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地调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239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20

1.简答题(共1题)

1.
探究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
小英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
(1)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因素①  
你的预测
因素②  
你的预测
(2)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2.单选题(共7题)

2.
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粒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还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推测该气体可能是()
A.氢气B.二氧化硫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
3.
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只有X、Z能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将Z投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X产生。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Z>Y>XB.Z>X>YC.X>Z>YD.Y>Z>X
4.
要使如图所示的小气球鼓起来,实验时使用的固体和液体不可能是
A.氢氧化钠和水 B.硝酸铵和水C.锌粒和稀硫酸D.碳酸钙和稀盐酸
5.
打开啤酒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溶解性与外界的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压强减少,气体溶解度增大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增大
6.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B.在一定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C.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时一定会析出溶质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7.
从100g 15%的NaOH溶液中取出20g,将剩余溶液与原溶液进行比较,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分数 B.溶剂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
8.
实验室有足量的20%的NaOH溶液和蒸馏水,欲配制10%的NaOH溶液100g,需要20%的NaOH溶液
A.95 gB.10 gC.50 gD.100 g

3.填空题(共4题)

9.
如图所示,将一个塑料小球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小球漂浮于液面,将足量的铁粉投入到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观察到铁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塑料小球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跟原来相比     
10.
将下列各种溶液里溶质的化学式分别填在横线内.
氯化钠溶液 医用酒精溶液 稀硫酸 石灰水
11.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50℃时,30g乙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12.
小敏同学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0 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她应先用托盘天平称取 g氢氧化钠固体,再用量筒量取 ml水,在烧杯中进行溶解。在此实验中,小敏称取氢氧化钠时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应该放在 称。实验过程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上述提到的以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小芳同学发现小敏同学在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她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 于(填“大于”“小于”)10%。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