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C、F是最常见的金属,B是气体单质,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C和G的反应为古代湿法炼铜的原理,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D__________,F___________;
(2)写出C+G→D+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反应。

(1)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D__________,F___________;
(2)写出C+G→D+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反应。
2.科普阅读题- (共1题)
2.
1855年,瑞典人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盒安全火柴。现在用的火柴盒外侧一般涂上红磷和玻璃粉,火柴梗的头上是由氯酸钾、二氧化锰和三硫化二锑组成的引火药。划火柴时,火柴头“蹭”一下盒外侧,由于摩擦产热而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产生的火星引燃三硫化二锑,使氯酸钾受热放出氧气,帮助火柴梗燃烧得更旺。根据以上叙述,回答问题。
(1)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2)试写出火柴点燃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氯酸钾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借助摩擦产生的热量放出氧气:_________________;②红磷和氧气反应,产生白烟:____________________。
(3)拓展延伸:在实验室中,还可以采取加热另一种固体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红磷、三硫化二锑都是可燃物 |
B.划火柴时的摩擦生热使三硫化二锑达到着火点 |
C.火柴梗的着火点高于三硫化二锑的着火点 |
D.三硫化二锑的着火点高于红磷的着火点 |
(2)试写出火柴点燃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氯酸钾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借助摩擦产生的热量放出氧气:_________________;②红磷和氧气反应,产生白烟:____________________。
(3)拓展延伸:在实验室中,还可以采取加热另一种固体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5题)
3.
在10—9~10—7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如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 |
B.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 |
C.纳米铜属于化合物 |
D.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
4.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正确的是
A.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B. 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
C. 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4:5
D. 物质Q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物质 | M | N | Q | P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g) | X | 26 | 2 | 12 |
A.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B. 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
C. 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4:5
D. 物质Q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5.
甲醇是一种“绿色能源”.甲醇完全燃烧的反应可表示为:2CH4O+xO2
2CO2+4H2O,其中x的数值和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
A. 3,-2 B. 3,0 C. 6,-2 D. 4,0

A. 3,-2 B. 3,0 C. 6,-2 D. 4,0
6.
将质量相等的A、B两块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A、B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成氢气的质量:A>B
B.相对原子质量:A>B
C.金属活动性:B>A
D.消耗硫酸的质量:A>B

A.生成氢气的质量:A>B
B.相对原子质量:A>B
C.金属活动性:B>A
D.消耗硫酸的质量:A>B
4.填空题- (共2题)
8.
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下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g,则右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__________g;
(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g,则右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__________g;
(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已知浓硝酸是一种易挥发的强酸,见光易分解,其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4HNO3
2H2O+4NO2↑+X↑。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硝酸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判断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氮分子由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其中,氮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氮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1)浓硝酸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判断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氮分子由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其中,氮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5.实验题- (共1题)
10.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其中,氮气可用作本实验的保护气; 盛放氧化铁的是一支带有支管的试管,其支管可用于导出试管内的气体;酒精灯带网罩;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a、b均处于关闭状态,开始实验时,打开a,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再关闭a,打开b.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内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时,应先打开a,再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继续通氮气直至装置冷却。(选填“A”或“B”)A.熄灭酒精灯 B.关闭b
(4)待试管冷却后,把生成的黑色粉末倒在白纸上后;用磁铁靠近黑色粉末,黑色粉末全部被吸引;再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足量硫酸铜溶液中,搅拌后发现黑色粉末部分变红。
【提出问题】炼出来的黑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在铁的氧化物中只有氧化铁是红棕色,其余都是黑色;只有氧化亚铁在空气中会很快被氧化成氧化铁;只有四氧化三铁有磁性。
【综合探讨】同学们得出此次炼铁得到的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从两个不同角度评价该实验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该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内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时,应先打开a,再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继续通氮气直至装置冷却。(选填“A”或“B”)A.熄灭酒精灯 B.关闭b
(4)待试管冷却后,把生成的黑色粉末倒在白纸上后;用磁铁靠近黑色粉末,黑色粉末全部被吸引;再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足量硫酸铜溶液中,搅拌后发现黑色粉末部分变红。
【提出问题】炼出来的黑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在铁的氧化物中只有氧化铁是红棕色,其余都是黑色;只有氧化亚铁在空气中会很快被氧化成氧化铁;只有四氧化三铁有磁性。
【综合探讨】同学们得出此次炼铁得到的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从两个不同角度评价该实验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普阅读题:(1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