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甘肃兰州卷)化学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3210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1/10/31

1.计算题(共1题)

1.
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高能气”是近年才上市的一种新燃料。其分子式可表示为CxHy。它具有燃烧充分、火力猛、气化快、且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等优点。但由于价格比较贵,一般在大饭店中才使用,家庭燃料中还未推广。
(1)“高能气”属于     化合物(填“无机”或“有机”)
(2)经过实验测定:该化合物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2,试推算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试计算多少克“高能气”中含碳元素3.6克?(写出计算步骤)

2.简答题(共1题)

2.
(4分)请同学们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生命之源和宝贵的自然资源,天然水受到污染后,净化时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天然水污染的来源有   (答出一条,下同);常用的净水方法有   
(2)日常生活中一些铁制品经常会被锈蚀。为防止铁生锈人们常采用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或镀上其他金属等方法。这些方法都能防止铁锈蚀的共同原理是 ;肖华同学提出了下列保护和利用铁资源的建议,其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防止铁制品锈蚀   B、回收利用废旧铁制品   C、任意开采铁矿石

3.推断题(共1题)

3.
实验室有一包粉末状物质,可能由NaCl、Na2SO4、Na2CO3、FeCl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原粉末的成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化学式)
(1)若A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A为 ;无色气体是
(2)该粉末中一定不含 ,操作Ⅰ的名称是
(3)为了不干扰对第③步实验现象的判断,试剂B最好选择 ,请写出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了三种金属——铝、铁、铜,其中一块铜片生锈了,表面附有部分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他们的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1)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 (填化学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为探究铝、铁、铜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①铝片浸入稀硫酸中;②铜片浸入稀硫酸中;③铝片浸入氯化亚铁溶液中,这组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步骤、现象)
(3)他们还想用加热的方法除去铜绿,加热时却发现铜片表面全部变黑。经查阅资料知道:①铜绿受热分解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②酒精在不完全燃烧时会生成炭黑  ③炭黑与稀硫酸不以应。
a、他们提出猜想:该黑色物质可能是氧化铜,也可能是氧化铜和 的混合物。
b、设计了下述实验方案,用于检验黑色物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剪下一片变黑的铜片,放入盛有足量稀硫酸的试管中,微热
铜片表面黑色固体全部消失,露出红色的铜,溶液变    色。
此黑色固体是 (填化学式)
 

5.单选题(共17题)

5.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5
反应后的质量/g
3.8
待测数据
7.2
2.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B. 上表中的“待测数据”的数值为0.6
C. 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
D. 该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ZXXK]
6.
2011年4月11日央视《消费主张》:超市馒头这样出炉;生产日期随便改;防腐剂、甜蜜素齐上阵(甜蜜素的化学式——C6H12NNaO3S)。下列有关甜蜜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B. 该化合物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
C. 甜蜜素完全燃烧的产物中可能含有NO2气体
D. 每个甜蜜素分子是由23个原子构成的
7.
聚四氟乙烯(C2F4)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超过其他塑料,被称为“塑料王”。其中F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则C元素的化合价与下列哪种物质中C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A.CB.CH4C.COD.CO2
8.
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下列哪种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A. 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碳 C. 水蒸气 D. 稀有气体
9.
下列厨房用具,在空气中最易锈蚀的是
A.铁锅     B. 纯铜把手 C. 铝壶 D. 不锈钢汤勺
10.
溶液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很广泛的用途。下列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蒸馏水B.碘酒C.石灰浆D.植物油
11.
右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升高温度能使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B.在t1℃时,M点表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在t1℃时,50g水可以溶解25g甲物质
12.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气体减小的体积小于1/5——红磷过量
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
C.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炸裂——集气瓶底没有加水或铺一层细沙
D.稀释浓硫酸时,酸液四处飞溅伤人——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13.
右图是初中化学中关于甲、乙、丙、丁四种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为单质,丙为单质,则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甲为碱,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若该反应是氧化反应,则甲或乙不一定为氧气
D.若丁为水,则甲、乙中至少有一种物质为酸或碱
14.
下表列举了四组待鉴别的物质和对应的鉴别方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烧碱和熟石灰
加入无色酚酞,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B
 
