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四川省达州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325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1/23

1.流程题(共1题)

1.
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海水中含NaCl、MgCl2等物质),被誉为“国防金属”的镁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下面是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简单流程.

(1)从海水中获得淡水,常用的方法是 
(2)从海水中获得粗盐,可将海水进行       
(3)试剂A最好选用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实验室有一瓶敞放着的氢氧化钠固体,同学们想探究这瓶固体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
碳酸钠水溶液显酸性,氯化钠、氯化钙水溶液显中性.
请你写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猜想)
猜想1:这瓶固体的成分是NaOH;
猜想2:这瓶固体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猜想3:这瓶固体的成分是NaOH和       的混合物(填化学式);
(实验与结论)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甲同学认为这瓶固体含有NaOH,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2)向(1)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后静置,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同学们认为猜想    是正确的.
(问题讨论)
(1)丙同学认为实验时也可以先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静置,然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你认为丙同学的说法(填“正确”或“不正确”)   
(2)丁同学认为CaCl2溶液也可以改为Ca(OH)2溶液,你认为丁同学的说法(填“正确”或“不正确”)   

3.简答题(共1题)

3.
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测得的数据如下:
实验组次
1
2
3
4
样品质量/g
30
20
20
30
稀盐酸的质量/g
50
50
100
100
产生气体的质量/g
6.6
6.6
6.6
m
 
(1)m的值为多少?
(2)第    组实验恰好完全反应?
(3)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多少?

4.单选题(共3题)

4.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1
反应后质量/g
0
12
15
待测
 
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反应后Q的质量为10g
B.反应中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1:1
C.反应后生成15gZ
D.该反应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5.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2
CO
通入O2点燃
B
NaOH固体
Na2CO3固体
加入过量盐酸,蒸发
C
KNO3溶液
KOH溶液
加入适量的CuSO4溶液,过滤
D
Cu(NO32溶液
AgNO3溶液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A.AB.BC.CD.D
6.
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金属锌、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加足量水B.加足量锌
C.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D.加足量氯化钡溶液

5.选择题(共4题)

7.

如图所示,左侧为两间距d=10cm的平行金属板,加上电压;中间用虚线框表示的正三角形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1,三角形底点A与下金属板平齐,AB边的中点P恰好在上金属板的右端点;三角形区域AC右侧也存在垂直纸面向里,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B2.现从左端沿中心轴线方向以v0射入一个重力不计的带电微粒,微粒质量m=1.0×10﹣10kg,带电荷量q=﹣1.0×10﹣4C;带电粒子恰好从P点垂直AB边以速度v=2×105m/s进入磁场,则

8.

如图所示,左侧为两间距d=10cm的平行金属板,加上电压;中间用虚线框表示的正三角形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1,三角形底点A与下金属板平齐,AB边的中点P恰好在上金属板的右端点;三角形区域AC右侧也存在垂直纸面向里,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B2.现从左端沿中心轴线方向以v0射入一个重力不计的带电微粒,微粒质量m=1.0×10﹣10kg,带电荷量q=﹣1.0×10﹣4C;带电粒子恰好从P点垂直AB边以速度v=2×105m/s进入磁场,则

9.

如图所示,左侧为两间距d=10cm的平行金属板,加上电压;中间用虚线框表示的正三角形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1,三角形底点A与下金属板平齐,AB边的中点P恰好在上金属板的右端点;三角形区域AC右侧也存在垂直纸面向里,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B2.现从左端沿中心轴线方向以v0射入一个重力不计的带电微粒,微粒质量m=1.0×10﹣10kg,带电荷量q=﹣1.0×10﹣4C;带电粒子恰好从P点垂直AB边以速度v=2×105m/s进入磁场,则

10.

如图所示,在y>0的区域内有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在y<0的区域内有垂直坐标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从y轴上A点以沿x轴正方向的初速度v0开始运动.当电子第一次穿越x轴时,恰好到达C点;当电子第二次穿越x轴时,恰好到达坐标原点;当电子第三次穿越x轴时,恰好到达D点.C、D两点均未在图中标出.已知A、C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分别为d、2d.不计电子的重力.求:

6.实验题(共1题)

11.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一次科技活动中,同学们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发现高低不同的两根蜡烛,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同时也惊奇地发现棉花燃烧了起来.

(1)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下往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
(2)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同学们认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之外,还需满足         
提出问题上述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提供燃烧条件的?
查阅资料
1,在常温下Na2O2与CO2、H2O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2,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吸水后变为蓝色.
实验设计经过讨论,同学们设计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①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
②把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
③用力推动针筒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试管内;
④一段时间后,在P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注意:整个实验过程中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和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现象
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无水硫酸铜没有变蓝色;
③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D装置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实验结论
①Na2O2和CO2反应产生的一种气体,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一个条件.
②Na2O2和CO2反应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
拓展提高
①Na2O2和CO2反应除生成一种气体外,还生成了一种固体,学生甲认为生成的固体是NaOH,学生乙认为是Na2CO3,同学们经思考后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②写出Na2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