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题)
1.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常见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其中
表示碳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其中




A.图中的生成物没有单质 |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C.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 |
D.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发生了改变 |
2.
小明为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呈现无色,溶液底部有少量固体粉末;过滤后在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滤渣中有无色气体产生,滤液中无沉淀产生。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得出的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
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
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
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 |
2.填空题- (共2题)
3.
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现有H、O、N、C、Na、Ca六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用化学式或离子符号按下列要求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的化学式 ;
(2)纯碱的化学式 ;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的化学式 ;
(4)可做干燥剂的生石灰的化学式 ;
(5)水溶液显碱性的盐中的阴离子 .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的化学式 ;
(2)纯碱的化学式 ;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的化学式 ;
(4)可做干燥剂的生石灰的化学式 ;
(5)水溶液显碱性的盐中的阴离子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