H2、O2、CO2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燃烧情况
C
 
硝酸铵和生石灰
加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温度的变化
D
 
食盐水和蒸馏水
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A.AB.BC.CD.D
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盐酸和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会减小.
B.用蒸馏水润湿得pH试纸测定10℅得盐酸溶液得pH,结果偏小.
C.有盐参加和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炼铁是把单质铁变成氧化铁的过程.
16.
生活中,下列溶液的pH>7的是
A.汽水B.自来水C.肥皂水D.食醋
17.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CuO→Cu(OH)2
B.KNO3→NaNO3
C.Cu→CuCl2
D.NaHCO3→NaCl
18.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或操作中,合理的是
A.KNO3晶体(NaCl):将固体溶于水配制成热的饱和溶液,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B.CO2气体(HCl):将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C.BaCl2溶液[Ba(OH)2]: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过滤
D.O2(N2):将混合气体通过炽热的铜网
19.
合理施肥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措施。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K2SO4B.CO(NH2)2C.Ca3(PO4)2 D.NH4H2PO4
20.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B.煤C.天然气D.乙醇
21.
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这是一份早餐搭配:牛奶、面包、黄油。这份早餐搭配中缺失的营养素是
A.油脂B.维生素C.糖类D.蛋白质

6.选择题(共24题)

22.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荀攸字公达。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衢寤,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何进秉政,征海内名士攸等二十余人。攸到,拜黄门侍郎。董卓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顒、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毅、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①之举也。”事垂就而觉②,收顒、攸系狱,顒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
                                                                                                                              (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①桓、文:齐桓公、晋文公,春秋时霸主。②事垂就而觉: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被发觉了。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水上漂(唱)
       老汉心并非铁石块,
       是留是丢几徘徊……
       狗娃(抓住一线希望,急唱快板)
       我比男娃子更勤快,
       能干粗活能挑抬。
       下河帮你洗铺盖,
       煮饭帮你劈干柴……
       你桌上只添一双筷,
       我不贪嘴,不挑菜,
       学本事,听安排……
       爷爷呀——
       你收个孝顺的孙女划得来!
       水上漂(唱)
       可怜可爱,
       好灵好乖,
       催人滚滚泪!
       背着狗娃揩……(返身望天三思)
       雁鹅阵阵飞天外,
       炊烟袅袅起楼台。
       我家香烟今何在?
       愧对祠堂祖先牌。
       养儿方能续后代
       女生外向遭祸灾。
       事出无奈,
       快快丢开。
       狗娃休把老汉怪——
       重男轻女自古来!
       水上漂心一横,跺脚踢开女孩,跳上小舟,轻篙一撑,船如箭发,开往下游。
       狗娃沿着河岸追赶小舟,踏进浅水呼唤爷爷,水漫到膝,波涌到腰……
       水上漂回头一看,女孩在水中沉浮!
       水上漂    死丫头,不要命了!
       老汉嘴上大骂,行动却很果断——投河救人!
       艺人不愧外号水上漂,弄潮之术极高,迅速救起女孩。

24.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李世民畏魏征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竞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回:回转,扭转。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霁威:息怒。④谒告:请假。⑤鹞:猛禽。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⑦固:故意

25.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6.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7.

