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8分)请认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能源问题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能源的开采、开发、储存和综合利用是目前世界各国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
(1)人类目前使用的化石燃料有煤、天然气和 。
(2)天然气是常见的燃料,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我国是世界产煤大国。但含硫煤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会引起“酸雨”。为减少大气污染,某发电厂采用了“石灰固硫法”,即在一定条件下向煤中掺入生石灰,用来吸收二氧化硫,已知这一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写出“石灰固硫法”的化学方程式 。
(4)科学家预言,氢能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试从氢气的性质分析氢气作为能源的主要优点: 。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②将t3℃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 方法。
(6)如图所示都是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其中是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有: (填序号)。生活中要鉴别羊毛衫和合成纤维,可通过 的方法。
能源问题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能源的开采、开发、储存和综合利用是目前世界各国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
(1)人类目前使用的化石燃料有煤、天然气和 。
(2)天然气是常见的燃料,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我国是世界产煤大国。但含硫煤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会引起“酸雨”。为减少大气污染,某发电厂采用了“石灰固硫法”,即在一定条件下向煤中掺入生石灰,用来吸收二氧化硫,已知这一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写出“石灰固硫法”的化学方程式 。
(4)科学家预言,氢能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试从氢气的性质分析氢气作为能源的主要优点: 。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②将t3℃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 方法。
(6)如图所示都是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其中是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有: (填序号)。生活中要鉴别羊毛衫和合成纤维,可通过 的方法。

2.单选题- (共8题)
2.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 | 实验事实 |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
A |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 反应物浓度 |
B |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 反应温度 |
C |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 有、无催化剂 |
D |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 反应物的种类 |
A.A | B.B | C.C | D.D |
4.
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 g 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质量为m g。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
B.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C.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D.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A.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
B.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C.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D.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5.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括号中为方法或试剂),你认为可行的是()
A.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铜溶液、银丝) |
B.鉴别固体: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水) |
C.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点燃) |
D.分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粉末(加水溶解,过滤) |
7.
小明同学在总结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选用适当物质可实现下图中所示的所有反应。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钡,那么对酸、碱、甲盐、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合理的是


A.HCl NaOH BaCl2Na2SO4 |
B.HCl Ba(OH)2Na2SO4BaCl2 |
C.H2SO4Ba(OH)2Na2SO4BaCl2 |
D.H2SO4NaOH BaCl2Na2SO4 |
8.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葡萄汁的pH为3.5---4.5) |
B.为了个人卫生,应全部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 |
C.人体缺锌会引起生长发育缓慢,因此锌元素摄入得越多越好 |
D.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 |
9.
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食品保鲜的办法 | B | 灭火实例与原理 |
固态二氧化碳——冷藏保鲜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充入氮气——防腐 | 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住宅失火时用水浇灭——降低温度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 ||
C | 日常物质的区别 | D | 化学中常见的“三” |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酱油和醋——闻气味氯化铵和磷矿粉——观察颜色 | 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O2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三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
A.A | B.B | C.C | D.D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