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化学课上老师为大家做了一个“燃纸成铁”的趣味实验,将一张滤纸(组成元素为C、H、O)用FeC13浓溶液润湿,在酒精灯上烘干后点燃,滤纸变黑、红热,最终生成黑褐色物质.老师告诉大家:黑褐色物质中含有铁单质.聪明的小明对此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黑褐色物质中真的含有铁单质吗?
(探究过程)
Ⅰ小明先从反应物元素组成分析,认为:因为 ,所以反应后可能有铁单质生成.
Ⅱ(1)为获得实验证据,小明做了实验1.
实验1:将黑褐色物质放入稀盐酸中,发现有连续微波气泡产生,若黑褐色物质中含有铁单质,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小刚提出疑问是:由反应物的组成分析,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物质不一定是铁单质,还可能是 (填化学式).
小明查阅资料得知,在高温条件下不可能生成此类物质.
(3)为进一步证明黑褐色物质中有铁单质,小明又做了实验2.
实验2:将黑褐色物质放入溶液中,观察到 .
(得出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证明黑褐色物质中确实含有铁单质.
(提出问题)黑褐色物质中真的含有铁单质吗?
(探究过程)
Ⅰ小明先从反应物元素组成分析,认为:因为 ,所以反应后可能有铁单质生成.
Ⅱ(1)为获得实验证据,小明做了实验1.
实验1:将黑褐色物质放入稀盐酸中,发现有连续微波气泡产生,若黑褐色物质中含有铁单质,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小刚提出疑问是:由反应物的组成分析,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物质不一定是铁单质,还可能是 (填化学式).
小明查阅资料得知,在高温条件下不可能生成此类物质.
(3)为进一步证明黑褐色物质中有铁单质,小明又做了实验2.
实验2:将黑褐色物质放入溶液中,观察到 .
(得出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证明黑褐色物质中确实含有铁单质.
2.推断题- (共1题)
2.
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是金属氧化物,如图所示是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举出E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 .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举出E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 .
3.单选题- (共10题)
5.
阿莫西林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其化学式为C16H19N3O5S,关于阿莫西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阿莫西林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
B.阿莫西林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5 |
C.阿莫西林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 |
D.阿莫西林中含有44个原子 |
6.
下列叙述与对应的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
A水的电解 | B. 向稀硫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 | B.![]() |
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气体 | 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
![]() | ![]() |
A.A B. B C. C D. D |
7.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
B.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C.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90g水中,均能完全溶解 |
D.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形成饱和溶液 |
8.
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最终只存在无色液体的是()
A. Na2CO3溶液、KCl溶液 B. BaCl2溶液、KOH溶液
C. FeSO4溶液、NaNO3溶液 D. CuO、Na2SO4溶液
A. Na2CO3溶液、KCl溶液 B. BaCl2溶液、KOH溶液
C. FeSO4溶液、NaNO3溶液 D. CuO、Na2SO4溶液
10.
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B. 锅里的油着火时可以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C. 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
D. 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A. 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B. 锅里的油着火时可以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C. 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
D. 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11.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伊娃美丽广安,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中,与此倡导不相符的是()
A.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
B.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
C.发展快速公交、减少私家车出行 |
D.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
4.选择题- (共12题)
17.同学们准备去野餐,把42瓶矿泉水和30瓶平均分给几个小组,正好分完.最多可分给{#blank#}1{#/blank#}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得矿泉水{#blank#}2{#/blank#}瓶。可乐{#blank#}3{#/blank#}瓶。
5.实验题- (共1题)
25.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见的装置(其中G、I为干燥装置),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的某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用C装置收集到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欲检验其是否为C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若改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a”或“b”)通入.
(4)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溶液呈碱性.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原理是NH4C1(固)与Ca(OH)2(固)混合共热.现要制得干燥的氨气并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所选择的装置连接顺序依次是B→____________→F→H(填装置序号).

(1)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的某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用C装置收集到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欲检验其是否为C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若改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a”或“b”)通入.
(4)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溶液呈碱性.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原理是NH4C1(固)与Ca(OH)2(固)混合共热.现要制得干燥的氨气并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所选择的装置连接顺序依次是B→____________→F→H(填装置序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