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
①配制方法A、需要碳酸钠固体的质量为 g,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配制方法B、若用40%的碳酸钠溶液稀释成100克20%碳酸钠溶液,则需取40%的碳酸钠溶液多少亳升?(密度为1.4克/毫升) (填答案)。
②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碳酸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则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 。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碳酸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
A.增加适量固体 B.减少适量固体
C.调节游码 D.添加砝码
④分析:以下原因可能导致配到的碳酸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8%的是( )
A、固体中混有杂质
B、量水时仰视读数
C、配好后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液体洒出
D、量水时俯视读数
(2)取上述配制得到的20%的碳酸钠溶液53克,加入68.4克某浓度的稀盐酸后,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单选题- (共18题)

A.试管内试剂受热温度不超过100℃ |
B.试管内试剂受热比较均匀(与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相比) |
C.试管底部不能接触到烧杯底部 |
D.将烧杯内的水换成食盐水,试管内试剂受热温度仍然不会高于100℃ |
A.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
B.一般稀溶液的凝固点比水低 |
C.一份溶液中溶质可以不止一种 |
D.75%的医用酒精消毒液,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 |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B.汽油洗去油污的原理是乳化 |
C.蒸发食盐水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直到蒸干为止 |
D.气体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A.M、N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B.只有N析出晶体 |
C.M、N均有晶体析出 |
D.M、N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
A.浸洗前后被浸洗的食盐中氯化镁的含量不变 |
B.浸洗前后食盐水的组成不变 |
C.浸洗后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限次地使用下去 |
D.粗盐粉碎后的颗粒大小,直接影响浸洗后的食盐中氯化镁的含量 |
A.加水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B.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 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温度/℃ | 0 | 20 | 40 | 60 |
溶解度/g | 27.6 | 34.0 | 40.0 | 45.5 |
A.K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
B.20℃时,100g饱和KCl溶液中含KCl34.0g |
C.20℃时,K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40℃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D.60℃时将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KCl溶液降温至40℃时,有晶体析出 |
A.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 |
B.浓硝酸、重金属盐、饱和硫酸铵溶液等可使蛋白质发生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
C.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再慢慢注入水并不断搅拌 |
D.给低血糖的病人补充葡萄糖可以缓解乏力、眩晕等症状 |
A.用甲醛浸泡水产品,延长保质期 |
B.霉变的米中含有黄曲霉素,人不能食用,只能给动物食用。 |
C.应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 |
D.将地沟油回收作为食用油 |
3.选择题- (共17题)
汉帝 | 太尉 | 在任时间 | 任前职位 | 去职原因 | 备注 |
高祖 | 卢绾 | 公元前205〜前202年 | 列侯 | 迁燕王 | 髙祖世交 |
周勃 | 公元前196〜前196年 | 列侯 | 罢省 | ||
惠帝 | 周勃 | 公元前184〜前179年 | 列侯 | 迁丞相 | 高祖遗命 |
文帝 | 灌婴 | 公元前179〜前177年 | 将军 | 迁丞相 | |
景帝 | 周亚夫 | 公元前154〜前150年 | 中尉 | 迁丞相 |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中国普通护照的演变
1949年~1958年 | 护照中的外文先后有法文、英文、俄文标识。护照号码多为6位印别号码,护照签发量不大,多前往以苏联汽首的东欧国家。防伪手段几乎为零。 |
1959年~1978年 | 逐渐将护照中的俄文改为法文,外文为英文、法文两种文字。护照开始增加简单防伪特征,如水印、凹版印刷等。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护照制度建设基本处于停滞阶段。 |
1978年~1990年 | 这一时期护照将之前护照中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文字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护照号码也逐渐升至7位数号码,新中国迎来了公民因私出国的第一个高潮。1980年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签证条例》,才有了专门的法律规定护照的颁发管理。 |
1990年~2000年 | 中国护照逐渐按照国际民航组织的护照标准设计,97版采用数码技术、激光打印等防伪手段。护照号码由7位升为9位。 |
2000年以后 | 普通护照签发数量又迎来一次新的高潮,2005年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80%是因私护照。200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对申领护照的当事人和相应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等作了详尽规定。2012年5月启用电子护照,我国护照签发已迈入全数字化的新时代。 |
——据李悦勤《中国普通护照的演变与发展探析》等
上表能够反映我国护照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4.填空题- (共2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
(2)80℃时,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甲物质 g,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当温度由20℃升高至60℃时(不考虑水分蒸发),B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加,则B烧杯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甲”或“乙”)。
(4)由图1分析,若分别将200 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80℃降温到40℃,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5)甲中混有少量乙,如果要提纯甲,分离的实验操作步骤主要有:①称量需提纯的固体混合物;②控制水量,配制成80℃左右的饱和溶液; ③降温至20℃后进行过滤,并用少量冷水洗涤过滤器中的固体2-3次;④取出固体,干燥、包装。
请回答:步骤③中,过滤后,需进行洗涤,目的是 。
不用热水而用冷水洗涤的原因是 。
(6)有同学做了以下实验,请仔细观察下图中实验过程和溶液的变化并回答问题。
在A、B、C 中Ca(OH)2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17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