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广西南宁三中中考模拟试卷化学试卷(五)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329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简答题(共3题)

1.
某同学使用下图5-1所示装置,试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2)有下列实验步骤:①加热;②通人一氧化碳,请用上述实验步骤的标号填空。实验开始时,应先   ;然后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A装置中出现的现象为  ;说明有  生成。
B装置中出现的现象为  说明有 生成。
2.
(5分)煤中一般都含有相当数量的硫,燃烧时会释放出二氧化硫,火力发电厂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污染环境,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CO2。如果50 g废气中含有0.8 g二氧化硫,则处理1000 g这种废气需要含碳酸钙85%的石灰石多少克?
3.
(5分)为了测定黄铜样品(含铜和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取10g黄铜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使其充分反应,产生氢气0.1g。求该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单选题(共8题)

4.
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判断参加反应的与反应后生成的个数比是()
A.5:1:2B.2:1:2C.1:1:lD.2:3:1
5.
在化学反应中,不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①物质的状态②原子种类③分子种类④元素种类⑤原子数目⑥分子数目⑦物质种类⑧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⑥B.②④⑥⑧C.①③⑤⑦D.③④
6.
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木炭燃烧后变成灰烬,质量减少
B. 磷燃烧后生成的白烟比磷的质量大
C. 100mL水加入100mL酒精,成为体积小于200mL的溶液
D. 大理石和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中反应后,剩余物总质量小于原有物质总质量
7.
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发生,震惊全中国,它警示人们要时刻注意安全。下列几种消防安全标志中属于易燃物的是 ( )
A.B.C.D.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变化
B.缓慢氧化的过程中不产生热量
C.面粉粉尘不能燃烧,所以面粉厂里无须严禁烟火
D.掏沼气池(沼气池中有大量可燃性气体CH4)前,先进行灯火试验
9.
下列物质不是从石油中提取的是()
A.汽油B.柴油C.煤焦油D.润滑油
10.
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是(   )
A.热污染B.温室效应C.白色污染D.大气污染
11.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加热铝,失去金属光泽,表面变暗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

3.选择题(共16题)

12.

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13.

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14.

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15.

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 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16.

合肥(32°N,117°E)工作的李先生,在国庆假期后,第一日早晨7:50(北京时间)走进单位大楼的大门时,发现自己的影子落在正前方,读图,李先生所走进的大门较早结束阳光直接照射的时间约为(     )

17.

合肥(32°N,117°E)工作的李先生,在国庆假期后,第一日早晨7:50(北京时间)走进单位大楼的大门时,发现自己的影子落在正前方,读图,李先生所走进的大门较早结束阳光直接照射的时间约为(     )

18.

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2015年7月21日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


19.

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2015年7月21日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


20.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21.

下图为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22.

某纬度φ的正午太阳高度H=90°-|φ-Δ|,其中Δ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下图示意某地北京时间18时的太阳位置。该地的纬度可能为(    )


23.

某纬度φ的正午太阳高度H=90°-|φ-Δ|,其中Δ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下图示意某地北京时间18时的太阳位置。该地的纬度可能为(    )


24.

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至23°,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

25.

读下图,在①、③、④、⑤四点中,地球自转速度是(     )

26.

《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下图)再现了这一场景。《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    )

27.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例如,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填空题(共4题)

28.
写出具有下列用途的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请从以下物质中选择:
银、石油、干冰、氢气、铝、铜
①最清洁的燃料    
②可作为灭火剂    
③热水瓶内胆中使用的金属    
④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    
⑤工业的血液(填名称)    
29.
在日常生活里,要根据不同的火情使用相应的灭火方法。
例如,实验室酒精灯失火常用____    ,炒菜时油锅起火常用_____   
图书档案起火常用_______,扑灭森林火灾可以常用_______,液化气、煤气起火首先要
30.
燃料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西气东输”工程已惠及千家万户。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使用天然气作燃料能否避免温室效应的发生?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②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原本以煤气为燃料的家庭若要改用天然气作燃料,灶具的改进方法为:
A.减少空气的进入量,增大天然气的进入量
B.增大两者的进入量
C.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少天然气的进入量
D.减少两者的进入量
 
(2)燃气泄漏会造成危险,燃气安全是家庭生活的头等大事。为了防止燃气逸散,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充分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请书写乙硫醇充分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1.
以下是一些常见物质间互相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未注明)

(1)将固体A充分加热至不产生气体,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固体B的化学式为______ 在与无色液体E的反应中起_______作用。
(3)如果气体Z是甲烷,它在气体X中燃烧,会因X的量的变化和条件的不同而生成不同的物质。试写出X和Z反应生成固体单质M和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共1题)

32.
某工厂现有含少量铁屑的铜屑废料。某校九(5)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从中回收铜,他依据“绿色化学”的思想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Ⅰ(物理方法):将磁铁接触铁屑和铜屑混合物,铜和铁分别得到回收……
方案Ⅱ (化学方法): 过程如下:

①操作A的名称是 ,完成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②B可能为 ___________;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确定给铁屑和铜屑加入的B已经过量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该方案体现绿色化学的思想有:铜得到了回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6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