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初三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252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6/25

1.综合题(共1题)

1.
4月6日,福建古雷石化(PX项目)厂区发生爆炸,经过消防官兵几天的奋战,成功扑灭大火。PX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从化纤织物到食品包装,从医疗设备到家用电器,都要用到它的合成产物。PX的化学名称为对二甲苯,是一种低毒化合物,
请回答:
(1)对二甲苯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氢原子.试根据分子模型写出对二甲苯的化学式

(2)对二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对二甲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  ,对二甲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结果精确到0.1%)
(3)PX项目之所以会引发各种争议,源于人们对它认识的局限性。在下列各种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
(选填字母)。
A.PX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该大力发展PX项目。
B.在环保评估可行且监管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发展PX项目。
C.化工项目一定会产生污染,应该禁止PX项目。

2.单选题(共8题)

2.
某发电厂烟气处理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NO2=N2+X+2H2O,X的化学式为
A.COB.O2C.CO2D.C
3.
厨房里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拉面条 B. 磨豆浆 C. 切黄瓜 D. 酿米酒
4.
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
B.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b
C.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
D.若b、e的元素符号分别为X、Y,那么它们能形成化学式为XY2的化合物
5.
下列4个图像分别表示下列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物质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向一定量二氧化锰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
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C.向一定量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中滴加稀盐酸
D.向一定量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中滴加稀盐酸
6.
下列物质久置敞口容器中,质量会增加但不会变质的是
A.食盐B.氢氧化钠C.浓硫酸D.浓盐酸
7.
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元素
B.认识粒子
①缺铁可能导致贫血
②缺钙可能导致弱智
③缺碘可能导致佝偻病
①原子比分子小
②分子运动原子不运动
③分子由原子构成
C.燃烧条件
D.化学之最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①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③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铜
 
A. A    B. B    C. C    D. D
8.
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行为不会增加大气中PM2.5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B.为城市主干道洒水保洁
C.露天焚烧落叶D.燃煤火力发电
9.
下列实验所对应的两种方案均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方案一
方案二
A
除去木炭粉中的氧化铜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B
分离NaCl和CaCO3的混合物
溶解,过滤,蒸发滤液
加足量稀盐酸,蒸发
C
检验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
分别测溶液的pH
取样,加FeCl3溶液
D
鉴别化肥NH4Cl和NH4NO3
取样,加水溶解,观察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
 
A.AB.BC.CD.D

3.选择题(共1题)

10.

一举平定偏安江南的南朝陈国,结束了中国近三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乱时代,完成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是(    )

4.填空题(共9题)

11.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_____;
(2)镁离子  
(3)3个氧分子_________;
12.
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在空气中 制品(填“铝”或“铁”)更耐腐蚀。
(2)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    (填“大”或“小”)。
(3)用下列试剂验证铝、铁、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是 (填序号)。
A.硫酸铝溶液B.硫酸亚铁溶液C.硫酸铜溶液
(4)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的曲线是:   (填 a 或 b)
(2)对于曲线a表示的反应, (填化学式)有剩余。
13.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氢气燃烧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下列实验中,水用来隔绝空气的是 (填字母序号)。

