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现有A、B、C、D、E、F、G、H、I、J十种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其中A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B、D、E是常见气体,且B和D含有相同的元素,C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F是红色金属,G是白色沉淀,试剂乙是蓝色溶液,J是一种绿色粉末状固体,它们之间存在如图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 ,G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 ,G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单选题- (共9题)
2.
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木材燃烧余下灰烬的质量小于原木材的质量 |
B.24克镁与32克氧气充分反应可以生成56克氧化镁 |
C.所有化学反应都遵从质量守恒定律 |
D.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只有在密闭容器中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4.
有些年轻人喜欢染发,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对苯二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苯二胺的化学式为C6H8N2 |
B.对苯二胺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
C.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4:1 |
D.对苯二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64% |
6.
以下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与盐酸反应时,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
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负极产生的少 |
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 |
8.
下列化学方程式能正确表示所述内容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
2Fe2O3
B. 铁投入稀盐酸中:2Fe+6HCl═2FeCl3+3H2↑
C. 铝片投入硫酸铜:Al+CuSO4═AlSO4+Cu
D. 高炉炼铁:3CO+Fe2O3
2Fe+3CO2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

B. 铁投入稀盐酸中:2Fe+6HCl═2FeCl3+3H2↑
C. 铝片投入硫酸铜:Al+CuSO4═AlSO4+Cu
D. 高炉炼铁:3CO+Fe2O3

9.
的归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实验记录 | B元素之最 |
①用10mL筒量取8.2mL的水②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氯化钠固体 |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元素 |
C化学与健康 | D化学与生活 |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②人体缺钙会得佝偻病 | ①用钢丝球擦洗铝锅上的污垢②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
A.A | B.B | C.C | D.D |
3.多选题- (共3题)
11.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质量(g) | 2 | 2 | 16 | 20 |
反应后质量(g) | 17 | m | 6 | 11 |
A.参加反应的Z与W质量比为6:11 |
B.m=6 |
C.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D.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15和2,则他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
1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分别用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曲线A、B分别表示镁、铝的反应情况 |
B.硫酸均反应完,镁恰好完全反应,铝有剩余 |
C.硫酸均反应完,铝恰好完全反应,镁有剩余 |
D.镁、铝都反应完,盐酸有剩余 |
13.
森林开始发生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新型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
B.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 |
C.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 |
D.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
4.填空题- (共5题)
14.
粉灭火器是常用的灭火器之一,它是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白色干粉来灭火的,这种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其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它受热后分解成一种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灭火时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燃的镁条能在二氧化碳继续燃烧,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非金属单质,因此金属镁着火时不能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写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发生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1)灭火时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燃的镁条能在二氧化碳继续燃烧,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非金属单质,因此金属镁着火时不能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写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发生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16.
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1)操作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 ;金属B是 .
(2)操作a的名称是 ;在蒸发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 .
(3)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请回答:
(1)操作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 ;金属B是 .
(2)操作a的名称是 ;在蒸发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 .
(3)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7.
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干燥的氧气,选取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你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实验室也可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应选用发生装置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固液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H2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D装置中有孔塑料板有个突出的优点是 .
(4)若用G装置进行排空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1)写出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干燥的氧气,选取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你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实验室也可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应选用发生装置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固液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H2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D装置中有孔塑料板有个突出的优点是 .
(4)若用G装置进行排空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18.
将下表A、B操作中必须先完成的操作的编号(A或B)填在表中答案栏内.
实验内容 | 操作A | 操作B | 答案 |
(1)制备气体 | 加药品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 | 将导气管移出水面 | 熄灭酒精灯 | |
(3)检查装置气密性 | 用手捂住容器外壁 | 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 | |
(4)往试管中加固体、液体 | 加固体 | 加液体 | |
(5)CO还原氧化铁 | 通CO | 点燃酒精喷灯 | |
5.实验题- (共2题)
19.
(1)镁将成为2 1世纪重要的轻型环保材料,我国含有非常丰富的镁资源.老师每次做有关镁的实验时都会强调: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但拿出的镁条总是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
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MgO;
小赵认为可能是Mg2(OH)2C03;
小花认为可能是Mg(OH)2.
小赵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
实验探究:小赵按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试管内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分析:实验后,小赵认为小花的猜测也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
查阅资料得出结论:Mg(OH)2和Mg2(OH)2CO3都可以加热分解,产物均为氧化物,据此请你写出Mg2(OH)2C03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某金属粉末中除含有Al外还含有一定量的Fe和Cu,为证明Al、Fe和Cu的存在并测定其中Al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展开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资料在线: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H2O+2NaOH=2NaAlO2+3H2↑),Fe和Cu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了证明金属粉末中存在Al、Fe和Cu的实验设计,下列他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②为探究该金属粉末中Al的质量分数,取20g该金属粉末,把100g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5份依次加入,充分反应后,过滤出固体,将其洗涤、干燥、称量.实验过程中得到的部分数据与图象如图4:
Ⅰ.分析以上数据可知,上表中n的值为 ;
Ⅱ.该金属粉末中Al的质量分数为 %
Ⅲ.列式计算:第一次参加反应氢氧化钠的质量?

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MgO;
小赵认为可能是Mg2(OH)2C03;
小花认为可能是Mg(OH)2.
小赵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
实验探究:小赵按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试管内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分析:实验后,小赵认为小花的猜测也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
查阅资料得出结论:Mg(OH)2和Mg2(OH)2CO3都可以加热分解,产物均为氧化物,据此请你写出Mg2(OH)2C03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某金属粉末中除含有Al外还含有一定量的Fe和Cu,为证明Al、Fe和Cu的存在并测定其中Al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展开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资料在线: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H2O+2NaOH=2NaAlO2+3H2↑),Fe和Cu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了证明金属粉末中存在Al、Fe和Cu的实验设计,下列他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稀盐酸 |
B.加入的溶液都要过量 |
C.反应过程中溶液始终是无色 |
D.充分反应到最后,无固体残留 |
加NaOH溶液的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17.3 | n | 11.9 | … |
Ⅰ.分析以上数据可知,上表中n的值为 ;
Ⅱ.该金属粉末中Al的质量分数为 %
Ⅲ.列式计算:第一次参加反应氢氧化钠的质量?

20.
在实验探究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未,该粉末是铜粉和氧化铁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提出猜想】假设l:红色粉末是铜粉; 假设2:红色粉末是氧化铁粉;
假设3:红色粉末是 .
【实验探究】某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下图装置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交流讨论】
(1)应该选择 组的实验数据来计算确定组成,不选择另一组的理由是 .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假设 (填序号)成立.
(2)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 .
(3)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
【反思评价】
(1)从环保角度,该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
(2)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CO,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加热,以防发生爆炸.检验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 .

【提出猜想】假设l:红色粉末是铜粉; 假设2:红色粉末是氧化铁粉;
假设3:红色粉末是 .
【实验探究】某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下图装置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 反应前 | 反应后 |
Ⅰ 组 |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g |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g |
Ⅱ 组 |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 的总质量为180.0g |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 的总质量为183.1g |
(1)应该选择 组的实验数据来计算确定组成,不选择另一组的理由是 .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假设 (填序号)成立.
(2)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 .
(3)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
【反思评价】
(1)从环保角度,该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
(2)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CO,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加热,以防发生爆炸.检验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9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