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江苏省靖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295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7/4

1.推断题(共1题)

1.
A、B、C、D、E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C为金属单质,E为非金属单质,右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C的化学式为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4)A和稀硫酸、双氧水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

2.计算题(共1题)

2.
金属过氧化物等可作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气再生剂,如: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为了验证该反应中氧气的产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A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 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2)表明二氧化碳没有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现象是
(3)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这是利用了氧气性质中的
(4)如果用脱脂棉包裹一定量的Na2O2固体,然后向其中通入CO2,脱脂棉很快就燃烧此现象说明该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5)常温下水也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若要检验干燥的二氧化碳能否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对以上实验装置的改进为  
(6)实验室中的过氧化钠如果保存不当,容易与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汽发生反应变质。今称取10g过氧化钠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放人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g水,二者完全反应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8.4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试计算过氧化钠样品中杂质的质量分数(要写出计算过程)。

3.单选题(共9题)

3.
下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4.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因为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因为“洗洁精”有乳化功能,所以“洗洁精”可用来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C.因为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防腐作用,所以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浸泡水产品
D.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5.
在含有较多NH4+、Ba2+、NO3ˉ、Clˉ的溶液中还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 Ag+ B. Mg2+ C. SO42ˉ     D. OHˉ
6.
臭氧(O3)属于()
A. 单质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D. 混合物
7.
很多化学物质名称中含有“水”,“水”通常有三种含义:①表示水这种物质;②表示水溶液;③表示物质处于液态。下列物质名称中的“水”不属于以上三种含义的是()
A. 水晶     B. 水银 C. 氨水 D. 纯净水
8.
碱式硫酸铬[ Cr(OH)SO4],其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2C.+3D.+5
9.
已知金属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CuSO4=Cu+RSO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金属R的活泼性比Cu要强
C. 该金属可以是金属铝 D. 该金属一定是铁
10.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
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NaCl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C
NaOH
Na2CO3
滴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HNO3溶液
HCl
加适量AgNO3溶液、过滤
 
A. A B. B C. C D. D
11.
图示 “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B. C. D.

4.选择题(共12题)

12.水果批发市场运来125箱梨和200箱苹果,共重2.5吨.苹果每箱7.5kg,梨每箱重多少千克?
13.水果批发市场运来125箱梨和200箱苹果,共重2.5吨.苹果每箱7.5kg,梨每箱重多少千克?
14.用4个“6”和4个“0”,你能摆出下面的数吗?先摆一摆,再读一读.

15.用1,5,7,9,0这几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一个数是{#blank#}1{#/blank#},最小的一个数是{#blank#}2{#/blank#},这两个数相差{#blank#}3{#/blank#}.
16.用1,5,7,9,0这几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一个数是{#blank#}1{#/blank#},最小的一个数是{#blank#}2{#/blank#},这两个数相差{#blank#}3{#/blank#}.
17.30厘米={#blank#}1{#/blank#}分米    0.7米={#blank#}2{#/blank#}分米
18.30厘米={#blank#}1{#/blank#}分米    0.7米={#blank#}2{#/blank#}分米
19.30厘米={#blank#}1{#/blank#}分米    0.7米={#blank#}2{#/blank#}分米
20.已知在一张比例尺为1∶27000000的中国地图上,北京与香港的距离为7.1厘米.那么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为(   )千米.
21.已知在一张比例尺为1∶27000000的中国地图上,北京与香港的距离为7.1厘米.那么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为(   )千米.
22.一张地图上,用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5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blank#}1{#/blank#}:{#blank#}2{#/blank#}.
23.一张地图上,用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5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blank#}1{#/blank#}:{#blank#}2{#/blank#}.

5.多选题(共3题)

24.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B. 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1
25.
蜂蜜中含有的果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对果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果糖和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一定相同
B.果糖中含碳、氢、氧元素
C.果糖中含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
D.果糖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6.
高速铁路的无缝钢轨的连接发生了铝热反应:Fe2O3+ 2Al="===2Fe" + Al2O3。关于这个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B. 这个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Fe2O3与铝的质量比为1︰2 D. 反应中每一个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

6.填空题(共1题)

27.
(1)根据要求,写出下表相应的化学符号。
名称
2个磷原子
两个氮分子
硫酸根离子
+6价的硫元素
化学符号
 
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2)为减少污染,逐渐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可燃冰主要成分为甲烷(CH4),它属于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3) 铜与浓硝酸反应也会生成一种大气污染物,反应如下
Cu + 4 HNO3= Cu(NO3)2+ 2 X↑ + 2 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②t2℃时,将30gB固体投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的是
_______溶液(填“不饱和”、“饱和”或 “不能确定”)。
③将饱和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行的方法之一是升温,还可以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④A中含少量B,若要提纯A,可采用_________方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2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