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省苏州市新区二中九年级第一次模拟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214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4/14

1.简答题(共1题)

1.
某小苏打中混有少量碳酸钠。为了测定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取2.0g样品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小时,共收集到二氧化碳0.44g。求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 + H2O + CO2↑,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2.单选题(共19题)

2.
下列各物质中,能用金属与盐酸反应直接制取的是
A.CuCl2B.FeCl3C.AlCl3D.AgCl
3.
某同学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了以下实验:
(1)取样,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而Y却没有;
(2)取X、Z大小相等的颗粒,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H2SO4中,发现X表面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Z快。
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是()
A.X>Z>Y
B.Z>Y>X
C.X>Y>Z
D.Z>X>Y
4.
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下列曲线图正确的是
A.B.
C.D.
5.
将过量锌粉放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的物质是(  )
A.Zn、Ag和CuB.Ag和ZnC.Cu和ZnD.只有Ag
6.
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增大的是
A.氯化钠B.浓硫酸C.浓盐酸D.烧碱
7.
胃液中含有胃酸,其主要成分是
A.盐酸B.硫酸C.硝酸D.醋酸
8.
下列物质的俗名、学名、化学式三者不完全正确的是
A.碳铵、碳酸氢铵、NH4HCO3B.纯碱、碳酸钠、Na2CO3
C.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2D.盐酸、氯化氢、HCl
9.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清除热水瓶壁的水垢B.用铁桶配制并存放波尔多液
C.硫酸铵与草木灰混合施用D.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10.
酸都具有某些共同的性质,主要决定于
A.与指示剂作用B.都含有氢元素
C.都能电离出相同的H+D.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11.
有下列三种溶液①石灰水②稀盐酸③食盐溶液,pH值由大到小依次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②③①
12.
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
肥皂水
食盐水
唾液
柠檬汁
洗涤剂
pH
10.2
7.0
6.8
2.5
12.2
 
A.食盐水是中性物质B.肥皂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柠檬汁酸性比唾液强D.洗涤剂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复分解反应也叫中和反应
D.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是两种不同基本类型的反应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
B.所有作物都适宜在pH为6.5~7.5的土壤中生长
C.稀盐酸遇到紫色石蕊试液会变红
D.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15.
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调至中性,得到较纯的氯化钙溶液,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应加入稍过量的某种试剂,该试剂是
A.Na2CO3B.CaOC.Ca(OH)2D.CaCO3
16.
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O2→ O2B.Na2CO3→ NaClC.Ca(OH)2 → NaOHD.Fe2O3→ FeCl2
17.
下列属于铵态氮肥的是
A.(NH4)2SO4B.NH3·H2OC.KNO3D.CO(NH2)2
18.
被称为我国制碱工业先驱的科学家是(  )
A.张青莲B.钱学森C.侯德榜D.道尔顿
19.
能一次性鉴别NaOH、Ca(OH)2、稀盐酸三种溶液的试剂是
A.氯化铜溶液B.紫色石蕊试液C.酚酞试剂D.碳酸钠溶液
20.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2CO3 、K2SO4、HClB.FeCl3、NaNO3、NaOH
C.Ca(OH)2、NaCl 、HClD.CuSO4、NaNO3、H2SO4

3.填空题(共3题)

21.
请用线段连接有对应关系的两行间的点(每个点只能连接1次)。
2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相关问题:
(1)高温煅烧石灰石:_____,该反应_____(填“放热”或“吸热”);
(2)稀硫酸除铁锈_____,反应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为_____;
(3)加热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物___,检验反应后产生的气体一般用___试纸;
(4)生石灰与水反应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反应;
(5)用氨水处理硫酸厂排放的废水__,反应生成的盐在农业上可作为___.
23.
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是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
①过滤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_.
②在蒸发过程中,待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应使用_____(填仪器名称)取下热的蒸发皿,放于石棉网上.
(2)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不能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精制.流程如图2.
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除了能除去粗盐中的CaCl2外,它还有一个作用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要过量的目的是_____.
③操作Ⅲ的名称是_____,通过操作Ⅲ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有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实验题(共1题)

24.
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某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研究。
(1)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如下实验来进行。
①向一锥形瓶中倾倒20g质量分数为4.0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3滴酚酞试液,振荡,再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刚好变为   色为止,共用去稀盐酸20g,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用的方法    (填一操作名称)使其析出。
②向一支试管内倒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滴入盐酸,边滴边振荡。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沾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因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反应进程,需间隔数滴多次检测溶液的pH,所以每使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前 ,必须进行的预处理。
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将pH试纸剪成几段使用
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
C.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D.将pH试纸湿润后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E.读数时,在30秒内将pH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③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稀盐酸中存在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该反应过程中减少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溶液pH_________7(填“>”“<”或“=”)。
(2)①对于某些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只要将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观察到 现象,就可说明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过量,下列图像与该反应事实相符合的是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9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6