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2.单选题- (共9题)
2.
下列各项中,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8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
B.30℃时氯化钠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
C.10g镁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10g铝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
D.20℃时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20℃时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 |
3.
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下列操作不影响所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
A.游码没有回到零位就开始称量 |
B.所用烧杯不干燥,有少量水 |
C.只在称量食盐的托盘里垫上了干净的纸 |
D.溶解时先把量筒里的蒸馏水倒入烧杯,后把称好的食盐加入水中 |
4.
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 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D.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溶质 | 碘 | 高锰酸钾 | | ||
溶剂 | 水 | 汽油 | 酒精 | 水 | 汽油 |
溶解性 | 不溶 | 易溶 | 可溶 | 易溶 | 不溶 |
A. 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 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D.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6.
如图所示,在盛冷水烧杯中放入甲、乙两支试管(试管中都有未溶解的该溶液的溶质),若使甲试管中晶体减少,乙试管中晶体增加,需向烧杯中加入的物质是( )


A.氯化钠 | B.氢氧化钠 | C.冰块 | D.硝酸钾 |
8.
物质M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溶解度/g | 12.6 | 15.3 | 20.0 | 25.0 | 38.2 |
A.0℃时,15.9 g M溶于150 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
B.20℃时,M形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5.3% |
C.若要配制200.0 g 20.0%的M的饱和溶液,对应温度必须是60℃ |
D.80℃时,M的饱和溶液138.2 g降温至40℃,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20.0 g |
9.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
B.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C.t3℃时将ag甲完全溶于100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 |
D.将乙的溶液由t3℃降低到t2℃,乙的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 |
3.选择题- (共2题)
11.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端移动到 b端时,测得电阻R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电阻R的电流I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的电压为{#blank#}1{#/blank#}V,R的阻值为{#blank#}2{#/blank#}Ω,电压表V1示数的变化范围是{#blank#}3{#/blank#},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blank#}4{#/blank#}Ω,滑片移动过程中,此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blank#}5{#/blank#}W.
1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端移动到 b端时,测得电阻R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电阻R的电流I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的电压为{#blank#}1{#/blank#}V,R的阻值为{#blank#}2{#/blank#}Ω,电压表V1示数的变化范围是{#blank#}3{#/blank#},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blank#}4{#/blank#}Ω,滑片移动过程中,此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blank#}5{#/blank#}W.
4.填空题- (共4题)
13.
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 .
(2)①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
(3)t1℃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 (写两种方法)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 .
(2)①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
(3)t1℃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 (写两种方法)
14.
根据下图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 A、B、C三种物质有可能为气体的是_____________。
(2) t1℃时,将等质量的A和B分别加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其中一个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未溶解,则未溶解的固体是_____________。
(3) 要在不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前提下使t2℃时B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 现要配制t3℃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90g,需要A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1) A、B、C三种物质有可能为气体的是_____________。
(2) t1℃时,将等质量的A和B分别加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其中一个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未溶解,则未溶解的固体是_____________。
(3) 要在不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前提下使t2℃时B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 现要配制t3℃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90g,需要A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15.
如图所示,依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 (用>、<或=表示.
(2)t3℃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比).
(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要提纯甲,可采用 的方法.
(4)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质量的关系是 (用>、<或=表示).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 (用>、<或=表示.
(2)t3℃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比).
(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要提纯甲,可采用 的方法.
(4)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质量的关系是 (用>、<或=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