阅读《飘舞一次,美丽一次》,完成小题。
                                                                                                          飘舞一次,美丽一次
         ①在所有飞翔的昆虫里,我一直对蝴蝶抱有某种好感,原因也许是蝴蝶与生俱来的美丽。
         ②确切地说,蝴蝶的美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在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之前,它必须经过怎样艰难和痛苦的蜕变,并不是我所能够想象的。自然,教科书上有着更为细致的说明,但是,一些更为真实的痛苦历程却常常被我漫不经心地忽略了。人总是习惯于注意那些美丽的结果,却常常忽略了形成这样一种结果的过程。
        ③比如一只蝴蝶,在我的印象里,当它映人我眼睛的那个时刻,它已然是风姿绰约了。
        ④在我看来,蝴蝶的每一次飞翔都是一次舞蹈。在自然界中,从来没有—种生物可以飞得如同蝴蝶一样忽隐忽现飘然不定却又姿态万千。
        ⑤看到蝴蝶,我常常会想起“翩翩起舞”这个词。我想,这个词的来历必定和蝴蝶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我曾经在一个红霞掩映下的黄昏,于河岸注视着一只蝴蝶自由地在花草之间,以舞者的姿态穿越着,飘舞着。我想象着,在古时候的某个傍晚,也应该有一个人,他置身于花丛中,目睹着蝴蝶如同仙子一样飘舞着,他从心底惊讶地叹息着,然后才流传出了那样一句诗意的言词。
        ⑥在很长的时间里,我愿意将蝴蝶想象成动物界里的花朵,因为它总是极尽美丽地开放着,以一种独特的眩丽妆点着这个自然界。
        ⑦如同一株花一样,蝴蝶的美丽似平也很短暂。每到冬季来临,看着美丽的蝴蝶迎着渐冷的北风作最后的舞蹈,真有一种令人扼腕的忧伤,如同英雄末路或美人迟暮一样,总有些无可奈何的意味。
       ⑧我曾经在空旷的原野上追逐一只碗大的蝴蝶,它的双翼如同菊花一样金黄夺目,中间点缀着点点黑,像是很多明媚动人而又含情脉脉的眼睛一样。我拼命追赶着,但是终于没能追上。我无限怅惘地目送着它消失在原野里。但是,第二年,同样在这个原野里,我却看到了一只一模一样的蝴蝶掠过我的眼前,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一股巨大的惊喜所填满。我狂奔在原野上,依然拼命追逐着,尽管最后,它依然是轻巧地逃离了我的目光,但在很长时间里我依然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说的愉悦之中。
        ⑨过后,我自然知道,如同花开花谢一样,蝴蝶的美丽总是长不过冬天。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实花不同,蝶自然也不同了。我们看到的花不是往年的花,我们看到的蝶也不再是去年的蝶。但我仍然不由自主地缅想着,也许,会有那么一只蝴蝶,它可以熬过严冬,可以在来年继续美丽一次,飘舞一次。
        ⑩我固执地认为,凡是喜欢蝴蝶的人,内心深处对美丽的渴盼总是特别强烈。蝴蝶不仅是在我的世界里飞翔,它同时也飞翔在每一个爱美的人心里。
        ⑪蝴蝶大概就是一个天生的舞者,我常常会这样想。也许,舞蹈便是蝴蝶的生命,美丽便是蝴蝶的一生。即使短暂,也无法掩盖它洋溢的眩丽。
        ⑫不是这样吗?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舞者,面对生活,也许我们也应该像一只蝴蝶一样,飘舞一次,美丽一次。

28.

