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初三中考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253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6/25

1.计算题(共1题)

1.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氢氧化钠杂质)中碳酸钠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取65g纯碱样品平均分为5份,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溶液,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
1
2
3
4
5
样品质量/g
13
13
13
13
13
加入盐酸质量/g
15
30
80
130
150
反应后物质质量/g
28
43
90.8
138.6
158.6
 
(1)13g样品完全反应时放出气体的质量是 g。
(2)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13g样品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只写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若向13g样品中持续不断的加入稀盐酸,请你画出加入稀盐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图。(在答题卡的坐标中作图)

2.简答题(共1题)

2.
(3分)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下图包装说明,这袋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为 kg;碳酸氢铵的质量为 kg。(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欲将50kg10%的碳酸氢铵溶液稀释成1%的溶液,用于农作物的催肥,需加    kg水。

3.单选题(共7题)

3.
座式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可达1000℃以上。使用时,向预热盘中注入酒精并点燃,待灯壶内酒精受热汽化从喷口喷出时,预热盘内燃着的火焰就会将喷出的酒精蒸气点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
B.燃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蒸发过程中,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D.此过程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
4.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一定是化合物
B. 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C. 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X%为10%
D. 丁一定不参加反应
5.
硅酸盐矿泉水具有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其中硅酸钠是矿泉水中主要的可溶性硅酸盐。已知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硅酸钠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H2SiO3B.Na2SiO3C.Na2SiO4D.NaSiO3
6.
实验方案中,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再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
B.向装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几滴酚酞溶液,再不断滴入稀盐酸
C.用pH试纸测氢氧化钠溶液pH,再滴加稀盐酸,pH逐渐降低,最终小于7
D.向装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再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7.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逻辑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C.某物质在氯气中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氢,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氮、氢元素
D.锌元素有“智力之花”美称,所以补锌口服液喝得越多越聪明
8.
在蜡烛及其燃烧实验的探究中,用嘴吹灭蜡烛的原理是
A.降低蜡烛的着火点B.消除可燃物
C.使其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D.隔绝空气
9.
我国在大气污染物监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下列项目不属于其基本监测项目的是( )
A.二氧化碳B.二氧化氮C.二氧化硫D.PM2.5

4.多选题(共1题)

10.
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析出,且产生少量的气体。于是,他们重新配制硫酸铜溶液,再次实验,又观察到相同的现象。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结论:
①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②完全反应后溶液呈黄色;
③实验中一定发生了置换反应;
④由实验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Cu > Fe;
⑤硫酸铜溶液可能显酸性;
⑥重做实验没有任何意义。
下列说法正确是
A.结论②正确B.至少有3个结论错误
C.结论⑥错误D.只有2个结论正确

5.填空题(共3题)

11.
下图是化学园地中一张表示物质间反应关系的卡片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在溶液体系中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B、C三处的卡片尚未粘贴。

请你思考一种粘贴方案,并回答下列问题:
(1)A处贴上的卡片可以是  (写卡片中的化学式)。
(2)B处卡片中的物质是一种  (选填“酸”、“碱”或“盐”)。
(3)C处卡片中的物质与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你认为下列物质可用来替换“Fe”位置的是 (填序号)。
①NaOH ②Zn ③Ag ④Fe2O3
12.
(4分)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操作或实验,请回答:

(1)A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    
(2)B实验会看到什么现象
(3)C中胶头滴管平放或倒置造成的后果是   
(4)D实验的目的是     
13.
(6分)眼镜是人们常用的护眼工具,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的示意图:

(1)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
(2)夏天铜螺丝部位常出现一层绿色物质,这是由于铜生锈的原因,防止铜螺丝生锈你的方法是
(3)该款变色眼镜的玻璃里加入了溴化银(AgBr)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Br2)和银,玻璃颜色变深;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请写出上述过程中的一条化学方程式
(4)结合镜片材料从天然水晶、光学玻璃到光学树脂的变迁过程,请你谈一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7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