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过量的硝酸钾晶体
B. 向稀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D. 等质量的镁和锌同时分别放入两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

A.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过量的硝酸钾晶体
B. 向稀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D. 等质量的镁和锌同时分别放入两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
2.选择题- (共2题)
4.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 《梦溪笔谈》中记载,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 | ||
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 这里的石油指的是一种油脂 | 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 | 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 |
5.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 《梦溪笔谈》中记载,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 | ||
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 这里的石油指的是一种油脂 | 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 | 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 |
3.填空题- (共1题)
6.
(6分)“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
和 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 洗的方法,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
和 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 洗的方法,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