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簇新(cù) 譬喻(pì) 暂时(zhàn) 刨根究底(páo) |
B.雀跃(yuè) 迂回(yū) 稚嫩(nèn) 随声附和(hè) |
C.蠕动(rǔ) 存恤(xù) 洗涤(dí) 无人问津(jīng) |
D.纤细(qiān) 舵手(duò) 默契(qiè) 天真无邪(xié)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曙光 屹立 全神贯注 异曲同工 |
B.粲然 倾刻 谈笑风声 一鼓作气 |
C.治裁 磐石 恃才放旷 佳木葱笼 |
D.充沛 琢磨 无动于衷 郑重其是 |
2.诗歌鉴赏- (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小题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江上
(宋)葛天民
连天芳草雨漫漫,赢得鸥边野水宽。
花欲尽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
【小题1】“漫漫”二字,写出了春雨的什么特点?【小题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夙夜尽心(________)
(2)卒用玄龄之策(________)
(3)或以事被谴(________)
(4)辄累日诣朝堂(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上每与玄龄谋事,必日:“非如晦不能决。”
【小题4】为什么“唐世称贤相者,推房、杜焉”?请用文中原句作答。
玄龄明达政事,辅以文学,夙夜尽心,惟恐一物失所;用法宽平,闻人有善,若己有之,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与杜如晦引拔士类,常如不及。至于台阁规模,皆二人所定。上每与玄龄谋事,必曰:“非如晦不能决。”及如晦至,卒用玄龄之策。盖元龄善谋,如晦能断故也。二人深相得,同心徇国①,故唐世称贤相,推房、杜焉。玄龄虽蒙宠待,或以事被谴,辄累日诣朝堂,稽颡②请罪,恐惧若无所容。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殉国:为国家利益来献。②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夙夜尽心(________)
(2)卒用玄龄之策(________)
(3)或以事被谴(________)
(4)辄累日诣朝堂(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若已有之 何陋之有 |
B.不以已长格物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C.与杜如晦引拔士类 似与游者相乐湖 |
D.玄龄虽蒙宠待 虽欲言,无可进者 |
上每与玄龄谋事,必日:“非如晦不能决。”
【小题4】为什么“唐世称贤相者,推房、杜焉”?请用文中原句作答。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油条佬的棉袄
肖复兴
①牛家兄弟俩,长得都不随爹妈。牛大爷和牛大妈,都是胖子,他哥儿俩却很瘦削。尤其是哥儿俩上中学了,出落得更是清秀。那时候,我们大院里的大爷大妈,常拿他哥儿俩开玩笑,说你们不是你妈亲生的吧?牛大爷和牛大妈在一旁听了,也不说话,就咯咯地笑。
②牛大爷和牛大妈一辈子老实。他们在大院门前支一口大铁锅,每天早晨炸油条。牛家的油条,在我们那条街上是有名的,炸得松、软、脆、香、透──这五字诀,全靠着牛大爷的看家本事:白矾如何放,是第一关;油锅的温度是第二关;炸的火候是最后一道关。看似简单的油条,让牛大爷炸出了好生意。牛家哥儿俩,就是靠牛大爷和牛大妈炸油条赚的钱供出来的。
③大牛上高一时,小牛上初一。那时候,大牛高过小牛一头多,比小牛英俊,也知道美了,每天上学前照镜子,还用清水抹头发,让小分头光亮些。但是,他特别讨厌我们拿他和他爹妈作对比。他也不爱和爹妈一起出门,最不能忍受的是学校开家长会。好几次家长会通知单,他都没有拿回家给爹妈看。
④小牛和哥哥不太一样。他常常帮助爹妈干活儿,星期天休息的时候,他还曾帮爹妈炸油条。不过,牛大爷嫌他炸油条的手艺潮,只让他收钱。而且,大牛的学习成绩一直比他好,因此在哥哥面前小牛有点儿低眉顺眼。于是,牛家也习惯了,大牛一进屋就捧着书本学习,小牛一放学就拿扫帚扫地干活儿。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在我们大院街坊的眼睛里,牛家两口有意无意是明显地偏向大牛的,就常以开玩笑的口吻,对牛家两口子这样说。牛大爷和牛大妈听了,只是笑,不说话。
⑤大牛高三那年,小牛初三。两个人同时毕业,大牛考上了工业学院,小牛考上了中专学校。两个人都住校,家里就剩下牛大爷和牛大妈,老两口接着炸油条,用沾满油渍的钞票,供他们读书。