(3)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将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任写一种)。
③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的是 ,此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4.
实验室有瓶标签模糊的烧碱溶液,小军测量其溶质质量分数的操作如下:
①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称量,其质量为25.5g,往其中注入一定量上述烧碱溶液,并滴入1滴酚酞溶液后,又称量锥形瓶,质量为37.5g;
②取质量分数为24.5%的稀硫酸逐滴滴入上述锥形瓶中,边滴边振荡,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停止滴液。再次称量锥形瓶,质量为51.0g。
请解答下列问题:
(1)所取烧碱溶液的质量= g;(注:滴入酚酞的质量忽略不计)
(2)反应所消耗的稀硫酸质量= g;
(3)计算该瓶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问题讨论:小亮做同样的实验得到的结果与小军的结果有差异。于是小亮测自己实验后锥形瓶内溶液的pH,pH=6.2,则小亮的结果比小军的 (选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原因是   
15.
春暖花开,同学们举行野炊活动,携带了铁锅、鸡蛋、面条、西红柿、食用油、食盐、味精、食醋、去污粉(有效成份为碳酸钠)等物品。
(1)所带的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_______(填写所选食物的名称)。
(2)小红将装食盐、去污粉的瓶子混淆了.小强建议,用所带物品中的__________(填所携带的物品名称)就可以将它们区分开来。
(3)小明生火后小心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避免铁锅被烤坏 B.避免食物烤糊了 C.使用外焰加热
(4)煮汤时,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知道整锅汤咸味如何,是因为溶液具有________(填写一条性质)。
16.
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和天然气等。为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目前,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_______(填一种即可)。
(2)石油是人类宝贵的资源,石油经过炼制加工后可以制成有机合成材料。下列用品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羊毛衫B.陶瓷餐具C.纯棉帽子D.塑料玩具
(3)“化学使天更蓝,水更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2NO+2CON2+2CO2,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_________在空气中含量最高;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中毒的是_________。
17.
我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有力地促进我市经济的发展。

(1)从海水中提取出的粗盐中除了NaCl外,还含有泥沙等杂质。请完善下列实验室中除去泥沙等杂质的实验步骤,并回答相关问题:(如图1)其中操作1的名称是 ;在过滤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填仪器名称),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当蒸发皿中 时,停止加热。
(2)上述除去泥沙后的澄清滤液中,还含有Ca2+、Mg2+等阳离子,要想知道该滤液是硬水还是软水,
可加入    进行检验。
(3)工业上从母液中提取氯化镁的过程如图2:反应1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物质X是    (填名称)。
(4)工业上可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制得烧碱、氯气和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
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会反应)。己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俗称纯碱,F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溶剂,且与B的物质类别相同,都是氧化物。(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

请回答:
(1)写出A、B、F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F______.
(2)F转化为E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写出E物质的一种用途     
(3)C与D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19.
2013年,吉林省德惠市某公司发生火灾引发液氨泄漏并发生化学爆炸,造成重大伤亡,液氨是液态的氨气,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氨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液氨泄漏时,可用喷水的方法除去空气中的氨气,说明氨气具有 的物理性质,由液氨发生化学爆炸猜测氨气可能具有    的化学性质;
(2)写出上图中仪器的名称:b    
(3)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上图中的 (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应选择的是  ,这种发生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试写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4)根据氨气的性质推测,发生液氨泄漏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列举一条即可)。

5.实验题(共1题)

20.
小强将买来的排水口洗净剂(主要成分:过碳酸钠、柠檬酸)洒在厨房排水口网状盖的底部,倒上温水后有气泡冒出。他对所产生气体的成分及排水口洗净剂主要成分进行探究。
(探究活动一)
老师提示:排水口洗净剂与水作用的生成物中有两种常见的气体。小强设计并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现象:A中有气泡产生;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由此得出结论:生成的两种气体分别是: 。B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活动二)
老师提供了一瓶过碳酸钠(Na2CO4),引导小强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无色溶液x中含有的一种溶质是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小强对溶液x中还可能存在其它溶质作出如下猜想:
①Na2CO3②NaHCO3 ③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
资料摘要I: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氯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Na2CO3 + CaCl2= CaCO3↓+ 2NaC1
资料摘要Ⅱ:NaHCO3溶液呈碱性;碳酸氢钠、碳酸钠分别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物相同。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取上述无色溶液X少量于试管中,至不再冒气泡为止,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无色溶液X中含有
b、取步骤a所得上层清液少量,滴加
 
 
无色溶液X中不含
 
综合上述两个探究活动的结果,小强明确了上述猜想 (填序号)是正确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9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