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云南省普洱市思茅第四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2418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15

1.计算题(共1题)

1.
有一含有纯碱的食盐样品,为了测定其中碳酸钠的含量,某同学称取30g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100g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气体全部逸出,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23.4g(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1)反应中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某校兴趣小组在我市某地收集到两种岩石样品A和B。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B是常用的建筑材料,H是单质,图中部分产物被略去):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的主要成分 ,B的主要成分 ,X ,Y
(2)写出图中下列步骤的化学方程式:
,⑥  

3.单选题(共6题)

3.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B.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6:1
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4.
有一条酸河,经分析发现是由于河水中含有的物质R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是
A. FeS B. Fe2S3 C. FeO D. FeS2
5.
为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正大力推广“LED”绿色节能交通指示灯和城市景观灯。砷化镓(GaAs) 是光源材料,Ga为+3价,As的化合价为
A. ﹣3 B. ﹣5 C. ﹢3 D. ﹢5
6.
下列图像与所述实验相符的是

A B C D
A.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
B.向一定量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断加水
C.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石灰水
D.20℃时,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钾晶体
7.
下列化肥属于铵态氮肥的是
A.磷酸二氢钙(Ca(H2PO4)2)B.硫酸铵((NH4)2SO4)
C.尿素(CO(NH2)2)D.硝酸钾(KNO3)
8.
观察右图,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A. SO2、NO2     B. CO2、CO
C. SO2、CO2 D. NO2、CO

4.填空题(共3题)

9.
(7分)金属材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2)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 (填“大”或“小”)。
(3)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  
A.节约金属资源 B.合理开采矿物 C.防止钢铁生锈.
(4)铜与另一种金属M的混合物(M可能是Al、Fe或Ag),在该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M不可能是    ,待反应完成后    (填实验操作方法),得到铜和滤液,在滤液中加入锌片,其表面有一层黑色物质,则M是 。取一定量的原混合物投入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对反应所得溶液和固体推断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有M的离子 B.固体中一定有Ag和Cu
C.固体中一定有Ag D.溶液中一定有Ag+
10.
(9分)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     、过滤水中的杂质。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填序号)。
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
(2)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测量结果会 (填“偏大”、“不变”、“偏小”)。
(3)“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4)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①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②将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无溶质析出的是  
③20℃时,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④若将t1℃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0C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11.
(5分)化学与社会密切相关, 从化学的视角认识厨房中蕴含的丰富化学知识。
(1)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取较多的蛋白质。如图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A.大豆 B.橙子    C花生油
(2)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     (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3)许多家庭做饭用罐装的“煤气”作燃料,罐中所装的是液化石油气。
①它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石油属于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②若厨房失火时,移走“煤气罐”,这是利用了 原理灭火(填序号)。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6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