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山东省郯城县2014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294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7/23

1.推断题(共1题)

1.
A是一黑色难溶于水的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0,请分析如下转化关系并填空。

用化学式表示:A ,D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B和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不考虑D,在由B→到C的反应中,X还可用 金属粉沫,你的理由是

由A直接到C,有好多方法,请你选出一种,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单选题(共14题)

2.
蜡烛燃烧有如下变化:①蜡烛燃烧 ②蜡烛气化 ③蜡烛变短 ④火焰冒黑烟 ⑤蜡烛熔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⑤C.②③⑤D.①④
3.
下列对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纯净物里只含有一种物质 B. 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是化合物
C. 物质的可燃性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D. 中和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4.
如图所示的微观变化与下列反应及反应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2CO+O2═2CO2 化合反应
B.2HI+Cl2═2HCl+I2  置换反应
C.2H2O2H2↑+O2↑ 分解反应
D.2HCl+CuO═CuCl2+H2O 复分解反应
5.
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反应,测得数据如下,下列对该反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
1g
18g
2g
3g
反应后质量
10g
1g
2g
x
 
A. 丙一定是催化剂     B. X的数值是11g
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该反应中,甲、乙、丁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9:17:8
6.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方法正确的是
A.盐酸中混有硫酸,加入氢氧化钡
B.NaOH溶液中混有Na2CO3,加入稀盐酸
C.CuO粉沫中混有Cu,加入炽热的碳粉
D.CO2中混有CO,通过炽热的氧化铜网
7.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生铁B.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后的生成物
C.蒸馏水D.液化空气制取氧气后剩余的气体
8.
现代医学表明:人类牙齿是由一层叫碱式磷酸钙的坚硬物质保护着。这种碱式磷酸钙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ax(OH)(PO4)3],则X为
A.5B.4C.3D.2
9.
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硝酸铜溶液中,甲、乙的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丙的表面没有明显变化。要想知道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下列实验中可行的是 ①将甲投入到稀盐酸中 ②将乙投入到甲的硝酸盐溶液中 ③将丙投入到稀盐酸中 ④将相同形状的甲、乙同时投入到同一盐酸中
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0.
下列物质间的每一步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Fe2O3→Fe→Fe3O4B.Na2CO3→CO2→Na2CO3
C.Cu→CuCl2→CuD.Fe→FeCl2→Fe
11.
下列对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有硬水和软水之分,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就是珍爱生命
C.为减少水的污染,工业上用高压泵将废水排入地下
D.水能溶解许多物质,因此水是一种溶剂
12.
水、食盐、醋、熟石灰均为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难以完成的实验是
A.鉴别烧碱是否变质B.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C.证明能鸡蛋壳里含有碳酸盐D.鉴别白糖和纯碱
13.
每年夏收季节,农民在田间大量焚烧秸秆,致使当地出现烟雾天气,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一度 达到中度污染,这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秸秆综合利用和环境问题的关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秸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会形成酸雨
B.秸秆燃烧产生的大量烟尘,会使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多
C.推广秸秆饲料和食用菌生产,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D.有序发展生物质能、秸秆建材等
14.
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B.该反应说明纳米技术在化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C.该反应中Co3O4中钴的化合价为+3价
D.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15.
下列是火柴头中含有的四种物质,火柴被点燃时,能嗅到一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知这种气体会污染空气,对人身有害。点燃时能生成这种有害气体的物质是
A.硫磺B.红磷C.氯酸钾D.二氧化锰

3.选择题(共12题)

16.如果DDT进入下列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生物→小鱼→大鱼→鹰,请问下列哪种生物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
17.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光能通过食物链会全部流入到消费者体内。(判断对错)
18.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    )
19.在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是通过(    )
20.在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是通过(    )
21.病毒、细菌和真菌都是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微生物。(判断对错)
22.下列几种动物中,不具备行走运动方式的是(    )
23.下列几种动物中,不具备行走运动方式的是(    )
24.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图中甲—庚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25.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利用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合成有机物。(判断对错)
26.若食物链“草→虫→鸟→鹰”所在的环境被重金属污染,则在(    )体内重金属积累最多.
27.所有的病毒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都是有害的。(判断对错)

4.填空题(共7题)

28.
在近一年的化学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四在基本反应类型,请你用这四种反应类型,分别写出一有水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化合反应     
(2)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    
29.
将下列符号或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填在相应的空格中
4NH4+
2乙醇分子
He
一个五氧化二氮分子
 
 
 
 
 
30.
K2Cr2O7(重铬酸钾)和KMnO4是重要的化学试剂。
(1)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    ,硫酸铬(铬元素为+3价)的化学式为
(2)KMnO4可用于制取氯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16HCl=2KCl+2X+5Cl2↑+8H2O, 请写出X物质的化学式
31.
多年来,在我国东北地区曾先后发生过多起侵华日军遗留芥子气泄漏伤人事件,激起国人愤慨。芥子气化学式为C4H8Cl2S。
(1)芥子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芥子气中碳、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3)芥子气可能的化学性质 (一条即可)。
32.
将30 g甲、乙两种物质在t2℃时分别放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如图所示。试回答:

(1)A试管中放的物质是_____(填“甲”或“乙”),此时另一支试管中的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保留1位小数),若将温度降至t1℃时,试管 B中的现象是_____。
(2)在t2℃时,若要让试管A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可向烧杯的水中加入_____(填序号)。
①硝酸铵 ②氢氧化钠 ③氯化钠
33.
碳酸钠(Na2CO3)俗名纯碱,向其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的颜色变    色,若向该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为 (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 B C D
34.
某同学发现家中阳台中的紫色玫瑰花生长不茂盛,叶子发黄。他想:
(1)可能是缺少氮元素,需要施加下列肥料中的 (填序号);
A.K2CO3B.NH4Cl C.Ca(H2PO4)2
(2)也可能是土壤酸性太强,可以用紫色玫瑰花的汁液代替实验室中______________测定土壤的酸性。

5.实验题(共1题)

35.
碳酸钙是一种白色固体,可溶于稀盐酸并产生无色气体。某同学想知道稀盐酸中的那种粒子(H2O、H+、Cl)能使碳酸钙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请你和同学们一起通过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⑴你提出的假设是
⑵通过实验①可以证明    
⑶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碳酸钙并产生无色气体,还需要进行实验③和④:在③和④中应分别加入    
⑷你的探究结果为
⑸写出实验②的化学方程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7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