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济南卷)化学(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3258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3/9/23

1.简答题(共1题)

1.
泉水是“泉城”济南的文化之魂,首届济南泉水节拟于2013年8月28日开幕.节水环保、杜绝水污染、建设美丽泉城,是我们泉城人的职责.

(1)自然界中,水的存在形式多姿多彩,水孕育了万物生灵,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这个循环过程是由 提供的能量(填序号).
A.地球自转;B.太阳照射;C.海洋潮汐;D.植物生长
(2)某化学小组的小泉同学取趵突泉水进行探究实验.先将水样进行过滤操作如图2,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    ;再用滴管取2滴过滤后的滤液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置于酒精灯上小心加热,水分消失后,观察到玻璃片上有少许残留物,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3)目前,全球都面临淡水危机,济南市区居民的大部分饮用水来自地表天然水,天然水转化成饮用水需经一系列净化,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净水剂,其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综合题(共1题)

2.
世界上的物质丰富多样,有些物质能危害健康,现代社会中,毒品的危害并未完全消除,工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依然存在,香烟的产销量依然巨大.“珍爱生命,远离有毒物质”,是我们的一种生活理念,保护环境,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则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1)1839年6月,在广州虎门,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将二百多万斤英国走私鸦片全部销毁,显示了中华名族反对侵略和坚决禁毒的坚强意志。当年销烟的方法是在海滩上挖池,池中注水,且放入__________(填“烧碱”“纯碱”“石灰石”“生石灰”之一),再将鸦片倒入池中销毁。
(2)鸦片的主要成分罂粟碱(化学视为C20H21O4N)中,C,O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近期,关于某地农户使用剧毒农药“神农丹”进行大姜种植的报道引人注目。“神农丹”的主要成分是涕灭威(化学式为C7H14O2N2S),在涕灭威中,所含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
(4)香烟中的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是一种剧毒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①吸烟能使人产生依赖性;②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③被动吸烟无害健康;④香烟中的尼古丁能诱发癌变;⑤吸烟能防治H7N9禽流感;
A.只有①⑤
B.只有②④
C.只有②③
D.只有③⑤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学校两个化学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欲用他们完成各自的探究实验.

(1)第一组的同学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提示: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若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的pH将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之一).
(2)第二组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MnO2为催化剂)制备氧气,并对某种塑料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O三种元素),所选仪器按“A→B1→E→B2→D→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B1,B2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验装置气密性.使该塑料试样碎屑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仪器E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碎屑质量为m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测得仪器D质量增加ag,则mg该塑料试样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g(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
③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1,这样测算出的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与实际值比较将____________(填“偏小”“偏大”“基本一致”之一).

4.计算题(共1题)

4.
在工业上用纯碱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备烧碱,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在①﹣④四个过程中,发生了分解反应的是 (填序号).
(2)检验烧碱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的具体方法是     
(3)在室温下,将53g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与3000g澄清石灰水充分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这时所得NaOH溶液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5.单选题(共11题)

5.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春天,花儿朵朵,由于分子在不停运动我们能闻到花香
B.夏天,烈日炎炎,用可乐等碳酸饮料替代饮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C.秋天,果实累累,多吃水果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
D.冬天,寒风冽冽,室内用煤炉取暖应保证烟囱通畅,防止“煤气”中毒
6.
以下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铝土矿炼铝B.天然气燃烧C.木材制桌椅D.海水提取镁
7.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的过程常会伴随能量变化
B.合金是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C.电解水时,原子的总数目发生了变化
D.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8.
在某H2O2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7,现向19g该H2O2溶液中加入1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
A.1gB.1.6gC.4.2gD.8.5g
9.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则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3:16
C.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10.
下列对相应微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易失电子
B. 易形成阴离子
C. 带正电荷
D. 化学性质稳定
11.
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AgNO3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分别向滤液和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A. 滤渣中一定含有银 B. 滤液中一定含有Fe2+
C. 滤渣中可能含有铜 D. 滤液中一定含有Cu2+
12.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B.加热试管内液体时切不可将管口对着人
C.进行氢气燃烧实验前一定先检验氢气纯度
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放在烧杯中称量
13.
已知粉末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取三等分该粉末,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并振荡,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该固体粉末X是( )
加入物质
稀盐酸
氯化钙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
固体溶解,产生无色气体
产生白色沉淀
固体溶解
 
A.CaCO3B.Na2CO3C.Cu(OH)2D.Mg
14.
下列实验方法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黄河水中的泥沙
B.用水鉴别硫酸铜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C.用BaCl2溶液中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杂质
D.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15.
绿色化学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焚烧小麦秸秆B.垃圾分类回收C.拒绝一次性筷子D.发展太阳能电池

6.选择题(共7题)

16.下列实数中,无理数为(   )
17.

某班为满足同学们课外活动的需求,要求购排球和足球若干个.已知足球的单价比排球的单价多30元,用500元购得的排球数量与用800元购得的足球数量相等.

18.

某班为满足同学们课外活动的需求,要求购排球和足球若干个.已知足球的单价比排球的单价多30元,用500元购得的排球数量与用800元购得的足球数量相等.

19.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mathml#}m2x3{#/mathml#} ≤﹣2的解集为x≥4,则m的值为(   )
20.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mathml#}m2x3{#/mathml#} ≤﹣2的解集为x≥4,则m的值为(   )
21.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的弦,∠ACD=30°,则∠BAD为(   )

22.如图,AB为⊙O的直径,CB,CD分别切⊙O于点B,D,CD交BA的延长线于点E,CO的延长线交⊙O于点G,EF⊥OG于点F.

7.填空题(共3题)

23.
按要求从氢氧化铜、二氧化硫、氮气、三氧化二铁、氯化钾、硫酸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1)可作食品袋填充气体的单质________________。
(2)可用作化肥的盐________________。
(3)可导致酸雨的非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
(4)一种难溶性的碱________________。
24.
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邦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其生产过程中有下列反应:①NaCl+NH3+CO2+H2O═NaHCO3+NH4Cl;②2NaHCO3Na2CO3+H2O+CO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①的六种物质中,焙制糕点是时常用作发酵粉的是
(2)胺盐水比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3)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如图2,t2℃时,氯化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碳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4)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有一句谚语“夏天晒盐,冬天捞碱”,请结合溶解度曲线,说明这句谚语的原理:    
25.
某化肥KNO3样品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可能混进了NH4Cl、(NH42SO4,K2CO3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如图所示进行检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A是
(2)实验步骤③的现象可以说明混进的物质是
(3)实验证明,溶液E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4)实验过程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实验步骤④的现象 (填“能”“不能”之一)证明(NH42SO4一定混进了化肥中.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7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