阅读《飘舞一次,美丽一次》,完成小题。
                                                                                                          飘舞一次,美丽一次
         ①在所有飞翔的昆虫里,我一直对蝴蝶抱有某种好感,原因也许是蝴蝶与生俱来的美丽。
         ②确切地说,蝴蝶的美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在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之前,它必须经过怎样艰难和痛苦的蜕变,并不是我所能够想象的。自然,教科书上有着更为细致的说明,但是,一些更为真实的痛苦历程却常常被我漫不经心地忽略了。人总是习惯于注意那些美丽的结果,却常常忽略了形成这样一种结果的过程。
        ③比如一只蝴蝶,在我的印象里,当它映人我眼睛的那个时刻,它已然是风姿绰约了。
        ④在我看来,蝴蝶的每一次飞翔都是一次舞蹈。在自然界中,从来没有—种生物可以飞得如同蝴蝶一样忽隐忽现飘然不定却又姿态万千。
        ⑤看到蝴蝶,我常常会想起“翩翩起舞”这个词。我想,这个词的来历必定和蝴蝶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我曾经在一个红霞掩映下的黄昏,于河岸注视着一只蝴蝶自由地在花草之间,以舞者的姿态穿越着,飘舞着。我想象着,在古时候的某个傍晚,也应该有一个人,他置身于花丛中,目睹着蝴蝶如同仙子一样飘舞着,他从心底惊讶地叹息着,然后才流传出了那样一句诗意的言词。
        ⑥在很长的时间里,我愿意将蝴蝶想象成动物界里的花朵,因为它总是极尽美丽地开放着,以一种独特的眩丽妆点着这个自然界。
        ⑦如同一株花一样,蝴蝶的美丽似平也很短暂。每到冬季来临,看着美丽的蝴蝶迎着渐冷的北风作最后的舞蹈,真有一种令人扼腕的忧伤,如同英雄末路或美人迟暮一样,总有些无可奈何的意味。
       ⑧我曾经在空旷的原野上追逐一只碗大的蝴蝶,它的双翼如同菊花一样金黄夺目,中间点缀着点点黑,像是很多明媚动人而又含情脉脉的眼睛一样。我拼命追赶着,但是终于没能追上。我无限怅惘地目送着它消失在原野里。但是,第二年,同样在这个原野里,我却看到了一只一模一样的蝴蝶掠过我的眼前,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一股巨大的惊喜所填满。我狂奔在原野上,依然拼命追逐着,尽管最后,它依然是轻巧地逃离了我的目光,但在很长时间里我依然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说的愉悦之中。
        ⑨过后,我自然知道,如同花开花谢一样,蝴蝶的美丽总是长不过冬天。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实花不同,蝶自然也不同了。我们看到的花不是往年的花,我们看到的蝶也不再是去年的蝶。但我仍然不由自主地缅想着,也许,会有那么一只蝴蝶,它可以熬过严冬,可以在来年继续美丽一次,飘舞一次。
        ⑩我固执地认为,凡是喜欢蝴蝶的人,内心深处对美丽的渴盼总是特别强烈。蝴蝶不仅是在我的世界里飞翔,它同时也飞翔在每一个爱美的人心里。
        ⑪蝴蝶大概就是一个天生的舞者,我常常会这样想。也许,舞蹈便是蝴蝶的生命,美丽便是蝴蝶的一生。即使短暂,也无法掩盖它洋溢的眩丽。
        ⑫不是这样吗?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舞者,面对生活,也许我们也应该像一只蝴蝶一样,飘舞一次,美丽一次。

29.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0.

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题目。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贵,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日:“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31.

阅读《荷花之谜》,完成小题。
                                                                                             荷花之谜
        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不是。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毛糙,尽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①”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荷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褒鲜艳色彩。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构”。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老损坏”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注】①效应: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

32.

阅读《荷花之谜》,完成小题。
                                                                                             荷花之谜
        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不是。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毛糙,尽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①”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荷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褒鲜艳色彩。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构”。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老损坏”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注】①效应: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

33.