⑥小牛毕业后,在工厂工作,又住回家里。大牛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研究所,自己租房子住,再也没回家住过。没两年,大牛结婚了。结婚前,他回了趟家,跟爹妈要钱。要多少钱,牛大爷和牛大妈都给了他,但结婚的大喜日子,他不让牛大爷和牛大妈去,怕给他丢脸。
⑦就是从这以后,牛大爷和牛大妈的身子骨儿开始走下坡路。没几年工夫,牛大爷先卧病在床,油条炸不成了。紧接着,牛大妈一个跟头栽在地上,被送到医院抢救过来,落下半身瘫痪。家里两个病人,小牛不放心,只好请长假回家伺候。大牛倒是回来看过爹妈,但主要目的还是要钱。牛大爷躺在床上一声不吭,牛大妈气得扯过油脂麻花的破棉袄,说你看看这棉袄,你爸爸辛辛苦苦炸油条赚钱容易吗?你都工作这么多年了,我们没跟你要过一分钱就不错了!此后,大牛再也没进这个家门。
⑧牛大爷和牛大妈在病床上躺了五六年,先后走了。牛大妈是后走的,看着小牛为了伺候他们老两口,连个对象都没找,心疼得很。但那时,她的病很重,已说不清话了。咽气前,牛大妈一直指着牛大爷那件破棉袄,不知道什么意思。
⑨处理完老人的后事,小牛又开始处理爹妈的东西,看见那件破棉袄,又想起母亲临终前那个动作。他拿起棉袄,抖了一下,里面哗哗响。他忍不住拆开棉袄──棉花中间竟然夹着一张张十元的票子。那时候,十元钱就属于大票子了。据大院里知情的街坊说,老爷子足给小牛留下两百多张大票子──也就是说有两千多元。那时候,一般干部的工资也就三四十元。
⑩这之后,小牛离开了大院。谁也不知道他搬到了哪里。我再也没见到他们哥儿俩。
⑪好多年过去了,往事突然复活,是因为最近听到张宇唱的一首歌,歌名叫《蛋佬的棉袄》。歌曲讲了一个蛋佬的故事。蛋佬年轻时,常嫌母亲唠叨。长大懂事后,他靠母亲给他的棉袄里藏着的金条作本,在外卖鸡蛋讨生活。他攒了钱回家,要让母亲“富贵终老”,母亲却已经去世了。“蛋佬恨自己没能回报,夜夜狂啸,成了午夜凄厉的调……他那件棉袄,四季都不肯脱掉。”唱得一往情深,让我鼻酸,禁不住想起牛大爷那件破棉袄。
【小题1】第②段用大量的文字来介绍牛家的油条,有什么用意?
【小题2】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牛大爷和牛大妈在一旁听了,也不说话,就咯咯地笑。
(2)牛大爷和牛大妈听了,只是笑,不说话。
【小题3】“小牛和哥哥不大一样”。从全文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小题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小题5】牛大爷和牛大妈有哪些品性?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
油条佬的棉袄
肖复兴
①牛家兄弟俩,长得都不随爹妈。牛大爷和牛大妈,都是胖子,他哥儿俩却很瘦削。尤其是哥儿俩上中学了,出落得更是清秀。那时候,我们大院里的大爷大妈,常拿他哥儿俩开玩笑,说你们不是你妈亲生的吧?牛大爷和牛大妈在一旁听了,也不说话,就咯咯地笑。
②牛大爷和牛大妈一辈子老实。他们在大院门前支一口大铁锅,每天早晨炸油条。牛家的油条,在我们那条街上是有名的,炸得松、软、脆、香、透──这五字诀,全靠着牛大爷的看家本事:白矾如何放,是第一关;油锅的温度是第二关;炸的火候是最后一道关。看似简单的油条,让牛大爷炸出了好生意。牛家哥儿俩,就是靠牛大爷和牛大妈炸油条赚的钱供出来的。
③大牛上高一时,小牛上初一。那时候,大牛高过小牛一头多,比小牛英俊,也知道美了,每天上学前照镜子,还用清水抹头发,让小分头光亮些。但是,他特别讨厌我们拿他和他爹妈作对比。他也不爱和爹妈一起出门,最不能忍受的是学校开家长会。好几次家长会通知单,他都没有拿回家给爹妈看。
④小牛和哥哥不太一样。他常常帮助爹妈干活儿,星期天休息的时候,他还曾帮爹妈炸油条。不过,牛大爷嫌他炸油条的手艺潮,只让他收钱。而且,大牛的学习成绩一直比他好,因此在哥哥面前小牛有点儿低眉顺眼。于是,牛家也习惯了,大牛一进屋就捧着书本学习,小牛一放学就拿扫帚扫地干活儿。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在我们大院街坊的眼睛里,牛家两口有意无意是明显地偏向大牛的,就常以开玩笑的口吻,对牛家两口子这样说。牛大爷和牛大妈听了,只是笑,不说话。
⑤大牛高三那年,小牛初三。两个人同时毕业,大牛考上了工业学院,小牛考上了中专学校。两个人都住校,家里就剩下牛大爷和牛大妈,老两口接着炸油条,用沾满油渍的钞票,供他们读书。
⑥小牛毕业后,在工厂工作,又住回家里。大牛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研究所,自己租房子住,再也没回家住过。没两年,大牛结婚了。结婚前,他回了趟家,跟爹妈要钱。要多少钱,牛大爷和牛大妈都给了他,但结婚的大喜日子,他不让牛大爷和牛大妈去,怕给他丢脸。
⑦就是从这以后,牛大爷和牛大妈的身子骨儿开始走下坡路。没几年工夫,牛大爷先卧病在床,油条炸不成了。紧接着,牛大妈一个跟头栽在地上,被送到医院抢救过来,落下半身瘫痪。家里两个病人,小牛不放心,只好请长假回家伺候。大牛倒是回来看过爹妈,但主要目的还是要钱。牛大爷躺在床上一声不吭,牛大妈气得扯过油脂麻花的破棉袄,说你看看这棉袄,你爸爸辛辛苦苦炸油条赚钱容易吗?你都工作这么多年了,我们没跟你要过一分钱就不错了!此后,大牛再也没进这个家门。
