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根据硝酸铵(NH4NO3)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为 。
(2)求硝酸铵中N、H、O元素之间的质量比为 。
(3)求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4)经测定某块农田缺氮元素210g,则需施用纯净的NH4NO3 克?
(1)相对分子质量为 。
(2)求硝酸铵中N、H、O元素之间的质量比为 。
(3)求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4)经测定某块农田缺氮元素210g,则需施用纯净的NH4NO3 克?
2.单选题- (共18题)
3.
下列关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推理正确的是
序号 | 化学反应事实 |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
A | 打磨后的铝片投入盐酸中有大量气泡,投入硫酸中只有少量气泡 | 反应温度 |
B | 红磷常温下不易与氧气反应,点燃时剧烈反应。 | 反应物的种类 |
C | 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可以点燃。 | 反应物的浓度 |
D | 盐酸中放入铁片有大量气泡,放入铜片没有现象。 |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
A.A | B.B | C.C | D.D |
5.
据测定,某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两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气体一定是甲烷 |
B.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
C.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氢二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D.该气体一定是碳氢化合物 |
6.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
D.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
7.
下列变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木炭燃烧后质量变小了 |
B.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了 |
C.3g氢气和32g氧气混合点燃,生成的水蒸气是35g |
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
8.
从中草药“八角”中提取的莽草酸是生产抗甲型H1N1流感药物“达菲”的主要原料,其化学式为C7H10O5。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莽草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 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C. 莽草酸中含有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D. 莽草酸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A. 莽草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 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C. 莽草酸中含有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D. 莽草酸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9.
航天飞船是用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的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2NH4ClO4
N2↑+4H2O+X+2O2↑,则X的化学式为( )
A. HCl B. ClO2 C. Cl2 D. HClO

A. HCl B. ClO2 C. Cl2 D. HClO
14.
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集气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A.①②③④ | B.只有②④ | C.只有①②③ | D.只有①③ |
16.
下列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时,用酒精灯帽盖灭火焰 |
B.灭森林火灾,可以用设置隔离带的方法使森林中的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
C.通常的一般性火灾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来灭火 |
D.由活泼金属组成的精密仪器失火时,可用水来灭火 |
17.
下列说法你不赞成的是
A.塑料既可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又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
B.大气中CO2浓度不断上升,有利于促进绿色植物的生长,但会使全球变暖 |
C.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它们的燃烧对大气的污染程度严重 |
D.CO2浓度较大会使人死亡,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5题)
21.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按要求归类:(每空1分共7分)
(1)检验二氧化碳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
(3)铁丝在纯氧中燃烧 ;
(4)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
(5)碳酸受热 。
以上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
(1)检验二氧化碳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
(3)铁丝在纯氧中燃烧 ;
(4)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
(5)碳酸受热 。
以上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
22.
从Na、C、S、H、O、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两个钠离子 ②三个二氧化硫分子 ③一氧化氮中氮显+2价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具有助燃性,高温下能和多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__________;
②在温室里做肥料,以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__________;
③一种氧化物,其中含氧50%的会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______________
(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两个钠离子 ②三个二氧化硫分子 ③一氧化氮中氮显+2价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具有助燃性,高温下能和多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__________;
②在温室里做肥料,以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__________;
③一种氧化物,其中含氧50%的会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______________
23.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要经过过滤池,过滤池中有活性炭层,
(1)活性炭起___________作用。
处理水时,通常通入一定量氯气(或加入漂白粉),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有_________。
(1)活性炭起___________作用。
处理水时,通常通入一定量氯气(或加入漂白粉),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有_________。
24.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通过学习,对于水,你一定很熟悉,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H2O中2的含义是 ;两个水分子用符号表示为 ;表示水中氧元素显-2价的符号为 ;上图形可以表示为水分子的是 。
(2)电解水时,需要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目的是 ,
反应结束后,硫酸浓度的变化情况为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正极产生的气体的化学式为 。

(1)H2O中2的含义是 ;两个水分子用符号表示为 ;表示水中氧元素显-2价的符号为 ;上图形可以表示为水分子的是 。
(2)电解水时,需要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目的是 ,
反应结束后,硫酸浓度的变化情况为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正极产生的气体的化学式为 。
25.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2)写出一个初中化学中用发生装置C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属于__________反应类型,收集该气体可选用的一种装置是:_________。C装置中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
(3)一氧化氮气体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容易发生下列反应NO+O2
NO2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能选用的装置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如果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填“a”或“b”)_________端管口通入。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2)写出一个初中化学中用发生装置C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属于__________反应类型,收集该气体可选用的一种装置是:_________。C装置中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
(3)一氧化氮气体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容易发生下列反应NO+O2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如果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填“a”或“b”)_________端管口通入。

5.实验题- (共1题)
26.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

(1)如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 ,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
(2)如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肯定有 气体.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么减少的呢?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Mg3N2固体,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
【假设】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3)通过以上探究,你会发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选择可燃物的时候应注意: .

(1)如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 ,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
(2)如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肯定有 气体.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么减少的呢?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Mg3N2固体,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
【假设】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3)通过以上探究,你会发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选择可燃物的时候应注意: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