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省广安卷)化学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2974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4/7/3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化学课上老师为大家做了一个“燃纸成铁”的趣味实验,将一张滤纸(组成元素为C、H、O)用FeC13浓溶液润湿,在酒精灯上烘干后点燃,滤纸变黑、红热,最终生成黑褐色物质.老师告诉大家:黑褐色物质中含有铁单质.聪明的小明对此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黑褐色物质中真的含有铁单质吗?
(探究过程)
Ⅰ小明先从反应物元素组成分析,认为:因为     ,所以反应后可能有铁单质生成.
Ⅱ(1)为获得实验证据,小明做了实验1.
实验1:将黑褐色物质放入稀盐酸中,发现有连续微波气泡产生,若黑褐色物质中含有铁单质,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刚提出疑问是:由反应物的组成分析,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物质不一定是铁单质,还可能是 (填化学式).
小明查阅资料得知,在高温条件下不可能生成此类物质.
(3)为进一步证明黑褐色物质中有铁单质,小明又做了实验2.
实验2:将黑褐色物质放入溶液中,观察到  
(得出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证明黑褐色物质中确实含有铁单质.

2.推断题(共1题)

2.
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是金属氧化物,如图所示是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举出E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    

3.单选题(共10题)

3.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B.食物腐烂C.火柴折断D.固体粉碎
4.
下列属于纯净物是()
A.空气B.石油C.碘酒D.蒸馏水
5.
阿莫西林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其化学式为C16H19N3O5S,关于阿莫西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阿莫西林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阿莫西林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5
C.阿莫西林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
D.阿莫西林中含有44个原子
6.
下列叙述与对应的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
A水的电解
B. 向稀硫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
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气体
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A.A B. B C. C D. D
7.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90g水中,均能完全溶解
D.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形成饱和溶液
8.
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最终只存在无色液体的是()
A. Na2CO3溶液、KCl溶液   B. BaCl2溶液、KOH溶液
C. FeSO4溶液、NaNO3溶液 D. CuO、Na2SO4溶液
9.
某同学在毕业体检时,检查出蛋白质摄入量不足,假如你是一名医生,你会建议他在平时的饮食中可适量增加的食物是( )
A.水果、蔬菜B.米饭、面条C.瘦肉、面条D.奶油、牛油
10.
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B. 锅里的油着火时可以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C. 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
D. 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11.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伊娃美丽广安,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中,与此倡导不相符的是()
A.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B.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C.发展快速公交、减少私家车出行
D.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12.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B.放回滴瓶C.加热液体D.振荡试管

4.选择题(共12题)

13.过A点画直线l的平行线.

14.过A点画直线l的平行线.

15.过A点画直线l的平行线.

16.几个数{#blank#}1{#/blank#}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blank#}2{#/blank#}的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7.同学们准备去野餐,把42瓶矿泉水和30瓶平均分给几个小组,正好分完.最多可分给{#blank#}1{#/blank#}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得矿泉水{#blank#}2{#/blank#}瓶。可乐{#blank#}3{#/blank#}瓶。
18.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24和32{#blank#}1{#/blank#}

19.看图回答

{#blank#}1{#/blank#}

20.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40和85{#blank#}1{#/blank#}

21.用24朵红花、36朵黄花和48朵紫花做成花束,要使每束花束里有同样多的红花、黄花、紫花.这些花最多能做{#blank#}1{#/blank#}束。
22.用24朵红花、36朵黄花和48朵紫花做成花束,要使每束花束里有同样多的红花、黄花、紫花.这些花最多能做{#blank#}1{#/blank#}束。
23.看图回答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24.看图回答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5.实验题(共1题)

25.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见的装置(其中G、I为干燥装置),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的某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用C装置收集到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欲检验其是否为C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若改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a”或“b”)通入.
(4)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溶液呈碱性.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原理是NH4C1(固)与Ca(OH)2(固)混合共热.现要制得干燥的氨气并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所选择的装置连接顺序依次是B→____________→F→H(填装置序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