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2分)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配料表中,提供钙元素的物质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服用该保健品后,有时会出现腹胀、打嗝等反应,出现这种反应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该配料表中,提供钙元素的物质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服用该保健品后,有时会出现腹胀、打嗝等反应,出现这种反应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计算题- (共1题)
3.科普阅读题- (共1题)
3.
(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19世纪初,铝是比黄金还贵的金属,主要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当时采用钠与氯化铝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铝,因生产成本高,所以铝十分珍贵。
19世纪末,霍尔应用电解熔融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制备金属。他在用氧化铝制备金属铝的过程中,发现氧化铝的熔点很高(2050℃),很难达到熔融状态,必须物色一种能够溶解氧化铝而又能降低其熔点的材料,实验过程中发现冰晶石(Na3AlF6)能起到这种作用。
霍尔在坩埚中,把氧化铝溶解在10%~15%的熔融的冰晶石里进行电解,发现有小球状银白色的铝生成,冰晶石在电解过程中不被分解,并有足够的流动性,有利于电解的进行。这种廉价炼铝方法的发现,使铝成为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至今仍在使用。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铝的物理性质 。
(2)冰晶石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为 。
(3)用金属钠制取铝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霍尔用电解法制取铝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电解法制铝的过程中,冰晶石的作用是 。
19世纪初,铝是比黄金还贵的金属,主要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当时采用钠与氯化铝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铝,因生产成本高,所以铝十分珍贵。
19世纪末,霍尔应用电解熔融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制备金属。他在用氧化铝制备金属铝的过程中,发现氧化铝的熔点很高(2050℃),很难达到熔融状态,必须物色一种能够溶解氧化铝而又能降低其熔点的材料,实验过程中发现冰晶石(Na3AlF6)能起到这种作用。
霍尔在坩埚中,把氧化铝溶解在10%~15%的熔融的冰晶石里进行电解,发现有小球状银白色的铝生成,冰晶石在电解过程中不被分解,并有足够的流动性,有利于电解的进行。这种廉价炼铝方法的发现,使铝成为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至今仍在使用。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铝的物理性质 。
(2)冰晶石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为 。
(3)用金属钠制取铝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霍尔用电解法制取铝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电解法制铝的过程中,冰晶石的作用是 。
4.推断题- (共1题)
4.
A~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由H、C、O、Cl、Na、Ca中的元素组成。
(1)A为氧化物,可用于制备改良酸性土壤的碱,写出用A制备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B、C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B,B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D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
取D溶液进行实验,操作及部分现象如图所示。D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从上述物质中任选2种为一组,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滴入瓶中,关闭活塞。请根据表中现象,写出符合要求的物质_____ 。

(1)A为氧化物,可用于制备改良酸性土壤的碱,写出用A制备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B、C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B,B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D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
取D溶液进行实验,操作及部分现象如图所示。D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从上述物质中任选2种为一组,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滴入瓶中,关闭活塞。请根据表中现象,写出符合要求的物质_____ 。

现象 物质 | 气球变鼓,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 | 气球变鼓,一段时间后不恢复原状 |
液体 | | |
固体 | | |
5.单选题- (共8题)
9.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 |
B.向洁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可制二氧化碳 |
C.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酸碱指示剂 |
D.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蓬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
6.选择题- (共2题)
13.
已知90°<∠A<180°,90°<∠B<180°,甲、乙、丙、丁四个同学计算的结果依次为28°、48°、60°、88°,其中只有一个同学计算结果是正确的,那么计算正确的同学是( )
7.填空题- (共7题)
15.
(3分)工业废水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污泥。某同学设计了利用废水制备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并回收铜的实验方案,流程如下:
已知:硫酸亚铁晶体受热易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需加入的物质及目的是 。
(2)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步骤④的操作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 。
已知:硫酸亚铁晶体受热易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需加入的物质及目的是 。
(2)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步骤④的操作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 。
16.
(2分)硅(Si)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生产高纯硅的流程图如下(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气)。

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流程中无氧气的原因可能是 。
(2)以上生产高纯硅的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流程中无氧气的原因可能是 。
(2)以上生产高纯硅的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17.
(2分)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1)日常生活中,常采用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1)日常生活中,常采用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用水循环利用 |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
C.喷灌、滴灌减少用水 | D.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
18.
(2分)配制100 g 5%的氯化钠溶液,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1)溶解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 。
(2)实际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其原因可能有 。
(1)溶解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 。
(2)实际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其原因可能有 。
A.氯化钠固体不纯 | B.固体倒入烧杯时洒落 | |||
C.配制时烧杯不干燥 | D.装瓶时有液体溅出 | |||
序号 物质 | ① | ② | ③ | ④ |
液体 | | | | |
固体 | | | | |
19.
(5分)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以下问题。

(1)利用图1研究燃烧的条件
水槽中放一定量热水,水面下a处放一小块白磷,观察到白磷不燃烧。在乙中放入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立即将甲倒扣在乙上,观察到甲中水面下降,白磷露出水面, 。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 。
(2)利用图2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反应,并检验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能与碳酸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①A溶液是 。
②为达到上述实验目的,应进行的操作是:先打开 。通过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1)利用图1研究燃烧的条件
水槽中放一定量热水,水面下a处放一小块白磷,观察到白磷不燃烧。在乙中放入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立即将甲倒扣在乙上,观察到甲中水面下降,白磷露出水面, 。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 。
(2)利用图2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反应,并检验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能与碳酸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①A溶液是 。
②为达到上述实验目的,应进行的操作是:先打开 。通过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20.
(3分)营养与健康息息相关。
(1)下表是100 g某食品的部分营养成分:
该食品中没有列出的营养素是 。
(2)为了防止儿童患佝偻病,必须摄入富含 元素的食物。
(3)氢氧化钠能杀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它的俗称为 。
(1)下表是100 g某食品的部分营养成分:
总热量 | 蛋白质 | 糖类 | 油脂 | 水 | 铁 | 磷 | 钙 |
2060 kJ | 50 g | 20g | 20g | 5g | 5.6 mg | 3.3 mg | 8mg |
该食品中没有列出的营养素是 。
(2)为了防止儿童患佝偻病,必须摄入富含 元素的食物。
(3)氢氧化钠能杀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它的俗称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普阅读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