质量/g | 5 | 10 | 15 | 20 | 25 |
溶液的质量/g | 55 | 60 | 65 | 67 | 67 |
A.在20℃时,实验3所得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
B.在20℃时,实验1所得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
C.在20℃时,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实验5 |
D.在20℃时,实验5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7g |
3.填空题- (共6题)
9.
(2014秋•永州校级期中)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

(2)铁制品在沙漠地区不易锈蚀的原因是 .铁制品表面容易生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某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铜,将废水处理可得到铜和硫酸亚铁两种产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

(2)铁制品在沙漠地区不易锈蚀的原因是 .铁制品表面容易生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某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铜,将废水处理可得到铜和硫酸亚铁两种产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0.
(2014•安定区校级模拟)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可以通过 方法获得粗盐,粗盐提纯得到精盐.
(2)0.9%的氯化钠溶液称作生理盐水,其溶质是 .若用10%的NaCl溶液来配制100g 0.9%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 g.
(3)熟石灰在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①20℃时,0.74g熟石灰放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搅拌,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钙的质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写计算式).
②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大 D.可以升温使之变成不饱和溶液.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可以通过 方法获得粗盐,粗盐提纯得到精盐.
(2)0.9%的氯化钠溶液称作生理盐水,其溶质是 .若用10%的NaCl溶液来配制100g 0.9%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 g.
(3)熟石灰在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溶解度/g | 0.18 | 0.17 | 0.16 | 0.15 | 0.14 | 0.13 | 0.12 |
②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大 D.可以升温使之变成不饱和溶液.
11.
(2014•日照)NaCl、KNO3、Ca(OH)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如图一与图二所示,请回答:

(1)由图一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
(2)依据图一分析下列问题:50℃时,将氯化钠、硝酸钾固体各40g分别加入两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其中 (填写物质化学式)得到饱和溶液;另一种物质的溶液中再加入 g该溶质,溶液恰好饱和;若将温度都降到20℃,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或“=”)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依据图一分析,要从含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溶液中,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固体,可采用先 再过滤的物理方法.
(4)如图三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石灰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结合图二分析石灰水中可能出现 的现象.

(1)由图一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
(2)依据图一分析下列问题:50℃时,将氯化钠、硝酸钾固体各40g分别加入两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其中 (填写物质化学式)得到饱和溶液;另一种物质的溶液中再加入 g该溶质,溶液恰好饱和;若将温度都降到20℃,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或“=”)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依据图一分析,要从含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溶液中,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固体,可采用先 再过滤的物理方法.
(4)如图三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石灰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结合图二分析石灰水中可能出现 的现象.
12.
(2015秋•山西校级月考)实验室要配制5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现有①托盘天平 ②量筒(10mL、50mL、100mL)③药匙,根据要求填空:
(1)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是 .
(2)具体操作步骤可概括为 .
(3)本实验需氢氧化钠质量为 g,需水 mL,取水时应选用 mL的量筒.
(1)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是 .
(2)具体操作步骤可概括为 .
(3)本实验需氢氧化钠质量为 g,需水 mL,取水时应选用 mL的量筒.
13.
(2015秋•山西校级月考)冬日里的一天,某班教室的暖气片和暖气管的接口处突然爆裂,里面喷出大量的黄色液体,并伴有一些红褐色的固体.水暖师傅、老师及同学们进行了紧急抢修.事后,同学们出于好奇收集了红褐色固体进行探究.
初步分析:红褐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铁锈,铁锈的成分复杂,主要是 .
由此联想到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 、 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使铁转化为铁的化合物的过程.
收集资料:①氢氧化铁(红褐色)加热可得铁的氧化物+水(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②暖气片是由生铁铸成的;③当地暖气用水为硬度较大的自来水;④铁与铜都属于金属,有部分相似的化学性质.如: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可以形成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
提出猜想:请根据上述任意一条资料分析,红褐色物质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种物质即可),你猜想的依据是
设计实验: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红褐色固体已干燥并研成粉末)
初步分析:红褐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铁锈,铁锈的成分复杂,主要是 .
由此联想到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 、 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使铁转化为铁的化合物的过程.
收集资料:①氢氧化铁(红褐色)加热可得铁的氧化物+水(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②暖气片是由生铁铸成的;③当地暖气用水为硬度较大的自来水;④铁与铜都属于金属,有部分相似的化学性质.如: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可以形成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
提出猜想:请根据上述任意一条资料分析,红褐色物质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种物质即可),你猜想的依据是
设计实验: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红褐色固体已干燥并研成粉末)
实验过程 | 预期的实验现象 |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