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温度对CO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查阅资料:CO2+Zn
CO+ZnO;FeCl3溶液遇KSCN溶液变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则乙组装置D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甲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_____。
(2)从安全考虑,本实验应在装置_____和_____之间再添加装置E防止倒吸(填字母编号)。
(3)该对比实验结果表明CO的还原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填“增强”或“减弱”)。
查阅资料:CO2+Zn


请回答下列问题:
将研究小组分为两组,按如图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用酒精灯、乙组用酒精喷灯对装置D进行加热,其产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两组分别用产物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 | 操作 | 甲组现象 | 乙组现象 |
1 | 取黑色粉末加入盐酸 | 溶解,无气泡,溶液呈浅黄绿色(含两种金属离子) | 溶解,有气泡,溶液呈浅绿色 |
2 | 取步骤1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 | 变红 | 无现象 |
(1)则乙组装置D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甲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_____。
(2)从安全考虑,本实验应在装置_____和_____之间再添加装置E防止倒吸(填字母编号)。
(3)该对比实验结果表明CO的还原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填“增强”或“减弱”)。
3.简答题- (共1题)
3.
如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1)d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t1℃时70g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可用图上的______点表示(填“a”或“b”或“c”或“d”);要将此溶液转化为c点的A溶液,采用的方法有加入溶质_______g或蒸发溶剂_______g.
(3)t2℃时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4)若将t3℃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则对三种溶液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质的质量分数:B%>C%>A%
C.溶剂质量不变 D.析出溶质的质量:mA>mB>mC

(1)d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t1℃时70g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可用图上的______点表示(填“a”或“b”或“c”或“d”);要将此溶液转化为c点的A溶液,采用的方法有加入溶质_______g或蒸发溶剂_______g.
(3)t2℃时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4)若将t3℃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则对三种溶液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质的质量分数:B%>C%>A%
C.溶剂质量不变 D.析出溶质的质量:mA>mB>mC
4.单选题- (共8题)
5.
某些化学概念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关系:

下列有关概念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有关概念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属于并列关系 | B.化合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
C.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属于交叉关系 | D.燃烧与氧化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
6.
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5 : 16
C. 该反应涉及三种氧化物
D. 消耗的甲和生成的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 : 1

A.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5 : 16
C. 该反应涉及三种氧化物
D. 消耗的甲和生成的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 : 1
7.
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 g 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质量为m g。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
B.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C.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D.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A.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
B.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C.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D.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8.
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波尔多液的配制可以在铁质容器中进行 |
B.铝制品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 |
C.用FeSO4溶液、Cu和Ag三种物质可以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 |
D.铁制品生锈产生的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Fe3O4 |
10.
甲物质的溶液可用作花肥、电镀液等。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B.20℃时,100 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8.6 g |
C.将70℃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有晶体析出 |
D.t℃时配制了质量分数为50%的甲溶液,则t一定小于70 |
5.填空题- (共2题)
12.
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C、F是最常见的金属,B是气体单质,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图关系:

(1)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D_____,F_____;
(2)写出C→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D_____,F_____;
(2)写出C→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