阅读《谁来为最大的恐怖主义买单》,完成文后题目。
                                                                                      谁来为最大的恐怖主义买单
        ①2004年12月29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强烈地震引发海啸造成了各国15万多人的死亡。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救援工作的展开,这次灾难的死伤人数还会上升,财物受损还会扩大。这场灾难再次验证了一句名言:自然才是最大的和终极的恐怖主义。
  ②从表面上看,这次的地震和海啸好像是与人类无关,但仔细考察和分析,席卷东南亚、南亚沿海的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泰国、马尔代夫、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的巨大灾难背后不乏人祸的因素,而且这是大自然在借这种威力向人类发出又一次强烈的警告。
  ③人类对这次巨大灾难所要负的责任是助纣为虐,因为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升高、海水污染、珊瑚礁损害等都造成了沿海生态的脆弱,沿岸居民抗灾防灾能力的减弱。海啸、海浪、风暴和台风等自然的威力在脆弱的生态和人类面前比以往要强大得多,其肆虐、逞凶和毁灭人类的程度也要比过去巨大得多。
  ④人类生活、工业生产所使用的石油及其他燃料和能源排放到大气和自然中的结果是使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结果是使海平面升高。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20世纪全球海平面已平均上升了10~20厘米,联合国政府间气候计划委员会最新的报告指出,按目前全球各个国家对石化能源的使用情况推算,到2100年,海平面还要上涨9~88厘米。
  ⑤海平面上升的结果必然使沿海国家更容易遭受海啸、海浪、风暴和台风等的破坏,从沿岸居民的住宅、交通和基础设施到农田、工厂企业,从本地居民到旅游者,无一不受到危害。更为可怕的是,海平面升高的危害不只是地震、海啸,而是将要淹没马尔代夫这样的国家。同样,这种家园和栖息地被淹没的危险还直逼有1700万人口的孟加拉国,那里的居民生活在只高出海平面约一米的陆地。即使海水还不至于淹没那里人们的家园,但逐渐升高的海平面也必然污染他们的淡水系统,使他们的生存面临威胁。
  ⑥那么,谁应为这次的自然恐怖主义负责?消耗了全球最多能源的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占世界第一,为全球排放总量的1/4,但是,却死活不肯签署《京都议定书》,理由是会束缚美国经济的发展,影响美国经济竞争力。由此可见,人类既是大自然恐怖主义的帮凶,又在不同的经济实力下遭受不等量的损害与生命和健康损失,同时还要不平等地为大自然恐怖主义的后果付出不同的买单费。
  ⑦如果每个人、每个国家都为自己所居住的这块栖息地负起责任,在面对大自然这个最大的恐怖主义时,人类才有能力应对它,当然最好的结局是人类减少自己的助纣为虐行为,避免“恐怖主义”的产生和出现。

34.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35.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36.

阅读《白毛女》中“逼债”一节,然后答题。
 杨(拉住穆的手)啊!
(唱)老天单杀独根草,
大水尽淹独木桥,
我一生只有这一个女,
离开了喜儿我活不了!
穆 (大怒)你别糊涂了!一会儿少东家生了气可不是玩的!
杨 我……我……我找个说理的地方去!(欲冲出门去)
穆(拍案)哪里说理去!县长和咱们少东家是朋友,这就是衙门口,你到哪里说理去!
杨 (惊住)我……我……
穆 (又缓和地)老杨,不行啊!胳膊抗不过大腿去,我劝你写个文书按个手印,不就结了吗?(写文书)
杨 (又去拦)你……你……
黄急上。
黄 (声色俱厉)怎么还嘴硬?杨白劳!告诉你说,今儿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
(对穆)快给他写文书!

37.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38.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这里有一座高塔,是所有的人都必须去攀登的。它至多不过有一百来级。这座高塔是中空的。如果一个人一旦达到它的顶端,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但是任何人都很难从那样的高度摔下来。这是每一个人的命运:如果他达到注定的某一级,预先他并不知道是哪一级,阶梯就从他的脚下消失,好像它是陷阱的盖板,而他也就消失了。只是他并不知道那是第二十级或是第六十三级,或是另外的哪一级;他所确实知道的是,阶梯中的某一级一定会从他的脚下消失。
      ②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瞭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赏心悦目。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无论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目光依恋流连,而且瞻望前景还有那么多的事物。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每一级上似乎也难以再有任何值得留恋的东西。这时也许应该走得更快一些,或者一次连续登上几级,然而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③通常是一个人一年登上一级,他的旅伴祝愿他快乐,因为他还没有摔下去。当他走完十级登上一个新的平台后,对他的祝贺也就更热烈些。每一次人们都希望他能长久地攀登下去,这希望也就显露出更多的矛盾。这个攀登的人一般是深受感动,但忘记了留在他身后的很少有值得自满的东西,并且忘记了什么样的灾难正隐藏在前面。
      ④这样,大多数被称作正常人的一生就如此过去了,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
      ⑤然而这里还有一个地洞,那些走进去的人都渴望自己挖掘坑道,以便深入到地下。而且,还有一些人渴望去探索许多世纪以来前人所挖掘的坑道。年复一年,这些人越来越深入地下,走到那些埋藏矿物的地方。他们熟悉那地下的世界,在迷宫般的坑道中探索道路,指导或是了解或是参与地下深处的工作,并乐此不疲,甚至忘记了岁月是怎样逝去的。
       ⑥这就是他们的一生,他们从事向思想深处发掘的劳动和探索,忘记了现时的各种事件。他们为他们所选择的安静的职业而忙碌,经受着岁月带来的损失和忧伤,以及岁月悄悄带走的欢愉。当死神临近时,他们会像阿基米德在临死前那样提出请求:“不要弄乱我画的圆圈。”

