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祥山中学九年级下3月调研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215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4/11

1.计算题(共1题)

1.
为测定所使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溶液34g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是33.8g,将杯内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3g,计算:(写计算过程)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所使用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是多少?

2.单选题(共4题)

2.
下列现象及变化过程中,前者一定是物理变化,后者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腐烂,滴水成冰
B.工业制氧,钢铁生锈
C.用石墨制金刚石,酒精挥发
D.烧碱固体变质,浓硫酸使纸张碳化
3.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
①滤液中有硫酸亚铁、硫酸铜,滤出的固体为铜;
②滤液中有硫酸亚铁、硫酸铜,滤出的固体为铁;
③滤液中只有硫酸亚铁,滤出的固体为铁、铜;
④滤液中只有硫酸铜,滤出的固体为铁、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4.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A. A B. B C. C D. D
5.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过滤
C.量取液体体积读数D.称量NaCl固体

3.选择题(共1题)

6.

用递等式计算

4.填空题(共4题)

7.
油炸食品中含有一种叫丙烯醛(化学式C3H4O)的有毒物质.
(1)其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丙烯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
家庭厨房实际上就是一个化学世界,“柴米油盐酱醋糖”等都是化学物质.请问:
(1)加碘食盐所含碘酸钾(KIO3)中,I元素化合价是
(2)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 性,可将红糖脱色变成白糖.
(3)食醋不慎滴在大理石台面上,会使其失去光泽,变得粗糙.这是因为食醋中的 (填化学式)与大理石发生了化学变化.
(4)明年我市部分家庭厨房中的“柴”将被“西气东输”工程送来的“天然气”所替代,写出天然气主要成份的化学式
9.
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①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Ⅰ.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Ⅱ.40℃时,乙和丙 (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Ⅲ.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请填写下表.
烧杯中的溶质
烧杯中固体的变化



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5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时,三种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丙物质的接近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至少填写两种方法)
10.
根据装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标示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中既可以用来制取O2,又可以用来制取H2和CO2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代号).若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若将装置B和E连接制取氧气,停止加热时的操作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b、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管
(4)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HCl b、CO2 c、O2 d、NH3

5.实验题(共1题)

11.
探究生石灰变质
有位化学教师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膨胀破裂的原因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提出问题】膨胀破裂后,塑料试剂瓶中存在什么物质呢?
【提出猜想】①可能存在氧化钙;②可能存在碳酸钙
【实验探究】小姜同学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探究塑料瓶中物质的成分
序号
实验步骤
实现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
取塑料瓶中少量固体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用手触摸烧杯外壁
    
不存在氧化钙
步骤二
取塑料瓶中少量固体加入锥形瓶中中,加入过量,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存在碳酸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