⑧牛大爷和牛大妈在病床上躺了五六年,先后走了。牛大妈是后走的,看着小牛为了伺候他们老两口,连个对象都没找,心疼得很。但那时,她的病很重,已说不清话了。咽气前,牛大妈一直指着牛大爷那件破棉袄,不知道什么意思。
⑨处理完老人的后事,小牛又开始处理爹妈的东西,看见那件破棉袄,又想起母亲临终前那个动作。他拿起棉袄,抖了一下,里面哗哗响。他忍不住拆开棉袄──棉花中间竟然夹着一张张十元的票子。那时候,十元钱就属于大票子了。据大院里知情的街坊说,老爷子足给小牛留下两百多张大票子──也就是说有两千多元。那时候,一般干部的工资也就三四十元。
⑩这之后,小牛离开了大院。谁也不知道他搬到了哪里。我再也没见到他们哥儿俩。
⑪好多年过去了,往事突然复活,是因为最近听到张宇唱的一首歌,歌名叫《蛋佬的棉袄》。歌曲讲了一个蛋佬的故事。蛋佬年轻时,常嫌母亲唠叨。长大懂事后,他靠母亲给他的棉袄里藏着的金条作本,在外卖鸡蛋讨生活。他攒了钱回家,要让母亲“富贵终老”,母亲却已经去世了。“蛋佬恨自己没能回报,夜夜狂啸,成了午夜凄厉的调……他那件棉袄,四季都不肯脱掉。”唱得一往情深,让我鼻酸,禁不住想起牛大爷那件破棉袄。
【小题1】第②段用大量的文字来介绍牛家的油条,有什么用意?
【小题2】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牛大爷和牛大妈在一旁听了,也不说话,就咯咯地笑。
(2)牛大爷和牛大妈听了,只是笑,不说话。
【小题3】“小牛和哥哥不大一样”。从全文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小题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小题5】牛大爷和牛大妈有哪些品性?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有一种感情有时会比爱情更长久、比亲情更无私,那就是友情。在人的一生中,谁都渴望不断享受友情带来的美好感觉。
②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就曾发现,在雄性黑猩猩的个体间存在着类似于友谊的关系。一些雄性黑猩猩相互理毛,共同寻觅和分享食物,召唤失散的同伴。现在人们知道,动物之间的确存在着友情,但并非所有动物都是如此。多数动物有识别对方的能力,但很少有动物能产生友情,通常只有灵长类、大象和海豚等,这是因为产生友情是需要智力的。你要了解你所在的群体是一个怎样的系统,你处在一个怎样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这样你就知道如何缔结联盟,同时也知道避免做出有损他人关系而不利自己的行为。科学家们把这种理解他人、处理社交关系和沟通交流的能力称为“心智能力”。
③每个人的“心智能力”有大有小,但朋友的组成形式则没有差别,它是一个类似于洋葱的分层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处在最中间位置的朋友最少,他们是你最亲密的朋友,接下来向外延伸的层面朋友人数会越来越多,但关系也越来越远。由于个体的“心智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人们交友的数量不可能没有限度。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提出人们交友的限度是150人。这个数字被称为“邓巴数字”,它是你能维持稳定人际关系的上限人数。无论你怎样努力,你的能称为朋友的人数多半不会超出这个数字,并且在这个朋友圈中,处在最核心地位的朋友非常少,大约只有5人。(A)
④人们的交友对象都是有选择的,即使是“见人熟”也不会和所有人交朋友,那么我们通常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和自己有共同点的人。成为我们朋友的人可能和我们年龄相仿,也可能行业相同,可能性格相似,也可能志趣相投。(B)科学家们发现,即使我们结交的朋友和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友情也经常把基因相似的人相聚在一起。人们的相似度归根结底会在基因中找到根由。
⑤快节奏、高科技、城市化和互联网颠覆了我们传统的交友方式,由于可以在网上结交朋友,这使我们的交友人数变得前所未有的多。一项调查发现,美国青少年在Facebook上平均拥有大约300个朋友,这个数字就远远超过了“邓巴数字”的上限。技术使人们的交友行为变得更轻松、更有效率了。然而,根据“邓巴数字”理论,我们不可能和这么多朋友保持稳定的关系,所以其中的绝大多数都属于“弱关系”,人们从“弱关系”中难以享受到真正的友情,在互联网时代,许多人都抱怨友情变得脆弱而缺乏质量了。(C)不过网上交流也不是没有价值,它能减少焦虑和抑郁,使人不会感到寂寞,同样也能增加幸福感。
(选文有删改)