39.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这里有一座高塔,是所有的人都必须去攀登的。它至多不过有一百来级。这座高塔是中空的。如果一个人一旦达到它的顶端,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但是任何人都很难从那样的高度摔下来。这是每一个人的命运:如果他达到注定的某一级,预先他并不知道是哪一级,阶梯就从他的脚下消失,好像它是陷阱的盖板,而他也就消失了。只是他并不知道那是第二十级或是第六十三级,或是另外的哪一级;他所确实知道的是,阶梯中的某一级一定会从他的脚下消失。
      ②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瞭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赏心悦目。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无论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目光依恋流连,而且瞻望前景还有那么多的事物。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每一级上似乎也难以再有任何值得留恋的东西。这时也许应该走得更快一些,或者一次连续登上几级,然而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③通常是一个人一年登上一级,他的旅伴祝愿他快乐,因为他还没有摔下去。当他走完十级登上一个新的平台后,对他的祝贺也就更热烈些。每一次人们都希望他能长久地攀登下去,这希望也就显露出更多的矛盾。这个攀登的人一般是深受感动,但忘记了留在他身后的很少有值得自满的东西,并且忘记了什么样的灾难正隐藏在前面。
      ④这样,大多数被称作正常人的一生就如此过去了,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
      ⑤然而这里还有一个地洞,那些走进去的人都渴望自己挖掘坑道,以便深入到地下。而且,还有一些人渴望去探索许多世纪以来前人所挖掘的坑道。年复一年,这些人越来越深入地下,走到那些埋藏矿物的地方。他们熟悉那地下的世界,在迷宫般的坑道中探索道路,指导或是了解或是参与地下深处的工作,并乐此不疲,甚至忘记了岁月是怎样逝去的。
       ⑥这就是他们的一生,他们从事向思想深处发掘的劳动和探索,忘记了现时的各种事件。他们为他们所选择的安静的职业而忙碌,经受着岁月带来的损失和忧伤,以及岁月悄悄带走的欢愉。当死神临近时,他们会像阿基米德在临死前那样提出请求:“不要弄乱我画的圆圈。”

40.

阅读《子夜昙花》,完成文后题目。
       ①恩师过世。其子邀我去拿些物品,留作永久的纪念。于是,我去他家搬回一株昙花。
       ②也许是对老师的感情难以割舍吧,总觉得世间万物,包括花魂鸟魄,冥冥中可以沉默交流。人离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于是便存在。
       ③昙花搬回来,静静紧靠屋檐下数月。自春入夏,人花无语,岁月无声,只有偶然翠绿,显示出它对环境的适应。新叶缓慢自旧叶中长出。黑斑渐褪,花树重新有着雍容气度,一如恩师寡言的性格,在低调行事风格中,始终带着浓郁而清晰的自信。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
       ④就在寻常一天,竟意外发觉昙花已垂首含苞了。
       ⑤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不是花开花落,而是花的讯息。像久别的人,传来心花怒放的约会,直教人朝夕亟待。
       ⑥久闻昙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便决心迎接它来临的启迪。
       ⑦A.那几乎是即时降临,一旦发觉满蕾的翌夜,便有如忍俊不禁的笑容,迫不及待地绽开。黑暗夜晚,洁白花朵,如冬天雪夜,没有月光,星星也暗淡。
      ⑧犹如一张昂首的脸,花容就是一世青春。然而此花与众不同,它的才情志向极端隐秘,因而选择了寂静无人之夜,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
      ⑨ 它极端美丽。尤其在孤独时,要在众芳国里遗世独居,又是何等勇毅果决?花开之夕,遂自有清雅幽香。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这一夜里全世界只有一种花香,为一个人。为了此夜,必须是另一朵花,另一种香。永远没有重复,像一段情,或一个名字。
      ⑩它的性格极其刚烈。它幽雅绝俗,不只有意逃避四周繁华,甚至鄙弃热闹,喜欢冷清。
      ⑪B.它一夜尽情绽放无悔。花期虽短,绽放姿态却极为狂放,有一种壮士舍身之悲壮。但每年花季有如转世,无悔依然。
      ⑫我随即发觉,即使在短暂漆黑夜里,它的笑容已日渐难以为继,并带着英雄的疲惫。本来雪白如银的花瓣,光芒四溅,几可灼伤人目;而后却是慢慢苍白如纸,只隐约露出些许其原来的风骨神韵。这一张脸,我想我最熟悉,最会为之伤心垂泪。那不只是物伤其类,更是命运中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和挽留。
      ⑬生命的确如此!许多灿烂时光,有如昙花一现。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惟有梦醒花凋,方悉前尘过往。我知道今夜花会尽情怒放,正如黎明一定会来临。
      ⑭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最终我们便会-------走入夜里。留下一生的纪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

