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油建学校九年级上12月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224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3/25

1.推断题(共1题)

1.
A~F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B在常温下为液态,F是黑色粉末.如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未全部标出.

(1)B→D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C→E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写出E→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写出E物质的另一种用途   

2.综合题(共1题)

2.
我国大部分地区深受酸雨的危害,煤燃烧产生的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SO2与水结合生成弱酸性亚硫酸(H2SO3).已知H2SO3易分解生成水和SO2,也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或稀硝酸反应生成H2SO4;H2SO3和SO2都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多数亚硫酸盐类似碳酸盐的化性可与强非氧化性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水和新盐.
BaSO3、CaSO3等都是不溶于水但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水和新盐的亚硫酸盐.
(1)酸雨是pH值小于 的降雨.
(2)常用脱硫方法减少废气中的SO2,以生石灰(CaO)为脱硫剂,高温下与废气中的SO2与O2化合生成CaSO4,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常用亚硫酸盐与HCl或H2SO4反应制备SO2,Na2S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小鸿同学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酸雨(pH约为3)中加入足量的KOH,并就反应后混合溶液中盐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盐的成份是什么?
(进行猜想)
猜想1:只有K2SO3;猜想2:只有K2SO4;猜想3:
(实验探究)
步骤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1
各取2ml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A、B两只试管
(不用填)
2
向A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随即滴入几滴红色品红溶液
有气泡冒出,
,证明含有K2SO3
3
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先有白色沉淀,后有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证明含有K2SO4,则猜想3成立
 
(拓展延伸)小力同学认为在步骤3中不需滴加稀盐酸,通过有“白色沉淀生成”也能证明K2SO4存在;你 (填“同意”或“不同意”)他的观点,原因是   

3.单选题(共9题)

3.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四个推理中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氧化物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D.碱溶液的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4.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冬季钢轨之间缝隙加大
B.打开浓盐酸瓶盖,从瓶口涌出白雾
C.澄清石灰水露置空气后液面产生了一层白膜
D.通常状况下的氧气通过低温加压变成了淡蓝色液体
5.
在CaCO3→CaO→Ca(OH)2→NaOH的各步转化中,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不包括()
A. 分解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化合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6.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2KClO32KCl+3O2
B. 铜丝放入食盐溶液中:Cu+2NaCl═CuCl2+2Na
C. 碳酸钾与稀盐酸反应:K2CO3+2HCl═KCl+H2O+CO2
D. 氢氧化镁和硫酸反应:Mg(OH)2+H2SO4═MgSO4+H2O
7.
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Z和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Z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X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Z、Y、XB.X、Y、Z
C.Y、X、ZD.X、Z、Y
8.
配制2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氯化钠晶体不纯
B.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C.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
D.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
9.
许多物质在溶液中都以离子形式存在.我们熟悉的复分解反应就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得到水、气体或沉淀的一类化学反应.如: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就是溶液中的H+和O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如图所示).结合信息、图示,你认为下列各组离子间不能反应的是()

A. H+、Na+、0H、NO3 B. H+、K+、CO32、HCO3
C. Na+、K+、Cl、OH D. K+、Ba2+、Cl、SO42
10.
下列鉴别物质所使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硝酸铵和纯碱﹣﹣水
B.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C.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D.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酚酞溶液
11.
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CO2(HCl)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O2(N2)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粉
C.NaCl溶液(Na2CO3),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Fe(Cu)粉,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

4.填空题(共6题)

12.
现有硫、铁、氧气、二氧化锰、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稀硫酸等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1)有刺激性气体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红色固体物质生成的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液体和气体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白色沉淀生成的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下列各组各有两种物质,它们的化学式和所属的物质类别都正确的一组是()
 
物质1
物质2
 
 
 
名称
化学式
物质类别
名称
化学式
物质类别
 
A
氮气
N
非金属单质
氧化亚铁
Fe2O2

 
B
碳酸氢钠
NaHCO3

硝酸
HNO3

 
C
硫酸钾
K2SO4

五氧化二磷
P2O5
金属氧化物
 
D

Mm
金属单质
氢氧化镁
Mg(OH)2

 
 
A.A    B.B   C.C    D.D
14.
用化学符号或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氧根离子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3)写出“Fe2+”中数字“2”表示的含
(4)为了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防疫人员常用二氧化氯(ClO2)做消毒剂,ClO2是一种红黄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1℃以下为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制取ClO2反应原理是:2NaClO3+4HCl=2ClO2↑+Cl2↑+2X+2NaCl.根据以上信息,推断上述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 ,标出Na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15.
(1)人体胃液中含有适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正常胃液的pH通常在0.9~1.5之间,胃酸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胃部不适.治疗胃酸过多病症的药物中常含有一种物质即碳酸氢钠,写出用此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2)常温下,将盛饱和硝酸钾溶液(底部有硝酸钾晶体)的试管固定在有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若向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并搅拌后,结果试管中的晶体消失了.请你推测,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写出不同类别的物质).
16.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下同);改良酸性土壤所用的碱是  ;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研究成功的“侯氏制碱法”所产生的“碱”是 ;食盐主要成分是
17.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的部分或全部组合后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要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他将A装置中的导气管a与C装置中的导气管 相连,当装置C中产生  的现象时即达到实验目的.
(2)若将A装置中的药品换成稀硫酸和锌粒,产生的H2经干燥后用D装置收集,当D装置的瓶口向下时,导管口的连接顺序应是a→b→c→    
(3)B装置中使用过的浓硫酸稀释后,还可以用作它用,用烧杯稀释浓硫酸时,应向烧杯中倒入的物质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