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241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17

1.计算题(共1题)

1.
(1)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操作步骤为         。如果将这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加水稀释为4%的NaCl溶液需加水    g。
(2)某课外兴趣小组对实验室中的一瓶稀硫酸样品进行分析。他们分别用100g稀硫酸与不同质量的锌粒(含杂质,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反应,三次实验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加入锌粒的质量(g)
4
8
12
充分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g)
103.9
107.8
111.8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 次实验,锌粒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②计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单选题(共11题)

2.
对于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一定是置换反应; ②、一定是分解反应; ③、可能是分解反应; ④、可能是化合反应;⑤、一定不是化合反应。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 ③⑤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3.
把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  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③铁钉的质量增加  ④溶液的质量减轻.
A.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
4.
相同质量的M、N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的活泼性>M
B.两个反应生成H2的体积相等
C.相对原子质量>M
D.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一定相等
5.
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部分锈蚀后没有回收价值
B.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
C. 铁生锈,产生的铁锈能阻止铁继续被锈蚀
D. 铁生锈是铁在有氧气和水等物质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复杂化学反应的过程
6.
可以证实某硝酸钾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A.降温到10℃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蒸发掉10g水,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C.20℃时,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不变
D.加热到30℃后,再加入硝酸钾晶体能继续溶解
7.
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图,参照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橘子汁呈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喝玉米粥
C柠檬汁比西瓜汁的酸性强 D.牙膏呈酸性
8.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9.
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是:①CuCl2溶液、②稀盐酸、③硫酸钠溶液、④氢氧化钠溶液。若不用其他试剂且用最少的步骤将它们鉴别,则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    )
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④①②③D.②③①④
10.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其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B.滴加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
C.能够与碱发生反应的溶液D.常温下,pH<7的溶液
11.
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有关做法中错误的是
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B.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D.稀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12.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稀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紫色石蕊试液 B.KNO3溶液C.BaCl2溶液D.Na2CO3溶液

3.选择题(共3题)

13.

下列自然天体离地球最近的是(  )

14.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blank#}1{#/blank#}在课堂上做实验时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电流也具有热效应,20年后的1840年,英国物理学家焦耳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blank#}2{#/blank#}的关系,家用电风扇工作时,电动机同时也要发热,一台标明“220V  44W”的电风扇正常工作10分钟,电流产生的热量为{#blank#}3{#/blank#}J(已知电动机线圈电阻为2Ω).
15.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blank#}1{#/blank#}在课堂上做实验时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电流也具有热效应,20年后的1840年,英国物理学家焦耳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blank#}2{#/blank#}的关系,家用电风扇工作时,电动机同时也要发热,一台标明“220V  44W”的电风扇正常工作10分钟,电流产生的热量为{#blank#}3{#/blank#}J(已知电动机线圈电阻为2Ω).

4.填空题(共3题)

16.
(1)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残存很少,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2)生铁和钢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是_____。
17.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
18.
向盛有10mLNaOH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pH计(用来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pH
12.9
12.7
12.5
12.3
11.9
7.0
2.1
1.9
 
(1)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_____mL时,NaOH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3mL时,溶液显_____色;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4mL时,溶液显_____色.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2.1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

5.实验题(共1题)

19.
(5分)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3.15”晚会,曝出某品牌金饰品掺假的事件,引起同学们的好奇。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对几种常见金属饰品所含的金属进行了相关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
(1)怎样鉴别真假黄金?(2)怎样确定钯的金属活动性?
【查阅资料】
(1)假黄金通常是黄铜(Cu-Zn合金);
(2)钯(Pd)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可用作饰品。
【实验药品】钯、铂(Pt)、稀盐酸、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钯(PdCl2)溶液
【实验探究】(1)鉴别黄金样品的真假
取黄金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观察到黄金样品表面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  ,说明此样品为 (选填“真”或“假”)黄金。
(2)探究钯的金属活动性
依据生活经验,同学们猜想钯的活动性可能与银和铂相近,于是他们利用上述药品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把钯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钯的活动性比银弱
把铂浸入氯化钯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钯的活动性比铂
 
初步得出结论:钯、银、铂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废液处理】
(1)转化成沉淀。小组同学将所有液体倒入废液缸中,出现白色沉淀。
(2)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进一步回收金属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