41.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项脊①轩志
                                                                                                 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②,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③,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④。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⑤,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⑥,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节选)
【注释】①项脊:归有光,号项脊生。 ②渗漉:从屋顶漏下来。③修葺:修缮,修理。④洞然:明亮起来。⑤栏楯:栏杆。 ⑥冥然兀坐:悄悄独自着。

42.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项脊①轩志
                                                                                                 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②,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③,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④。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⑤,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⑥,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节选)
【注释】①项脊:归有光,号项脊生。 ②渗漉:从屋顶漏下来。③修葺:修缮,修理。④洞然:明亮起来。⑤栏楯:栏杆。 ⑥冥然兀坐:悄悄独自着。

43.

质量为1.8×106mg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的(  )

44.

从开始于1994年的“863计划”到如今的神舟七号,我们有理由壮怀激烈:“让太空记住中国人!”“让太空记住中国人!”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据此回答题目 

45.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7.填空题(共5题)

46.
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A、B、C、D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
(2)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___;
(3)D中X=________;从E图中你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
47.
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氦气 ; ②两个氮分子
③氯化铝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 ;④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48.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根据所学过的化学知识,用化学式填空。
①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气体单质是
②能形成硫酸型酸雨的空气污染物是
③常用于切割玻璃的一种固态非金属单质是
④一种常用作建筑材料的盐是   
49.
2011年4月8日凌晨3时10分,兰临高速公路新七道梁隧道内,两辆装载近40吨危险化学品——190号溶剂油的重型油罐车由于追尾发生燃烧爆炸,当场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迅即赶到的救援官兵,佩戴空气呼吸器,用喷雾水枪对火势进行控制,到5时30分,隧道内明火被全部扑灭。
(1)以下是四种常用的危险品标志,在装运“190号溶剂油”的油罐车上应贴的标志是____。

(2)油罐车起火燃烧有三个必要条件:其中“190号溶剂油”为可燃物、还需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从灭火的原理分析,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
(4)调查表明,火灾伤人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当油罐车起火燃烧、爆炸时,下列自救措施不当的是__________。
A、迅速脱下衣物,扑灭大火 B、背对爆炸地点迅速卧倒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选择合适通道迅速逃生
50.
(13分)实验室制取气体常常用到下列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若该实验选择装置A来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O2,则应选择装置 。该套装置有一处不足的地方,请你指出并加以改进:  
(4)用图F装置可以收集和干燥氧气:若广口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若气体从a端通入广口瓶,广口瓶内应盛装 (填试剂的名称)来干燥氧气。
(5)某同学从上述装置图中选用适当装置成功的制备和收集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为了进一步验证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同学将气体通入图F装置中,则F装置中应加入的试剂为
(填化学式)。若在F装置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   

8.实验题(共1题)

51.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很重要。在实验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50.0g。
(1)甲同学正确计算出需要固体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g。
(2)乙同学在溶解步骤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用到了仪器
(3)丙同学按如右图所示的操作称量氢氧化钠固体,请指出图中的错误:



(4)若其他操作步骤都正确,丙同学按上图所示进行实验,最后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24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