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上学期12月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238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25

1.单选题(共14题)

1.
化学反应中,肯定有变化的是
A.原子的数目B.分子的种类C.分子的数目D.总质量
2.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炭燃烧B.海水晒盐C.粮食酿酒D.酸碱指示剂变色
3.
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A.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它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B.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C.因为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有色的光,所以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D.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它能用于任何物质的灭火。
4.
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表示甲元素原子,“○”表示乙元素原子,图示中甲元素以游离态存在的是
A.B.C.D.
5.
下列属于化合物的是
A. O2 B. P4 C. C60 D. CS2
6.
地壳中质量分数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A. 氧 B. 硅 C. 铁 D. 铝
7.
“物质的量”的符号是
A.nB.NC.molD.NA
8.
食品包装盒中的吸氧剂常温下可与氧气反应而延长食品保质期,其主要成分是
A.生石灰粉B.铁粉C.炭粉D.硫粉
9.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的某些物理量随着加入硝酸钾固体的质量变化而变化的图像如图,则图示中纵坐标的物理量不可能为
A.溶液质量B.溶液的质量分数
C.溶液密度D.硝酸钾的溶解度
10.
运用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可依据生物发光现象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这里的“钙”是指()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
11.
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氢气D.氮气
12.
实验室中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利用如图的装置,若要实验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一熄灭就可以打开夹子
B.实验中水的量可以随意
C.红磷的量要足量
D.这个装置也可以用碳粉来进行实验
13.
粗盐提纯过程中,不需要用玻璃棒的步骤是
A.称量B.溶解C.过滤D.蒸发
14.
4℃时,1mL水中,一个水分子所占据的体积约为
A.mLB.mL
C.mLD.mL

2.选择题(共1题)

15.如图所示,光滑绝缘半球槽的半径为R=0.5m,半径OA水平,同时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小球从槽的右端A处无初速沿轨道滑下,滑到最低位置B时,球对轨道的压力为2mg.(g=10m/s2)求:

3.填空题(共4题)

16.
实验室中验证氧气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硫粉点燃伸入氧气集气瓶,燃烧的现象是    
②将红热的铁丝伸入氧气集气瓶中,燃烧的方程式为
③将灼热的铜丝(表面已变黑)伸入CO气体中(如图),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产生的现象是     

④以上的化学反应都可以称为氧化反应,理由是   
而上述①和②的反应也可以称为 (填写反应基本类型)反应。
17.
请用化学用语,化学计量填空:
①1个一氧化二氮分子 ;2个银原子  
②Na2SO4中含有的原子团名称为  ;某种消毒剂,含+4价氯的氧化物,其化学式为
③2015年10月,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所研究的青蒿素的化学式是C15H22O5,该物质的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之比是 ;2摩尔该物质的分子中有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个氧原子。
18.
生命离不开水,生活中也离不开水:
①电解水可以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写出水电解的方程式     

②我们一般用到的水往往都是自来水,下图是课本中“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图”:
步骤五可用O3来消毒,O3 (填写化学式)的同素异形体。
步骤四的作用和实验室里 (填写操作名称)作用相似。
该图圈中“未净化的污水”最好改为
③在某些国家极度缺乏淡水,可利用海水淡化得到淡水。若1吨含可溶性物质3.5%的海水蒸发后浓度变为5%,则得到淡水  吨。
目前海水淡化用的较多的是“闪蒸”方法,是指一定温度的海水在压力突然降低的条件下,部分海水急骤蒸发的现象。多级闪蒸海水淡化是将经过加热的海水,依次在多个压力逐渐降低的闪蒸室中进行蒸发,将蒸汽冷凝而得到淡水。
有关该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A.送入闪蒸室前,要将海水加热至沸腾
B.该方法可以将海水蒸干,可得到更多的淡水
C.蒸发后的海水,还可作为生产食盐的原料
D.该方法无需将海水进行预处理,就可生产
19.
实验室常用下列实验装置来制取某些气体:
①甲图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甲图装置在实验室中可以用来制取 气体。在实验室中利用乙图装置来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利用块状的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可以利用丙图中的启普发生器,实验中锌粒应放在 (选填“A、B、C”)处;利用启普发生器来制取气体的优点是:    ;若用丁图装置来收集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则排出空气的导管口是     (选填“D、E”)处。
而在100多年前,曾利用水与铁在高温下反应得到氢气。
③若从原料上考虑,该方法的优点是 ;该反应的方程式为:3Fe + 4H2O→X + 4H2,物质X的化学式为   
④在反应时,人们将铁管埋在灼热的炭中,将水蒸气通过铁管,就可以得到氢气。而铁管一般选择螺旋形(如图),它比采用直管的优点是

⑤反应中为保持高温,让炭块充分燃烧,有关做法及解释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A.向炭中通入更多的空气,可使炭块燃烧更充分
B.敲打炭块,将炭块变得更小,可使炭块燃烧更快
C.加入越多的炭块,燃烧的温度就越高
D.在炭块上加入少许油更易点燃,这是由于降低了炭块的着火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