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将5.85gNaCl固体溶于108.5g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入200gAgNO3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NaCl的质量与滴入的AgNO3溶液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计算A点处消耗AgNO3的质量?
(2)计算B点溶液中AgNO3的溶质质量分数?

(1)计算A点处消耗AgNO3的质量?
(2)计算B点溶液中AgNO3的溶质质量分数?
2.单选题- (共6题)
3.
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丁>丙 | B.丙>丁>乙>甲 |
C.丙>乙>丁>甲 | D.乙>丁>丙>甲 |
5.
夏季我国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为保证居民正常生活,必须对饮用水源净化处理。若用下述方法处理饮用水源:①消毒②自然沉降③过滤,④活性炭吸附池,处理先后顺序是
A.②③④① | B.④②①③ | C.③②①④ | D.③①②④ |
6.
如图是固体物质M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点表示t℃下,物质M的溶解度为10g
B.t℃下,A、C两点等质量的M溶液中,M的质量分数关系是C点大于A点
C.C点表示t℃下物质M的不饱和溶液
D.t℃下,欲将组成在C点的M溶液转变为A点的M溶液,可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

A.图中A点表示t℃下,物质M的溶解度为10g
B.t℃下,A、C两点等质量的M溶液中,M的质量分数关系是C点大于A点
C.C点表示t℃下物质M的不饱和溶液
D.t℃下,欲将组成在C点的M溶液转变为A点的M溶液,可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
7.
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HCl、H2SO4、BaCl2、Na2CO3溶液中的一种。为区别这四种溶液,现将它们两两混合并得到下面现象:
根据对上述现象的分析,可推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的顺序依次是
A. HCl、BaCl2、H2SO4、Na2CO3
B. H2SO4、HCl、BaCl2、Na2CO3
C. HCl、H2SO4、BaCl2、Na2CO3
D. H2SO4、Na2CO3、HCl、BaCl2
溶液 | 甲+乙 | 乙+丙 | 丙+丁 | 甲+丁 |
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白色沉淀 | 白色沉淀 | 无色气体 |
根据对上述现象的分析,可推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的顺序依次是
A. HCl、BaCl2、H2SO4、Na2CO3
B. H2SO4、HCl、BaCl2、Na2CO3
C. HCl、H2SO4、BaCl2、Na2CO3
D. H2SO4、Na2CO3、HCl、BaCl2
3.选择题- (共2题)
4.多选题- (共1题)
10.
维生素C(C6H8O6)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维生素C不属于氧化物 |
B.维生素C 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1 |
C.维生素C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
D.新鲜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 |
5.填空题- (共2题)
11.
某硫酸厂排出的尾气中含有SO2,废水中含有H2SO4,回答
(1)该厂附近经常下酸雨,酸雨的PH值 5.6(填> < =)。
(2)举一例酸雨的危害
(3)用熟石灰处理该厂废水的化学方程式
(4)该厂的下列整治措施不妥的是 (填序号)
A废水用碱中和后排放
B将废气点燃后排放
C改进工艺,减少废气、废水的产生
D废气循环利用
(1)该厂附近经常下酸雨,酸雨的PH值 5.6(填> < =)。
(2)举一例酸雨的危害
(3)用熟石灰处理该厂废水的化学方程式
(4)该厂的下列整治措施不妥的是 (填序号)
A废水用碱中和后排放
B将废气点燃后排放
C改进工艺,减少废气、废水的产生
D废气循环利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