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育英学校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310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29

1.流程题(共1题)

1.
牙膏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清洁用品,有着很悠久的历史.轻质碳酸钙可用作牙膏摩擦剂。工业上常用石灰石(含有少量杂质)来制备比较纯净的轻质碳酸钙。

已知:①石灰石高温煅烧可以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此外还有少量不反应的杂质剩余。
②生石灰与水充分反应后可得到颗粒非常细小的熟石灰浆。
某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2种转化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温煅烧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反应。
(2)操作Ⅰ、操作Ⅱ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采用反应①②③制备轻质碳酸钙的方法优点有(写出一种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用反应①②④制备轻质碳酸钙的方法优点有(写出一种即可)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下图是某药厂生产的一种抗酸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的说明书的部分内容.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书
主要成分:碳酸氢钠(NaHCO3)
适 应 症:用于缓解胃酸(含有
盐酸)过多引起的胃痛
用   法:嚼碎后服用
规    格:2.5g/片
注意事项:胃溃疡患者慎服
现取4片药片碾碎后,加到烧杯中,再往烧杯中加入60g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65.6g,(药品的其它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__.
(2)此药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实验室用石灰水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定二氧化碳。氢氧化钠能否与二氧化碳反应?
(查阅资料)(1)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易溶的碳酸钠,碳酸钠在二氧化碳过量的条件下继续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对比如下表
操作
NaHCO3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稀盐酸
产生气泡
产生气泡
加入稀Ca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现象))
加热溶液至沸腾,并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实验反思)学习小组讨论,认为产生此实验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NaOH与C02发生了反应;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验证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反应,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生成的新物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
 
(实验拓展)该小组同学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利用数字化技术测定溶液pH值变化,待完全反应后,观察到溶液中逸出大量气泡,pH出现两段S型变化曲线。

(实验分析)(3)AB段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BC段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利用实验验证变化后的产物,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10题)

4.
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用鲜牛奶和乳酸菌制酸牛奶B.利用稀有气体通电发光的电光源
C.铁粉用于延长食品保质期D.用发酵后的面粉和小苏打做馒头
5.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D.参加反应甲烷和水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6.
我省盛产茶叶,“雪青”“清润名茶”等绿茶享誉省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1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数比38:26:23
D.1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
7.
镁有“国防金属”的美誉。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正确的是:
A.镁原子核内质子数是12
B.镁原子的原子质量是24.31
C.镁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4.31%
D.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形成Mg2-
8.
O4是意大利的一位科学家合成的一种新型的氧分子,氧化性极强,可以与黄金反应,该气体在振荡时会发生爆炸,产生氧气:O4 2O2。下列关于这种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B.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C.O4这种气体是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D.O4这种气体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9.
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Cl和NH4Cl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将20℃时某NH4Cl溶液降温到0℃,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20℃时,20gNaCl加入到50g水中,搅拌后不能全部溶解
D.t℃时,NH4Cl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0.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酸性的溶液能使石蕊变红,所以酸溶液一定能使石蕊变红
B.因为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一定是中和反应
C.因为金属能和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能和酸产生气体的一定是金属
D.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11.
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可用燃着的木条来区别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稀硫酸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
C.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D.加入铁粉除去硫酸锌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硫酸
12.
掌握正确的实验基本操作,对实验结果、实验的顺利完成乃至师生安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AB.BC.CD.D
13.
蛋白质是人体必须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下列菜肴中,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的是:
A.麻辣豆腐B.凉拌黄瓜
C.东坡肉D.红烧粉丝

5.选择题(共1题)

14.要有效防止权力寻租现象的出现,关键是要(    )

①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②大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③要坚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④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6.填空题(共3题)

15.
为研究酸的性质,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刚将颗粒大小相同的纯锌粒和粗锌粒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写出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小刚仔细观察后发现纯锌粒和硫酸的反应明显比粗锌粒慢。通过查阅资料小刚得知粗锌中含有一些不活泼金属。她猜想可能是粗锌中不活泼金属促进了锌和硫酸的反应。
为了验证小刚的猜想,你认为应该在盛有纯锌粒和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下列哪种物质?___________。
A.HClB.CuCl2C.NaClD.CaCl2
(3)实验中小刚发现加入上述所选物质,纯锌和稀硫酸的反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快,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刚想通过用一定质量粗锌和足量的硫酸反应,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来计算粗锌的纯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在虚线框中应接入上右图中的____________,广口瓶上方残留的空气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对氢气体积的测量造成影响。
16.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太阳能路灯(如右图所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城市道路的两旁。节约能源的同时减少了环境的污染,是实现“低碳生活”的一种典型措施。请你根据图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示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有 _________  (一个即可,填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 。
(2)各组成材料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_____(填名称,一个即可);不锈钢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装置(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氯酸钾固体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能较快的产生氧气。小刚同学欲在实验室中以此方法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
(1)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2)用氯酸钾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Ⅱ、小强同学欲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然后利用氢气测定某氧化铁样品中含Fe2O3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发生反应)。选择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接下来连接装置的顺序为:D1→C→D2→D3。(已知:Fe2O3+3H22Fe+3H2O;其中D1、D2、D3为三个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在装药品之前,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具体操作是______。
(2)小强欲通过测量反应前后D2浓硫酸洗气瓶的质量变化,测算氧化铁样品中含有Fe2O3的质量分数。实验中,在其他操作正常的条件下,若装置中不连接D1,则测算结果将______(填写“偏小”、“偏大”或“不受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