【小题1】请简要概括第③、④段的主要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友情的重要性;②友情产生的基础;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网络时代交友的变化。
【小题2】下面的文字是从文章中抽取出来的,它应放在(A)(B)(C)三处中的( )处。
一项调查显示,从1985年到2004年,美国人平均拥有的“在关键时候能出手相助”的朋友由3人下降到2人,而抱怨没有“知己”的人则从原来的8%上升到了23%,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类似的情况也同样存在。
【小题3】阅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每个人的“心智能力”有大有小,但朋友的组成形式则没有差别,它是一个类似于洋葱的分层结构。(句中加点的文字有何作用?)
(2)这个数字被称为“邓巴数字”,它是你能维持稳定人际关系的上限人数。(“稳定”一词可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一种感情有时会比爱情更长久、比亲情更无私,那就是友情。在人的一生中,谁都渴望不断享受友情带来的美好感觉。
②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就曾发现,在雄性黑猩猩的个体间存在着类似于友谊的关系。一些雄性黑猩猩相互理毛,共同寻觅和分享食物,召唤失散的同伴。现在人们知道,动物之间的确存在着友情,但并非所有动物都是如此。多数动物有识别对方的能力,但很少有动物能产生友情,通常只有灵长类、大象和海豚等,这是因为产生友情是需要智力的。你要了解你所在的群体是一个怎样的系统,你处在一个怎样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这样你就知道如何缔结联盟,同时也知道避免做出有损他人关系而不利自己的行为。科学家们把这种理解他人、处理社交关系和沟通交流的能力称为“心智能力”。
③每个人的“心智能力”有大有小,但朋友的组成形式则没有差别,它是一个类似于洋葱的分层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处在最中间位置的朋友最少,他们是你最亲密的朋友,接下来向外延伸的层面朋友人数会越来越多,但关系也越来越远。由于个体的“心智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人们交友的数量不可能没有限度。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提出人们交友的限度是150人。这个数字被称为“邓巴数字”,它是你能维持稳定人际关系的上限人数。无论你怎样努力,你的能称为朋友的人数多半不会超出这个数字,并且在这个朋友圈中,处在最核心地位的朋友非常少,大约只有5人。(A)
④人们的交友对象都是有选择的,即使是“见人熟”也不会和所有人交朋友,那么我们通常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和自己有共同点的人。成为我们朋友的人可能和我们年龄相仿,也可能行业相同,可能性格相似,也可能志趣相投。(B)科学家们发现,即使我们结交的朋友和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友情也经常把基因相似的人相聚在一起。人们的相似度归根结底会在基因中找到根由。
⑤快节奏、高科技、城市化和互联网颠覆了我们传统的交友方式,由于可以在网上结交朋友,这使我们的交友人数变得前所未有的多。一项调查发现,美国青少年在Facebook上平均拥有大约300个朋友,这个数字就远远超过了“邓巴数字”的上限。技术使人们的交友行为变得更轻松、更有效率了。然而,根据“邓巴数字”理论,我们不可能和这么多朋友保持稳定的关系,所以其中的绝大多数都属于“弱关系”,人们从“弱关系”中难以享受到真正的友情,在互联网时代,许多人都抱怨友情变得脆弱而缺乏质量了。(C)不过网上交流也不是没有价值,它能减少焦虑和抑郁,使人不会感到寂寞,同样也能增加幸福感。
(选文有删改)
【小题1】请简要概括第③、④段的主要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友情的重要性;②友情产生的基础;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网络时代交友的变化。
【小题2】下面的文字是从文章中抽取出来的,它应放在(A)(B)(C)三处中的( )处。
一项调查显示,从1985年到2004年,美国人平均拥有的“在关键时候能出手相助”的朋友由3人下降到2人,而抱怨没有“知己”的人则从原来的8%上升到了23%,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类似的情况也同样存在。
【小题3】阅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每个人的“心智能力”有大有小,但朋友的组成形式则没有差别,它是一个类似于洋葱的分层结构。(句中加点的文字有何作用?)
