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4分)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有时需要服用补钙剂满足人体需求。下图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

请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每日要摄取足够量的钙,才能避免 (填字母序号);
A.佝偻病或骨质疏松症 B.贫血症 C.甲状腺肿大
(2)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3)每片金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 mg;
(4)按照金钙尔奇说明书每日的补钙量,若改用葡萄糖酸钙,一日3次,一次应服用 片。

请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每日要摄取足够量的钙,才能避免 (填字母序号);
A.佝偻病或骨质疏松症 B.贫血症 C.甲状腺肿大
(2)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3)每片金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 mg;
(4)按照金钙尔奇说明书每日的补钙量,若改用葡萄糖酸钙,一日3次,一次应服用 片。
2.单选题- (共6题)
3.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
B.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都显负价 |
C.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
D.在化学反应中,一氧化碳和氢气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所以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还原性 |
4.
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 | 鉴别方法 |
A | 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 加盐酸,观察现象 |
B | 硬水和软水 | 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情况 |
C | 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 | 加硫酸铜溶液,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
D | 羊毛线和涤纶线 | 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
A.A | B.B | C.C | D.D |
5.
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A B. B C. C D. D
A.对除杂的认识 | B.食品安全 |
①用稀硫酸除去Zn中混有的Ag ②用灼烧的方法除去Fe2O3中混有的C ③用碳酸钙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 ①霉变的大米洗净烧熟后可以食用 ②利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 ③补充维生素A防止夜盲症 |
C.对现象的认识 | D.化学学科的价值 |
①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红磷燃烧,有大量白雾产生 ③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 ①研制高效低毒农药,保障粮食生产 ②开发新型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③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
A. A B. B C. C D. D
6.
下述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B.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
C.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 |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了白色固体 |
7.
向MgO和CuO的混合物12g中加入稀硫酸至恰好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沉淀完全,生成Mg(OH)2和Cu(OH)2沉淀的总质量为15.6g,则参加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
A.3.6 g | B.8.0 g | C.16.0 g | D.18.0 g |
3.选择题- (共3题)
10.请以下面的句子为开头续写一段话,其中必须运用两种不同修辞。
莎士比亚说:“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的确,{#blank#}1{#/blank#}。
4.填空题- (共7题)
11.
写出下列化学用语
(1)俗称干冰,通常用作致冷剂和人工降雨剂的是 ;
(2)2个铵根离子 ;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4)不含金属元素的硫酸盐 ;
(5)由Fe 3+和OH-构成氢氧化铁 ;
(1)俗称干冰,通常用作致冷剂和人工降雨剂的是 ;
(2)2个铵根离子 ;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4)不含金属元素的硫酸盐 ;
(5)由Fe 3+和OH-构成氢氧化铁 ;
12.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同学们兴趣的重要手段,结合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为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某同学进行了探究实验:
如图1所示:将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可以观察到________先燃烧,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金属活动性的实验,如图2所示:
a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b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________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同学经讨论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
c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两只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和滤液,并对不溶物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中不溶物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向过滤得到的不溶物中加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

(1)为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某同学进行了探究实验:
如图1所示:将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可以观察到________先燃烧,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金属活动性的实验,如图2所示:
a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b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________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同学经讨论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
c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两只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和滤液,并对不溶物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中不溶物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向过滤得到的不溶物中加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
13.
对铁“发蓝”处理,其表面将形成致密氧化膜而有效避免腐蚀。
①致密氧化膜能有效阻止铁锈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蓝”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36Fe + 4NaNO2+ 9NaNO3+ 26H2O =" 12X" + 13NaOH + 13NH3↑
③为检验“发蓝”处理的铁质零件表面是否形成致密氧化膜,将该零件浸泡于硫酸铜溶液中,发现零件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由此可知该零件“发蓝”处理效果不好,因为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示)。
①致密氧化膜能有效阻止铁锈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蓝”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36Fe + 4NaNO2+ 9NaNO3+ 26H2O =" 12X" + 13NaOH + 13NH3↑
③为检验“发蓝”处理的铁质零件表面是否形成致密氧化膜,将该零件浸泡于硫酸铜溶液中,发现零件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由此可知该零件“发蓝”处理效果不好,因为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示)。
15.
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结合实际填空。
(1)炒菜用的铁锅的手柄是用 (填”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做成的。
(2)做饭时,有时燃气灶或煤炉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将灶具或炉具的进风口 。
(3)医生给进食困难的患者注射葡萄糖溶液。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炒菜用的铁锅的手柄是用 (填”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做成的。
(2)做饭时,有时燃气灶或煤炉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将灶具或炉具的进风口 。
(3)医生给进食困难的患者注射葡萄糖溶液。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
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和硫酸钠等),某班同学现要进行粗盐提纯实验,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CaCl2、MgCl2、Na2SO4得到纯净NaCl,可将粗盐溶解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适量盐酸③加过量Na2CO3溶液④加过量NaOH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⑥蒸发,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提纯过程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写一组即可)。
(2)请写出实验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此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4)请写出加入适量盐酸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写一个即可)。
(5)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6)现用所得精盐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需NaCl g,配制此溶液的实验步骤为:计算、 、 、装瓶贴签。
(7)下列情况会造成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1)以上提纯过程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写一组即可)。
(2)请写出实验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此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4)请写出加入适量盐酸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写一个即可)。
(5)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6)现用所得精盐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需NaCl g,配制此溶液的实验步骤为:计算、 、 、装瓶贴签。
(7)下列情况会造成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得到的NaCl未完全干燥 |
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
C.配好的溶液装瓶后,烧杯内有溶液残留.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