(2)这个数字被称为“邓巴数字”,它是你能维持稳定人际关系的上限人数。(“稳定”一词可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与动物都有“心智能力”。它既用于理解他人、处理社交关系和沟通交流,又是友情产生的基础,也影响着朋友的组成形式。 |
B.一个人能够称之为“朋友”的数量总是有限度的,并且在他的朋友圈中,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朋友最少最亲密,越向外延伸朋友则越多,也越疏远。 |
C.我们会选择和自己有共同点的人作为朋友,是因为我们与朋友之间有着相同的基因,从而让彼此性格相似,志趣相投。 |
D.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交友方式发生了改变,交友量也已远远突破“邓巴数字”的上限,所以“邓巴数字”理论已不再适用于这个时代了。 |
5.名著阅读- (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你以为,就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既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曾赋予我一点美貌、大量的财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凭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仿佛我们都已经离开了人世,两人一同站立在上帝的跟前,彼此平等,——就像我们本来就是的那样!”
上面的文段选自《______》(作品名称)。这段文字体现了“我”对______爱情的追求。
“你以为,就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既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曾赋予我一点美貌、大量的财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凭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仿佛我们都已经离开了人世,两人一同站立在上帝的跟前,彼此平等,——就像我们本来就是的那样!”
上面的文段选自《______》(作品名称)。这段文字体现了“我”对______爱情的追求。
6.综合性学习- (共3题)
8.
根据句意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
(1)______(远眺 俯首 俯瞰)中国版图,我国东濒太平洋,西抵亚欧大陆腹地,是世界上周边邻国最多的国家。
(2)读书最重要的是在读中思考,______(熔于一炉 融会贯通 融为一体),活学活用,不能“读死书”。
(1)______(远眺 俯首 俯瞰)中国版图,我国东濒太平洋,西抵亚欧大陆腹地,是世界上周边邻国最多的国家。
(2)读书最重要的是在读中思考,______(熔于一炉 融会贯通 融为一体),活学活用,不能“读死书”。
9.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注重家教,是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②现在,家教是家长对子女,长辈对晚辈的言传身教。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④再加上孩子具有模仿的天性,其言行无一不受到父母行为方式的影响。⑤ ,成功的家教,首先是父母以身作则,让孩子耳濡目染。
(1)请把第一句的主干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②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第⑤句的横线处需要补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请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注重家教,是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②现在,家教是家长对子女,长辈对晚辈的言传身教。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④再加上孩子具有模仿的天性,其言行无一不受到父母行为方式的影响。⑤ ,成功的家教,首先是父母以身作则,让孩子耳濡目染。
(1)请把第一句的主干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②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第⑤句的横线处需要补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请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0.
自2015年起,每年的9月3日被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请你参加以“学习抗战精神 放飞青春梦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感受精神)请将下面画横线的句子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中。
向前 向前 向前!
我们的队伍像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2)(活动二:表达敬意)请你代表中学生给抗战老兵说几句话。要求:①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②80字左右。
(3)(活动三:理解内涵)下面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的标志,请具体介绍该标志的设计意图。(至少答出两点)

(4)(活动四:抒发心声)下面是三秦中学纪念抗战胜利的宣传标语。请补写一个句子,使其与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有一段记忆,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永恒;
有一种精神,在今与昔的交替中闪耀;
, 。
(1)(活动一:感受精神)请将下面画横线的句子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中。
向前 向前 向前!
我们的队伍像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2)(活动二:表达敬意)请你代表中学生给抗战老兵说几句话。要求:①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②80字左右。
(3)(活动三:理解内涵)下面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的标志,请具体介绍该标志的设计意图。(至少答出两点)

(4)(活动四:抒发心声)下面是三秦中学纪念抗战胜利的宣传标语。请补写一个句子,使其与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有一段记忆,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永恒;
有一种精神,在今与昔的交替中闪耀;
, 。
7.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3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